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笔下盛夏时期的洞庭湖是辽阔壮丽、波涛汹涌的。
古往今来,洞庭的波涛曾在无数文人墨客的胸中激荡。然而,在2024年的7月,洞庭的波涛却以另一种方式,让全国人民为之牵挂——
洞庭湖的美景(图源:图虫)
惊心动魄的洞庭湖决堤
7月5日,在经历了强降雨后,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堤。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全力组织抢险,并连夜组织群众转移。
洞庭湖决口俯瞰图(图源:腾讯新闻)
7月6日,随着溃口处内外水位逐渐持平,封堵作业开始进行。当日深夜正式开始封堵工作。
7月8日,在各方抢险救援力量24小时“轮班倒”救援下,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决口完成封堵。
7月8日22时,洞庭湖决口完成封堵(图源:新华社)
从决堤发生到完成封堵的4天时间,凝聚了无数一线抢险救援人员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这样的“中国力量”,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完成封堵后,团洲垸内滞留水量相当于15个西湖。排水作业预计还将持续十余天。
洞庭湖,为什么会决堤?
此次决堤事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殊的气象条件、堤防本身的状况以及洞庭湖自身的自然地理特点都对此次决堤事件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4年,全世界多地都出现了异常气候事件。从6月中旬开始,湖南连续下了近20天的雨,整个湖南累计降水比常年同期多43.9%,是1961年以来最多的一次。
近20天,洞庭湖区域是全国降水量最多的区域之一(图源:中央气象台)
在遭遇强降雨后,洞庭湖水位急剧上升,导致堤外河道水位远高于堤内,形成巨大的水压差。这种水压差加速了水流的渗透,使得堤防基础中的沙卵石层受到强烈冲刷,逐渐形成管涌通道。
“管涌”是洞庭湖决堤的直接诱因(图源:央视新闻)
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活动也是导致洞庭湖决堤的重要原因。历史上的大规模围湖造田及水利工程调蓄水影响了洞庭湖水位和堤坝稳定性。洞庭湖湖面面积急剧下降,泥沙淤积严重,这增加了决堤的风险。加上部分堤段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或者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堤防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部位在洪水压力下更容易发生管涌。
洞庭湖水体面积持续萎缩(图源:湖南省政府官网)
生态平衡,才能美景长存
本次洞庭决堤事件启示我们,应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不管是在在农业开发还是在其他生产生活行为中,应将生态保护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幸运的是,在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及共同努力下,洞庭湖的生态环境有了显著好转。相信在将来,洞庭湖能够延续“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绝美景致。
洞庭湖与岳阳楼(图源:站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