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光中拧开家门口的自来水龙头 ,熬一锅滚烫的奶 茶 ,腿脚不便的老阿妈俄吉会想起尖措书记;当牛羊出栏 的旺季不用发愁销路 ,牧民东主才让会想起尖措大哥;当暮色降临 ,拉开新建僧舍里的电灯绳 ,僧人多杰本会再点 一盏酥油灯怀念尖措部长 … …
2015 年 12 月4 日, 时任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委常委 、统战部长的藏族干部尖措因劳累过度, 突发心肌梗死 抢救无效 ,生命定格在 47 岁。尖措出生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一个普通的 农民家庭 。1991 年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来到青海省黄南藏 族自治州河南县工作 ,从此便与这里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毕业于藏汉语言翻译专业的藏族大学生尖措能说会 写 ,成为基层最受欢迎的人才 。24 年来 ,尖措先后被分配 到县民政局 、托叶玛乡 、县政府 、优干宁镇和县委统战部 工作 ,从一名普通的科员 ,一步步成长为乡党委书记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县委常委 、统战部长。顶天立地 、忠诚担当 ,是尖措对待工作的真实写照。优干宁镇两个村落与相邻的泽库县恰日科乡之间 ,牧 场彼此交错 ,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 , 长期存在草场纠纷。2005 年夏天的一个夜晚 ,在优干宁镇任党委书记的尖措接 到了恰日科乡几百头牛羊越界放牧被优干宁镇牧民扣留的 消息。矛盾双方各执一词, 吵得急了, 有人忍不住要动手。尖措边打电话报警, 边抓起外套赶去现场 。“尖措书记来 了 ,书记给我们做主!”不知谁喊了一声 ,顿时现场安静下 来 ,尖措大声用藏语喊道 :“大家都是河曲草原上的邻居, 没有团结稳定, 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 为争草场伤了感情 ,不值!”
这次冲突暂时平息了 ,但尖措明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 之寒 。此后一个多月 ,他骑马进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 寻 找矛盾根源 。“他走遍了县境内每座山头 ,在界限不清的地 段, 找了解情况的老牧民 、老党员一起丈量距离 ,疏导对 峙双方的紧张情绪后再提出解决办法, 最终大家心服口 服。”现任河南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公保杰回忆说。多年来 ,无论是关键节点维稳 ,还是紧急突发事件处 置 ,尖措总是主动担当 ,尽心竭力妥善化解矛盾 ,群众认 他 ,有他在 ,大家放心。九曲黄河在青甘川三省交界的河曲草原上绕了第一个 弯 ,汩汩河水滋养出青藏高原东南部最丰美的草场 ,也养 育了蒙藏文化融合最典型的地区 。历史 、地理 、宗教等因 素交织, 河南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和民族风情。而这些 ,也为尖措汲取智慧养分 ,修炼群众工作本领提供 了更多能量和机会。“他是一个低调温和却特别有力量的人, 平时大量阅 读 ,爱思考问题。”妻子尕藏卓玛还保留着尖措生前书房的 样子:不到十平方米的空间里堆满了千余本宗教 、 文学、 哲学 、政治学等内容的著作和各种报纸 、杂志 ,几十本读 书笔记和工作笔记高高摞起。“历史长河中 ,盛衰一时犹如花开一季 。不同民族 、不 同信仰的人们就像草原上盛放的花朵 ,珍惜春光 ,各司其 职 ,开出不一样的颜色才有了美丽世界。”尖措生前曾跟许 多宗教人士这样说过。他是党员 ,在他眼里 ,此刻社会稳定 ,各项事业稳定发展, 就是最明媚的“ 春光 ”,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 是自己的本色 。在担任统战部长的 9 年时间里 ,尖措的身 影不仅经常出现在河南县的企业 、 医院 、学校 ,脚步也曾 抵达最偏远的牧民帐篷和宗教活动点 。他用最生动的语言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宣传面达 98%以上 ;他尽最大努力协 调解决贫困群体最发愁的吃水 、用电 、看病等基本生活难题。尖措工作起来不含糊, 在有限的业余时间, 他爱运 动 、偶尔写诗, 在生活上对同事十分细心 。出差去拉萨, 他会给每个同事都带一件小礼物。结发 23 年, 身为民警的妻子尕藏卓玛含泪叙述过往:“他是大学时高我一届的师兄, 也是我少女梦里的谦谦君 子 。因为爱情, 因为顾及我父母身体不好 ,所以选择来我 的家乡一起工作 。多年来多少事 ,从没见他烦过拒绝过, 他忙完工作抽时间照顾两边的老人, 还辅导两个女儿学 习 ,帮我做家务, 随时接待来找他帮忙的群众 … … ”大女儿才丹华姆见过父亲唯一一次生气 ,是三年前一 个傍晚 。父女俩一起散步到了新建成的那达慕广场 ,看到 一名外地游客将手里的饮料瓶抛进了人工湖 ,尖措大步上 前拉住他 ,提高了嗓门讲道理。“尖措从未唱过高调 ,却用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河南县原县长阿琼说。阴阳相隔 ,女儿才丹华姆每每手捧父亲的手稿倚窗凭吊,常常低声吟诵他最爱的诗歌:什么季节, 你最惆怅, 放下了忙乱的箩筐 。大地苍茫 ,河水流淌 ,是谁掌灯 ,把你照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