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在天津刘园传响了200多年……

政务   2024-11-09 16:31   天津  

一线见闻


天津地铁1号线在北辰区的起点叫刘园站,刘园村因此被津城百姓所熟知,但你知道吗?刘园村出名不仅因为地铁站,还因为他保护和传承了一项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园祥音法鼓。作为北辰区土生土长的非遗项目,已经传承到了第七代……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刘园村的祥音法鼓会馆里,总会传出铿锵的锣鼓声。走进会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在兴致盎然地练习着法鼓的各项技法。这是园祥音法鼓传承人开设的青少年培训班,第五代传承人刘玉新站在孩子们身边,边看边手把手教授各种姿势。

刘园祥音法鼓成立于清道光年间,是一种集民间音乐、舞蹈、武术、美术、雕塑与民风、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辰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韩琳介绍,法鼓当时是娘娘出巡时的半幅銮驾,因为鼓乐齐奏发出雅韵之声,代表着祥和与欢乐、吉祥与康宁,因此命名为祥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之所以获批国家级非遗,最主要的原因是传承有序。二百余年来,经历战乱动荡,法鼓会成员仍能做到代代传承,并且将会具完整保护下来。”琳告诉记者。
法鼓会在各地表演
据了解,刘园祥音法鼓主要有鼓、钹、铙、铛铛、镲铬儿5种乐器,乐器之间有分有合,变化多样,极富韵律感。区别于其他法鼓“光武不打”,祥音法鼓作为“文武法鼓”,在表演每一种乐器时都会配以武术动作,同时打出欢快祥和的节奏,可以说是一种视听享受。

刘园祥音法鼓在行会时多达一百多人,共有五套曲牌,演奏时鼓手指挥,由慢拍起逐渐发展到快拍结束。静时如平湖秋水,动时似龙飞凤舞,高潮时像万马奔腾,有雷霆万钧之气势,最后却总在急板中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

上世纪50年代,第三代法鼓会会员表演

“新中国刚成立,上世纪50年代,那时我刚八九岁,祥音法鼓在北仓行会,三里地人山人海,都是来看表演的,都挤不开。过去都是前边打旗的给观众们作揖,老几位让让,打不开场子没办法演了……”刘园祥音法鼓第四代传承人田文起说起小时候行会的热闹情景,总是会眉飞色舞,言语中充满自豪。

旧时,祥音法鼓对百姓来说不仅意味着祥瑞,还会有些神秘。因为每年行会次数屈指可数,而且都是集中在正月里,其它时间想看也看不到。可如今不一样了,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日期间,区、镇文旅部门都会组织系列展演活动,百姓都能够近距离看到,还能亲手触摸到会具,神秘感自然就消失了,多出了一份亲切。

刘玉新带队参加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闭幕式

刘园祥音法鼓会现在的会长是第五代传承人刘玉新,他从小就是个法鼓迷。“小时候就是喜欢,天天晚上闹着到法鼓会去。有时候在家吃半截饭,耳朵好像听见有鼓音,饭都不吃就跑到会所,一看还没开门呢,就那阵就是着迷了。

刘园祥音法鼓能保存到今天,是经过了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呵护。近年来,随着北辰区城市化加速推进,刘园村拆去了低矮破旧的平房,建起了崭新的高层楼房小区——刘园新苑。村集体没有忘记给古老的祥音法鼓留出位置,在小区里专门建设了一座会所,购置了新的会服、会具,鼓励法鼓会培训新会员,传承文化瑰宝。

近年来,在区、镇、村三级部门的扶持下,刘玉新坚持开办青少年培训班,免费对孩子进行训练,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他说,“孩子们特别喜欢祥音法鼓,都积极参加法鼓会的各项活动。我们每年都有入会的新会员,练习的孩子们也越来越多,咱们这道百年老会后继有人了,我也感到特别高兴。

2009年,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带领中、日、韩三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专家学者来参观刘园祥音法鼓会,给予高度评价,并自掏腰包5万元支持刘园祥音法鼓会的传承发展。

当时,刘玉新经过与法鼓会员们商议,利用这笔钱,按照老鼓箱的样式,前前后后花了几个月时间,仿制了新鼓箱,使老会展现出了新的光彩。
“冯骥才先生捐的钱一定要用在法鼓的传承上。”刘玉新说,“当时经过大伙商议,就复制了一个鼓箱。后来我们想搞揭牌仪式,去找冯骥才先生,他当场就答应了。仪式那天他很早就来了,他说刘园祥音法鼓会的老人们太好了!一心惦记着法鼓传承。”如今,这个新鼓箱已伴随刘园祥音法鼓会走过了十几年,经历了数百场展演。
刘玉新从2003年接手以来,就一直盼着能让法鼓祥音天天响个不停,让父老乡亲们从这祥音里感受家乡的和谐兴旺。时光荏苒,北运河水依旧潺潺流淌,而曾经的皇家粮仓、漕运重地,如今已成为天津北部的璀璨明珠。刘园村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都住进了楼房,过上了和都市人一样的生活。

物质的越发富足,丝毫没有冲淡人们心中对祥音法鼓的那份喜爱。只要祥和的鼓声想起,曾经万人空巷的场景依旧会再现。只不过,旧时看会沾的是喜气,凑的是祥和热闹,现在看会,讲究的是怀旧的味道。

刘玉新说:“我们年年出会,甭管上哪去,村里面的老百姓竟跟着的,大伙儿还是对法鼓情有独钟,因为法鼓在天津也是一个独特的民间花会。我现在就希望参与传承的小孩们越多越好,只要喜欢学,咱都收他们做徒弟,倾囊相授!”

刘玉新告诉我们,刘园祥音法鼓的五套古谱现在保存完好,经过天津市音协的整理完善,已经编成了教材。在保护和传承法鼓的这条路上,他和会员们不会驻足,刘园的乡亲们也不会停步,他们执着地相信,新生活离不开祥音,祥音也只能在好日子里发扬光大。


往期推荐




北运河边,百年法鼓!



采写:记者 李富强 冯暐 韩雨晴

通讯员 杜易 马艳

版面设计、校对:韩雨晴

责任编辑:冯暐

审核:张南石

监制:张瑞超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微北辰
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北辰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