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执行什么任务?又有哪些新亮点?一起来看看吧~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
两名“90后”加入
据报道,这是时隔22个月后,航天员蔡旭哲二度飞天,刷新了我国航天员重返太空用时最短纪录。
这是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
蔡旭哲作为一名进入过轨道的航天员,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两名“90后”航天员,此举可加快航天员队伍的壮大。
根据任务设置,神舟十九号乘组将在空间站上驻留6个月,与之前载人空间站任务一致,以半年为一个轮转周期。
航天员宋令东
神舟十九号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前3次分别为神舟十六号、十七号和十八号。明年我们还将发射神舟二十号,届时三步走战略一期工程的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就开始收尾了。
根据计划,神舟十九号乘组也要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同时在空间站的两个实验舱内进行多种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开展科普教育和相关公益活动。
神舟十九号此次的任务有哪些?
神舟十九号乘组本次任务主要有三个:
NO.1
按计划管理和照料空间站,确保空间站正常运行。随着我国空间站一期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从神舟十六号开始,我国以每年两艘载人飞船的发射速度,维持空间站的正常运转。目前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已经进入第三步末尾,空间站完成了建造并开始了长期运行,这就需要定期有航天员往返空间站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NO.2
以“太空格物”为主题,展开空间科学研究。根据神舟十九号新闻发布会,本次乘组将对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微重力基础物理、航天新技术等多个领域进行多达86项的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尤其是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的研究,关系到我国将来实施载人登陆月球、火星的空间任务。前往火星需要进行长达数个月的行星际飞行,空间辐射和失重环境形成了多种不确定影响,是制约人类进入深空的关键因素之一。神舟十九号在任务嵌入了这方面的研究,也说明我国载人深空飞行的相关工作可能已经展开。
NO.3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将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目的是增强空间站应对空间碎片的撞击风险。调查显示,国际空间站在过去的运行期间,遭遇到多次微流星体或者太空碎片的撞击,有些太空碎片靠近空间站时,宇航员甚至需要取消太空行走进行躲避。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空间站上的加拿大臂2号,以及圆形穹顶观察窗都遭遇微小太空碎片的撞击。在神舟十八号任务期间,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使用空间站机械臂等设备为空间站舱外管路、电缆及关键设备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同时进行舱外巡检。
航天员在轨会面临哪些挑战?
对航天员而言,进入失重环境后,不仅身体上需要适应失重环境,还要有能力处置各种突发的情况。
从2018年以来,我们国家选拔第3批航天员的时候,就对航天员进行专业分类,除了继续选拔航天驾驶员之外,还选拔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
航天驾驶员是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主要负责飞行。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则是从科研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所以不同岗位的航天员所面临的挑战有些许不同。
对于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而言,适应空间站环境的速度会更快一些,毕竟他们长期接受高载荷训练,身体条件更加优秀。但所有航天员都需要面对的难题是,需要长时间在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中生活和工作,对身体和心理上的考验都是非常显著的。
神舟十九号有哪些黑科技?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相对于以往的型号进行了细节上的调整和升级,主要变化就是增加了上行运货能力。这意味着进入轨道的携带能力增强了,可以装载更多的载荷。
在对接程序中,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延续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能力,可在发射后6.5小时对接空间站。在神舟飞船早期飞行中,通常需要大概2天的时间。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也穿上了一件“黑科技外衣”,这是一种新型涂料,由于载人飞船需要在轨道上驻留半年,有时候飞船船体会被空间站舱体遮挡,长时间处于太阳无法照射的位置,这就会导致飞船局部温度极低。当飞船被太阳光照射时,又会处于局部受热的状态,最高温度可超过100摄氏度。如此极端的环境需要有一件“黑科技外衣”,来控制飞船的热辐射传导。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安全性方面进一步提升,从单机产品生产到发射场总装测试实施了全流程质量确认,应急处置方案不断优化。
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
有哪些意义?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从空间任务角度看,意味着我们向载人登月又前进了一步。因为在神舟十九号任务期间,航天员需要对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进行研究,对失重环境下的新材料进行制备和研究,这项研究对于我国实施载人登月任务,有重大的推动意义。
图源:新华社
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还透露了低成本货运飞船和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初选结果,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方案胜出,获得工程飞行验证阶段合同。
从商业航天产业角度看,低成本的轨道往返货运平台将是接下来的产业竞争焦点,这个问题同样可以拓展到月球轨道,低成本的地月转移平台也会成为可预见未来的商业航天的竞争核心。由于低成本货运平台是无人属性,不需要考虑复杂的生命维持系统,可大规模开发和制造,以满足月面基地、月球空间站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