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玫瑰的故事》就想当策展人了,做神仙姐姐同款职业,拥有同款大女主生活。
逛展打卡早已融入城市生活的日常,这一次,让我们看看这些引领时尚潮流风向的“幕后推手”。
对话6位策展人,去掉神仙姐姐的“文艺滤镜”,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个充满创意与挑战的专业,告诉我们“策展人”究竟是什么。
最近,花园道的武汉当代艺术实验室(Wuhan C-lab)成为当代艺术新地标。与传统的白色立方体(白盒子)展览空间不同,Wuhan C-lab结合了青年路上充满年轻力的业氛围和活力,创造了一个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的展示环境。
我们这次采访的第一位策展人,便是武汉当代艺术实验室(Wuhan C-lab)主理人sansan。本身拥有互联网行业背景的她,希望在这间四百平方米的宽敞展厅,利用最新的现代媒体技术和创新视角,将艺术作品与观众联系起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展览体验。
在她看来,策展人不仅应该探索新的展览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连接艺术家与爱好者,持续为艺术界带来新鲜血液和创新火花,还需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连接不同背景的人们。
在洛杉矶生活14年的sansan,本次回国把Wuhan C-lab这个项目视为国内外艺术交流的桥梁,将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相结合,为艺术家和爱好者提供交流思想、分享创意的平台,也希望让武汉人感受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共融共生。
武汉当代艺术实验室(Wuhan C-lab)的第一个展览「明⽇⽆界」,便为武汉注入了来自洛杉矶“西海岸”的活力基因。
灵感来自汉口和威尼斯海滩的相似的工业革命历史。在工业社会的大潮中,人类、机械、自然似乎被划分成了不同的层级和分工。
不同代际、不同媒介、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拿起画笔,聚焦人与机械、智能网络之间百年来的相互依存之路,用历史的眼光,带着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进行了一场多维度对话,挑战那些根深蒂固的界限。
穿梭在明日无界的展览里,接收从世界各个角落发来的创意信号,我们跨越的不仅是空间,更是时间的边界。艺术家们用半个世纪的智慧,诉说着每一代人独有的艺术语言。
这次sansan策展的作品邀请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在这场关于交互、未来的有趣实验中,捕捉那些被我们日常忽视的对立元素,开启频频被刺激的感官之旅。
MORE →
在艺术的多彩世界里,有这样一位“跨界忍者”,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场从戏剧到艺术的奇幻漂流。
JENNY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十年时尚传媒经历,让她练就了十八般武艺:电影、艺术、时尚、装置、文字、影像、音乐……而今,她带着这些“武器”,闯入了策展“新手村”。
第一次策展,她就精心策划了一场"2418公里的追光之旅”——将上海复星艺术中心里,安藤忠雄巨型青苹果原作,“搬”到了武汉。
今年7月,她又在武汉风貌安坻酒店的缪斯艺术空间,在酒店总经理许丹女士的带领下,策划了一场“艺术旷野”——《如花在野-贾伟kk艺术巡展》。
因为要时刻保持对艺术和美的敏锐,美美逛展是JENNY的日常之一,这也是最幸福的时刻。
在JENNY看来,策展人就是用敏锐的艺术感知,探索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并用创新的形式,让艺术作品“活”起来。但若想成功策划一场新展,还得开启了“艺术工人”的双面人生。
A面是保持感性的艺术敏锐,从艺术家的经历、创作历程、时间线,作品形式,去考虑如何呈现展览的主题和态度,如何更好地让大众在这一次展览去理解更多的内容和情绪;B面是保持绝对地严苛和理性,展馆的布置美陈,展览的动线设计,展品的保护和陈列。
尤其大的展品都是半夜进城,熬夜做装吊,做墙面,别提高级感了,甚至有点接近“偷感”——因为每件作品价值不菲,每一次触碰都得轻拿轻放,小心翼翼。
MORE →
20世纪中叶,格林威治村的雪松酒吧,一个现代美术史中的奇幻角落,见证了杰克逊·波洛克与弗朗兹·克莱恩的争执。
王家旭猜想,酒精,或许是这些抽象主义大师们创作的催化剂。于是他在青岛大鲍岛历史城区接手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铺子,在小酒馆里当野路子策展人,玩起了现代抽象。
· ME19 LA SEINE 画展&精酿 ·
因为母亲曾经在青岛经营过十年的画廊,在画廊中长大的王家旭,从小受到了相应的熏陶,大学选择了美术史,毕业后果断投身于艺术策展。
刚毕业便参加过几个二三线的艺术展会,还带着隔壁油画系教室同学王熙然的作品去了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也让他更加关注同龄艺术家。
· 杭州西湖艺术博览会,王熙然展位 ·
· 深蓝水域 ·
近期王家旭比较满意的一次展览,就在他的融合空间内,是青岛本土艺术家刘世超的小型个展《案发调查》。
结合酒馆夜间的灯光,以版画《马拉之殇》为中心延伸出了一个由作品组成的线索墙,引出了关于“艺术终结论”的话题,观众可以评论互动。
在另一面墙上,用三件大的架上绘画,包含了行凶和死亡的意象,用手写的档案袋作为展签贴在墙上,每件作品都打印有档案放在里面,观众可以自行翻看和查阅。在小酒馆里大肆探讨艺术与死亡,青岛策展人的精神状态真的遥遥领先。
· 案发调查 ·
一面经营着自己的融合空间,一面为其他场地策划过展览,经历了诸多实践,王家旭对策展人的理解,经历过一次认知上的转变。从最初的关注于作品,到后来逐渐把思考的重点回归到“人”。
艺术家也是人,观众也是人,策展人也是人的工作就是采用任何手段,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解构,阐释、延伸,甚至再创作等,将创作者和观看者进行有效的连接。
MORE →
就读于工业设计的00后策展人小有,从大三便被种草了这个职业,如今她已经成为了成都衡门艺术空间主理人。
从第一次幕后辅助到第一次“升职”统筹,小有表示支持自己一路走到策展人这个位置的,是对“署名”的执念。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自己的作品被人看见,而策展正是一个“无论做了什么都可以署名”的行业,这也给了小有这样刚刚步入社会的00后前行的动力。
·「螳螂爬上窗格子」·
翻看了小有的朋友圈,几乎全是艺术展览相关内容。我们只看到了充满“文艺滤镜”和松弛感的日常,但其实,这是作为策展人的小有不断积累学习、快速成长的过程。
在她看来,策展人是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像一个建筑设计师,桥要修通,还要修得稳,不能塌。
小有第一个策展作品「螳螂爬上窗格子」就很特别,合作的艺术家严格来说是一位爱写诗画画的“素人”。
筹备期间,如何把诗歌和绘画不落俗套的展出,是小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三次推翻自己花里胡哨的想法,决定就纯粹的做一场展览。
她将一个完整的展厅空出来,挂了一卷二十米长的白纸给观众。展厅以《:》命名,署名是每个人,希望能够让大家都愿意参与用“艺术”表达自己的行列。一个月内,空白的画卷变成沉甸甸一卷创作留在空间里。
MORE →
只工作不上班,原地旅行,看展日常,分享艺术驻地... 点开野生策展人Lulu的个人主页,就是一次没有边界的旅行。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建筑背景出身的她,半路出家进入策展行业,就像一幅流动的画布,每天都有新的创作。
近期她策划的展览是日本插画师瓜生太郎个展“未知花园”。目前正在北京798桥艺术空间展出,展期一直持续到9月1日。
2021年第三届日本平面设计展中瓜生太郎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出展者,这也是Lulu合作这次个展的原因。
这次展览特别之处是将瓜生太郎先生新作品系列《未知花园》的44幅插画作品衍生出一条观展故事线,以立体装置、影像、空间的形式叙述本次展览主题:人生是旷野,每个人有自己的路径和步调,去探索未知花园。
“一起闯入兔子洞”潮流艺术邀请展2023
@合肥当代美术馆
虎山行——IKKY个展2022
@移动的头脑博物馆(上海)
日常除了看展,见艺术家,看资料,Lulu还要推进很多具体事情,包括找供应方,对接设计,和艺术家频繁沟通,聊场地,谈赞助,做宣发,设定收益目标……
从立案,策划到落地面向公众,一般花费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而在展览落地前,每一个步骤都要事无巨细,往100分做,尽管如此,执行还是会大打折扣。因此最终要呈现相对满意的效果,就要从细节上对自己绝对“严苛”。
MORE →
就像独立策展之父哈拉尔德·塞曼 (Harald Szeemann) 描述的那样:“策展人担任行政管理、撰稿人、库管员、 会计、保管员、融资达人、外交大师等等之外,还有保安、搬运工。”
所以在Lola眼里,策展人的日常除了1%的时间是开幕式的光鲜,其实99%的时间和大家的工作日常没什么区别。
她经常笑称自己只有开幕式的“10分钟限时光鲜”,虽然听起来有点和大众所认知的策展人大相庭径,但这就是策展人大部分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 越过痕迹的光艺术展 ·
她的社交媒体上也干货满满,包括100种策展方式、手把手教你从0-1策划艺术展、策展思维、如何引流、策展书单等分享,还有自己的策展日常、艺术品收藏和艺术资讯。
因为个人关注艺术与跨学科、跨媒介的持续对话,相比于传统的策展形式,Lola更喜欢融合艺术作品、视觉、场景和表演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传达,用更广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将不同的文化和体验融合,在特定的展览语境中,与观众进行对话。
近期她就策划了一场女性主义艺术展。女性看似柔软,实则坚韧,天生敏感的特性,意味将会面对更多的挑战,但却也同时拥有强大的韧性与生命力、无限的灵性与光芒,即使刺痛,也能破茧成蝶。
这次女性艺术展以“越过痕迹的光”为主题,携手五位女性艺术家从各自的创作角度为出发点,讲述女性如何越过支离破碎,直至痕迹凝固,不断生长、成为新的印记,希望女性在越过逆境后仍能寻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力量。
MORE →
👀
他们不是镜头前的焦点,作品却成为无数快门下的亮点。
曾经,在海报上总是被忽略的Title,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这个小众冷门的专业,也成为热门选择,让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逛展打卡的形式,丰富我们的城市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