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小城市大作为

文摘   2024-12-04 17:37   山西  


公众号转载山西经济日报稿件,须申请授权。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民宿太空舱。张哲远 摄


  去年以来,在阳泉市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内的山西耀邦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借助文旅产业发展的东风,开始生产销售民宿太空舱。该太空舱产品外壳采用异形铝单板制作,具有出色的防水性能,使用寿命可达5—10年,受到市场追捧。目前,该公司计划每月生产超过100台民宿太空舱,迅速占领市场。



  “近年来,阳泉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阳泉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以‘四个坚持’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新时代的阳泉人,将继承发扬‘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坚定‘勇立潮头、争创一流’的信念意志,做到‘小城市大作为’,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12月3日,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华表示。



聚焦打造“三集群、两基地”
着力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阳泉市坚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聚焦打造“三集群、两基地”,着力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聚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数智新城建设为牵引,加快构筑差异化转型优势。阳泉入选第一批省级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中电数字产业园、智创城NO.7签约入驻企业150余家,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1.7%。聚力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聚焦锂电、钠电双赛道,布局建设锂电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整装等上下游产业链,集聚了贝特瑞、多氟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华纳芯能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已投产,全球首批钠离子电池电动二轮车下线商用,大容量钠电煤矿应急电源产品正式发布,阳泉被评为全国十大钠离子电池创新发展城市。聚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培育壮大煤机、泵阀、光伏等装备制造产业。5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始建于1924年的阳泉阀门公司,如今已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阳”字牌阀门更是叫响海内外。聚力打造清洁能源供应基地。按照“先进煤电+新能源+储能电站”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高碳地区低碳发展新路径。目前,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95万千瓦,青于蓝、弘盛通一期独立储能电站并网发电,盂县上社1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推进。聚力打造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大宗固废规模化利用,推动绿色循环产业集聚发展。


  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久久为功,成效渐显。近三年,阳泉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0%,高于煤炭工业3.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8.1%,高于传统产业1.1个百分点,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进一步提升。



坚持区域协调融合发展
大力实施生态筑基战略



  阳泉市坚持区域协调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全域协调战略,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市域样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加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津海晋门”出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首开运行,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增长34.7%。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每年可向京津冀输送电量近百亿度;主动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引进落地了华储光电、弘盛通独立储能等一批好项目。深度融入中部城市群建设,阳涉铁路开办客运服务工程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将形成晋东纵向“客运大通道”;太旧高速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将为区域联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国道307/207绕城改线工程竣工通车,建设“四好农村路”3300多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串联起40多个乡村旅游景区,交旅融合铺就乡村幸福路、致富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72个,改造更新老旧管网618公里。“阳泉硒品”勇闯京津冀、大湾区市场,“晋婆婆”富硒小米价格为每公斤19元,“龙飞唐”富硒鸡蛋价格更是超过普通鸡蛋价格的4倍,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全省“特”“优”农业新IP。


  阳泉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筑基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源头化节能降碳,积极稳妥做好双碳工作,近三年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98万千瓦,推进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精细化防治污染,坚持“降尘、治企、控煤、管车、应对”五管齐下,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保持在70%以上,国考断面100%达到优良水体。该市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全域化修复生态,持续实施太行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桃河水质提升及水生态修复等工程。近年来,该市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入实施民生提质战略



  阳泉市坚持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民生提质战略,高度重视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工作。就业社保基层服务站点实现社区、村全覆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阳泉数智工”成为全省唯一数字类省级劳务品牌。深化基础教育办学模式,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近三年改扩建49所寄宿制学校,新建、改扩建24所公办幼儿园,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个孩子。新建的市中心医院明年投用,电子健康卡全省首发上线,“家庭专科医生+医药配送+医保报销系统”在线运行,群众就医更加便捷高效。逐步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托起幸福“夕阳红”。新建一批口袋公园、健身步道,让市民乐享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阳泉市坚持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每年财政支出八成用于民生事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基本养老、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每年都滚动办成一批老百姓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当前,阳泉市正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山西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阳泉市正锐意改革,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阳泉实践,持续擦亮阳泉发展的幸福底色。



延伸阅读


阳泉乡村振兴

跑出农业发展“加速度”


阳泉作为典型的工矿城市,农业发展相对不足。然而,2023年阳泉市一产增加值增速却位居全省第一。阳泉市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跑出农业发展“加速度”。在12月3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阳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建文介绍了阳泉的经验和探索。


一是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着力破解工矿城市长期形成的乡村建设滞后难题。阳泉谋划实施了“四区五类双百”计划,全面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到2027年集中打造200个精品示范村。


二是以推进“特”“优”农业战略为引领,着力破解山城人多地少、农业产业偏小偏弱的难题。阳泉立足“本市三分之二的耕地富硒”这一资源禀赋优势,按照“一年起步示范、两年巩固提升、三年全面拓展”总体思路,目前已经构建了“研究院+生产地+产业园+集散区+展销端”全产业链的发展架构,成为全省“特”“优”农业新IP。预计今年全市富硒农业产值将突破10亿元。


三是以建设“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为引领,着力破解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不足难题。阳泉扎实推进二轮土地延包试点成为全国样板。全省两个国家级整县区试点中,其中一个就落在阳泉市郊区,全省仅有的2个国家级整乡镇试点全部落在阳泉。阳泉郊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试点示范创建已全面完成。


阳泉推动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有章法


在12月3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阳泉市副市长李君表示,近年来,阳泉市秉持“抓转型必须抓文旅”的理念,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阳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三个特点:


一是高起点谋划,走出文旅提质“阳泉路径”。阳泉市提出了构建“三足鼎立、多点支撑”旅游产业体系,叫响“一城阳光、泉漾太行”品牌。具体就是做好“3+3+N”文章。第一个“3”就是深度打造娘子关、藏山、狮脑山百团大战遗址公园三大龙头景区;第二个“3”就是彰显阳泉比较优势,重点深耕红色、工业、科幻资源;一个“N”就是突出古村落资源富集优势,打造“太行深处有人家”特色产品。


二是全方位推动,写好多元融合“阳泉答卷”。主动适应文旅消费升级趋势,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


三是多维度保障,打造旅游服务“阳泉样板”。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主旨,实施“美宿阳泉”“好吃阳泉”“好礼阳泉”“悠游阳泉”“乐享阳泉”等品牌塑造工程,风格各异的云间别墅、太行村居、水上人家,活色生香的三八席、全鱼宴,匠心制作的刻花瓷、砂器、煤雕以及无人驾驶、智慧导览等数智化应用场景,丰富游客体验。


阳泉着力打造

我省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


在12月3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阳泉市副市长石峥就阳泉市打造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方面的优势和在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介绍。


阳泉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我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近年来,该市深入落实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部署,以建设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为牵引,围绕促进京津冀和东部地区产业西进、中西部地区资源东输,着力打造京津冀联接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陆港型物流枢纽,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打造“津海晋门”出海新通道该市依托东西走向的朔黄铁路、石太客专、石太铁路,南北走向的阳涉铁路,组成的“丰字型”铁路通道体系,推动实施阳涉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点工程,形成山西直连环渤海重点港口的快速货运出海通道。


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集聚区。今年以来,该市加快打造盂县亿博物流园、平定山西“东陆港”、高新区智慧物流园三大物流产业基地和生产服务型物流集聚区。


探索智慧物流试点示范。推动智慧物流车、物流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在重点园区和重点场景的示范运用。


全力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今年阳泉市与华远陆港集团合作开通中欧(中亚)班列并首次实现同一城市双向开行,填补了国铁北京局在我省中欧班列开行的空白。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强

责编:李思雨  校对:张翠萍  审核:翟步庭



猜您喜欢
往期精选▼




投资超34亿元 山西太原将建一低空经济产业园

2024-12-04

山西大同入选2024年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热点城市

2024-12-04

山西闻喜:全方位宣传社保政策 多角度提供优质服务

2024-12-04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山西经济日报官方公众号
《山西经济日报》创刊于1985年7月,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导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媒体,秉承“精耕纸媒端、发展新媒端、拓展产业端”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