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文摘   2024-10-18 14:40   黑龙江  







为何要“粮安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一件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情国情粮情,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确立了新粮食安全观,明确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端牢“中国饭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粮食安全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深刻揭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战略重点、实现路径和重大政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立场


我国从古至今都将粮食安全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就有爱粮节粮的优良传统。《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不允许大兴土木而妨碍农业生产;孟夏之月,命有司劝民耕作、勿违农时;仲秋之月,“乃劝种麦,毋或失时”;仲冬之月,如果有人侵夺他人劳动成果,则“罪之不赦”。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到,“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述出别具一格的丰收美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千百年以来,古之贤达的谆谆教诲,历代王朝的律法制度,一次又一次告诫我们,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一定要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人民践行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优良传统。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

《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23年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非洲每5人中就有1人面临吃饭难问题。报告强调,仍有数十亿人难以获取充足的食物。因经济拮据而无力负担健康膳食,是全球三分之一以上人口面临的严峻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让十几亿人民能够吃得饱吃得好,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节约粮食

我在行动

践行光盘行动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

有一种公益叫“光盘”

有一种习惯叫“光盘”

吃多吃少,光盘最好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光盘行动”要从这些方面做起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

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

光盘行动,你做到了吗

让我们一起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博学笃行,技精德尚”这里是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