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木产业影响力微媒体!
传播红木文化, 交流红木知识
发布供求信息, 关注市场动态
分享国学智慧, 传递正能量!
红木 | 木材 . 家具 . 工艺品
中国红木产业影响力微媒体! | ||||
传播红木文化, 交流红木知识 | ||||
发布供求信息, 关注市场动态 | ||||
分享国学智慧, 传递正能量! | ||||
红木 | 木材 . 家具 . 工艺品 |
题图:中式庭院
不知从何时开始,许多人开始向往一个小院。
有人说,小院的围墙就像国界,墙内是家人的世界,墙外是别人的世界,互不干扰,最好。
有人说,小院是美好生活体验,闲逸、舒适。
也有人说,小院是主人思想、审美、情趣的外延。
中式院子的布置离不开坐具的陈设,陈继儒《小窗幽记》里描绘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正是庭院中的悠闲生活写照。
那么,中式院子里常见的坐具有哪些?
![]()
圈椅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
明代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放在庭院更增雅趣;清代圈椅造型华美繁复,加入了漏雕扶手、托泥和龟足,放在庭院中却略显严肃。
![]()
官帽椅,承载文人精神世界。
人们对于官场有着几千年的执着,《论语·子张》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中式庭院里的官帽椅就是对这种官场文化的崇拜的展现,它们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诉说着主人的抱负或自诩。
![]()
明清坐具中最具“官场”性的一个是放在厅堂的太师椅;另一个就是适合多个地方的官帽椅。官帽椅采用了宋代官帽的造型,其文化内涵自然也是和宋朝的官场文化有很大关系的。
南方地区此类形制的椅子多不出头,又称为南官帽椅,及至后来,南官帽椅慢慢的衍生出“隐士”、“大儒”的代表文化;而北方地区的多是“京官”,在天子脚下,升迁的机会更高、油水更足,又因“四出头”与“仕出头”谐音,因此就用了四出头形制,称为四出头官帽椅。
![]()
绣墩,好一段红袖添香的风流佳话。
建筑与家具、环境的协调是文人雅士所重视的,它不强调流光溢彩的奢华,而以朴实高雅为第一,深信“景隐则境界大”。
中国古代文人决不因为有了独善其身的园林,有“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的官帽椅就作罢,他们还需要有才子佳人的风流佳话。
![]()
绣墩之用在文人生活空间里,代表着“柔”的一面。绣墩的韵味不仅仅在于形制的秀美与工艺的复杂,更多的是其自身所散发的女性气韵,它不同于其他方正、威严的“男权”坐具,而是充满了女子的柔和与婉约。
譬如《雍正十二美人图》组画之“观书沉吟”里,画中神态贤淑的汉装少妇就坐在绣墩上,读诗沉吟。
![]()
交杌,洒脱不羁的旷达高士。
同样是文人,有的喜欢追求名利,有的喜欢红袖添香,也有的喜欢隐逸山野。洒脱的文人,追求雅致却不苛求极致,小小的一方庭院,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全都放进来,看起来杂乱,却是内心所追求的洒脱自在。
对于旷达的雅士来说,不需要圈椅、官帽椅等“高大上”的椅具束缚己身,也不需要绣墩这样绵柔的椅具来软化身心,几张小小的,能够自由移动,随手取用的交杌就足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