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卫士 挺膺担当——边关口岸行(深圳海关所属西九龙站海关)

时事   2024-11-07 18:42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10月17日,“国门卫士 挺膺担当——边关口岸行”采访组走进首个在香港境内执法的内地海关——深圳海关所属西九龙站海关,通过“沉浸式”采访,“零距离”感受一线关员的坚守与奉献。


“前方到站是香港西九龙站,请下车的旅客整理好行李物品,提前在车门处等候。”伴随着普通话、英语、粤语三种语言的广播提示,列车缓缓停稳,往来内地与香港的旅客们有序下车……每天7.2万人次从这里“丝滑”通关,最高峰时单日超过12.5万人次,开通六年来,单日客流量屡创新高,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这里地处香港油尖旺区,毗邻维多利亚港,14分钟直达深圳,1小时通达湾区,9小时速达首都北京,见证繁华。


这里身处海拔负26米,二氧化碳含量常年是地面的4倍,唯一可见到阳光的地方却不能随意走动,驻守在这里更未能亲眼见过口岸外景。


这里是香港西九龙站口岸,国家首个高铁口岸,随广深港高铁兴建而规划建设,其战略意义在于将香港接入国家2.5万公里高铁网络,为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三地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里是深圳海关所属西九龙站海关,作为第一个深入香港的内地海关、第一个高铁口岸海关,肩负着在“一国两制”最前沿开展“一地两检”的重要使命。


这里有一支走在新时代海关旅检改革最前列的先锋队伍,他们以最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守卫在“一国两制”的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国把关的使命,书写着人民海关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他们缺光缺氧不缺信仰,有为有爱更有担当。


西九龙站海关关员引导香港青年走进内地研学团经快捷通道进境。石申/摄

西九龙站海关关员开展月台巡查。安文彬/摄

西九龙站海关关员开展动植物初筛检疫。张伟/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更多相关报道请扫码观看

总第6537期《中国国门时报》《守卫在“一国两制”最前沿


记者手记

海拔负26米的坚守与奉献


10月的深圳,阳光明媚如春日。


采访组一行乘坐广深港高铁从深圳福田前往香港西九龙。一路上,我们还有些不理解,位于香港西九龙如此繁华的地理位置,为何会与“艰苦”关联?


过安检、刷身份证进站、下站台候车……体验了和在内地乘坐高铁一样便捷的流程后,复兴号列车缓缓驶入站台。在乘车过程中,听西九龙站海关同志介绍,西九龙站在建设之初并没有专门规划出海关工作区域,而且初始条件也远未达到口岸验收标准。在口岸建设初期,西九龙站海关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口岸地理位置特殊,建设难度较大,加之时间紧迫,海关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在深圳海关党委的领导下,西九龙站海关负责筹备的同志们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按时完成了口岸建设任务。


约一刻钟后,列车准时抵达香港西九龙站。当西九龙站海关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进入位于地下9层楼之深的办公区时,我们才终于有了直观的感受——狭窄的走廊、仅有2.5米的层高、不时作响的管道声,这里与旅检大厅一墙之隔,却与宽敞明亮的大厅有着鲜明的对比。直到现在,关员们每日午、晚餐都靠其他班次的同事乘坐通勤高铁将盒饭从深圳运送过来。“这是总关对我们的厚爱,没有解决方案之前,同志们方便面、自嗨锅都吃腻了。”西九龙站海关关长石子彬说。


在这个没有一扇窗的工作区,关员们仿佛在深海的潜水艇中执行任务。这里还像是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走廊错综复杂,每个转角都可能是重复的路径,每扇门后都是相似的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甚至达到地面的4倍。


“我们刚来这里的时候,每天都要在地下走两万多步,鞋都走坏了几双。”西九龙站海关监控二科科长胡凌鹦笑着回忆起她和同事们初来乍到时一切都不适应、不熟悉的经历。现在,走廊两侧的墙壁上已经挂满了关员们自己画的插画和他们所获得的各种荣誉,这个白色空间被装点得生气勃勃。


没有窗户,大家就“造”一扇窗户。在B4通道监管作业值班室的墙上,张贴着一幅打印出来的“红色之窗”,画中的蓝天青山仿佛触手可及,党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下方醒目的红色标语写道:“缺光缺氧不缺信仰,有为有爱更有情怀”。在这样一个常年缺乏自然光照、新鲜空气和绿色植被的环境中,是坚定的信仰和深沉的情怀支撑他们肩负起为国把关的神圣职责,承担起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特殊使命。


由于位于地下深处,空气流通有限,长时间在这里工作,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段娇博主动提出申请,成立了一个减压工作室,利用业余时间为大家纾解情绪。为全面提升高铁口岸监管水平,西九龙站海关坚持科技赋能,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搭建智慧指挥监控模型、风险识别数据库,实现高走私风险人员100%精准拦截;打造一站式业务办理平台,开发“E+案件”模型,平均办案效率提升两倍;实施“互联网+办案”模式,旅客不用返回口岸,线上即可办结案件;搭建初筛工作平台,实现旅客办理手续时长从26天压缩到当天30分钟。一个个基层“微创新”成果就这样在西九龙海关落地生花。“虽然我们的这个模型看起来没有那么‘高大上’,却很实用。”处置科青年干部陈钰婷说。 


这里的一切,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借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作为一支平均年龄36.6岁、以党员为主的骨干力量,他们坚持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提出服务湾区、争当先锋,努力创建改革最前沿、举旗最坚定、通关最便捷、守卫最忠诚的“四最”党建品牌,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方位保障口岸通关顺畅。 


日常旅客通关只要180秒、线上缴税只需30秒、行李查验只用25秒……这些数字是西九龙站海关创下的“战绩”。成绩背后,是他们聚焦具体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对持续优化监管模式不间断地探索。 


在电影《甜蜜蜜》中,主人公为了追寻梦想从内地去香港闯荡,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如今,很多香港学子北上求学、香港青年北上打拼,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背后,是国家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形成“双向奔赴”的态势。顺应时代发展,西九龙站海关专门为香港青少年研学团完善便捷通关机制,有效节省学生们的过关时间。肩负着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使命,他们在“一地两检”模式下开展执法,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员要素便捷高效流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九龙站海关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基层海关的成长故事,更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一天的采访结束,当我们返回深圳,走出福田站时,在夕阳的映照下,才意识到已经8个小时没有见到阳光,阳光竟是如此美好!

这一刻,我们想起西九龙站海关关员讲述的一幕:他(她)们会在登上最后一班通勤高铁时放声歌唱。这是新时代海关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更是所有艰苦地区海关关员“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的真实写照!(李婧靖)




来源/转载于:《中国国门时报》

编辑:孙伟如

校对:刘云松

审核:孙伟如 侯帅

投稿采编平台:http://tg.hgcm.cn



中国国门时报
立足国门 辐射口岸 面向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