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亿给员工包车,20年没人离职!他跟996对着干,却年赚230亿?

文摘   2024-10-08 11:32   广东  

20年零流失率的秘诀,不是高薪,也不是那些形式化的福利,而是企业家真切地将“人”放在了第一位。

在大多数企业为高流失率头疼、不得不大打招聘广告时,有一家公司却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不光如此,这位企业家居然还“反其道而行”,拒绝996,甚至每年花掉1亿专为员工包车!结果呢?这家公司年赚230亿!听起来像个传奇故事,但这位企业家真真切切地做到了。

在经济寒冬里,马建荣成了那个最“不懂”成本的企业家,却也成了员工心中的“精神靠山”。别人都在裁员,他在涨薪;别人给压力,他给关怀。马建荣用他的逆行操作证明了一件事:企业的财富不只是利润,更是人心。或许,真正的经营之道,不是算计,而是温度。

马建荣的逆风操作:别人在“抠”钱,他却豪掷上亿让员工“吃得开心”

2024年,经济下行,企业纷纷缩减开支,裁员、降薪不绝于耳。但在此时,申洲集团的老总马建荣却做了个“颠覆三观”的决定:给全体员工涨薪10%-15%。没错,他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所有人都勒紧裤腰带的时候,反其道而行,要用真金白银为员工谋福利!

在这个连开年会都不敢“铺张”的年头,马建荣不但豪气地砸了9000万包车送员工回家,还干脆砸了上亿建了个豪华员工食堂,立志让7万名员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是“为一碗好饭留心”。

他是想企业腾飞,还是想公司倒闭?别家公司都在勒紧腰带缩减成本,员工一个个提心吊胆,他却坚决拒绝996,绝不拿员工的健康换取利润。如果你以为这不过是好听的口号,那就错了。

当其他公司还在提倡“能者多劳”时,马建荣却明确表示:没有996,不准内卷。他的逻辑很简单:“员工的幸福,才是企业真正的财富”。你没看错,不是“业绩”,不是“加班”,是“幸福”!

“逆势之道”:重视幸福感,才是留住人的根本

这家公司不仅拒绝996文化,还坚决倡导员工必须按时上下班。“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成了公司里流传甚广的口号。

为了让员工回家更方便,企业每年花费近1亿为员工包车,让大家少挤一趟高铁,多享受几分钟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对很多人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比加班补贴更有吸引力。工作在这里变成了一件令人期待的事,而不是一场消耗战。

不少员工甚至坦言“下班时舍不得走”。这种情况在“卷”得严重的行业中堪称奇迹。公司内部不仅仅营造了轻松的工作环境,还尊重员工的个人生活,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公司还设有完善的心理支持体系,当员工遇到心理压力时,公司会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支持。你很难想象,这些温情和细腻的关怀会出现在一个追求盈利的企业里。而正是这种温暖的氛围让员工们从心底觉得,“这里不只是个打工的地方,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还原奋斗历程

马建荣的童年,与大多数人想象中的富豪出身截然不同。他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条件并不宽裕。然后他辍学了,成为一家纺织厂的小时工。

这个年纪的孩子,本该在课堂里嬉笑打闹,而他却已在车间里奔波,用稚嫩的双手承受生活的重量。他并没有因为身处纺织车间而心生抱怨,反而一头扎进了纺织行业,立志要做出点成绩。

90年代末,马建荣顺利接过了父亲的“帅印”,正式成为申洲织造厂的掌舵人。在他的带领下,申洲一步步从一家代加工厂逐渐成长为业内巨头,迎来了它的蜕变,正式更名为“申洲国际”。今年上半年,申洲国际的营收便已达到130亿元,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商之一。

疫情期间,申洲复工场面简直可以用“壮观”来形容。180万件衣服日产量的目标已经排到年底,订单满满,但这也让复工的每一步更像是冲关游戏。怎么办?马建荣没有犹豫,700多辆大巴开动,将四处的员工一批批地接回厂区。员工到厂后的隔离安排成了重头戏,2000多间隔离用房安排得井井有条。这样的行动力度,谁都明白这是在和时间赛跑。

但大规模的复工并不意味着放松防控。公司内部,所有厂区、食堂、宿舍都定期消毒。厂区内严格的消毒站、检测点,确保了每个员工的安全;每天饭点的食堂,餐桌间的隔板提醒着疫情的阴影;而员工宿舍,也被一遍遍消毒,为的是让员工安心住、放心干。每一步看似是为了复工,但更是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让大家在安全中生产,在疫情下找到一份“安心”。

这位掌舵者的眼神透露出一种坚定,似乎在告诉大家:“疫情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要拼尽全力挺过去。”

回过头来看,马建荣一路走来并不轻松。没有优越的起点,但他踏实肯干,始终将心思放在事业上。如今,申洲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认同,马建荣也从那个纺织厂的小时工,成长为一位真正的企业家。他用一步步坚定的脚步,书写了一个从普通家庭走向世界的故事。

效率与幸福感共存:他的“无为而治”反而造就了亿级利润

你可能会质疑,这种“佛系”工作文化真的能提高效率吗?事实却告诉我们,这家公司并未因减少工时而损失业绩。相反,因为员工们充满了归属感和工作热情,他们主动为公司付出更多。没有人觉得工作是负担,反而在轻松的环境里激发出最大的创造力。

企业家坚信,“员工的幸福就是公司的利润”。20年不离职的团队,熟悉业务,默契配合,比任何培训成本都要低,也比加班文化高效得多。最终,这位企业家不仅做到了年赚230亿,更树立了一个“员工与公司共赢”的新典范。与其说是他和996“对着干”,不如说是他发掘了“人本管理”真正的价值。

结语:这种管理哲学,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基

都说企业家善于算账,投入必须有产出。但马建荣却用“亿级”投入换取员工的温饱感和幸福感。

当多数企业还在追逐短期利益,甚至以超高工时逼迫员工时,这位企业家的策略显得格外难能可贵:他明白,唯有真正关心员工,才能赢得持久的信赖。在这个被996裹挟的时代里,或许这样的管理哲学正是我们最需要的。

财商志I
最新财商资讯,大佬头条,财经资讯,助您财商智慧提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