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
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报告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实际是适度宽松的。”专家表示,近期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的实施,有力提振了社会信心,对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发挥了较好作用。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挑战,外部不确定性也在上升,预计未来货币政策还会保持对实体经济足够的支持力度。
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
关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报告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报告要求,合理把握信贷与债券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利率方面,报告提出,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提升金融机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汇率方面,报告明确,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综合施策,强化预期引导,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方案
报告以专栏形式,回顾展望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报告同时透露,中国人民银行正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
“今年以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总体偏弱,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金融总量指标增速稳中有降,各方面关注度很高。”专家表示,报告以科普形式回应市场关切,体现了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期管理及公众沟通。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定义的金融工具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必要动态完善。”报告举例,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可研究纳入M1统计。
报告透露,中国人民银行正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未来将择机发布并适当进行历史数据的回溯,不断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
“此举适应国际货币统计规则的客观需要,主要是为了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专家表示。
报告明确,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正在发生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以及与主要经济变量的相关性正趋于减弱。下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持续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报告称,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加快发展,理财等资管产品不断丰富,金融创新带来的直接融资发展、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信贷总量、金融调控产生了深层次影响。
“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实践表明,直接融资发展必然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双向扰动,数量目标和经济相关性不断弱化是趋势。”专家表示。
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传统动能的信贷需求明显放缓,而与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等新动能更加适配的直接融资则加快发展。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信贷等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应减弱,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下降,这是直接融资发展伴随的必然结果。
报告提出,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需要持续推进,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充分发挥利率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效果,能够更好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实效。
存贷款市场利率传导效率受损
制约货币政策空间
“总体看,我国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但不同市场的传导效率存在差异。”报告称,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
对此,报告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
贷款方面,利率“下行快”,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情况下,银行过度竞争贷款,部分贷款利率,特别是大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
存款方面,利率“降不动”,银行存在规模情结,认为存款是“立行之本”,在月末、季末等业绩考核时点,出现一些“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行为。
报告指出,存贷款市场的利率传导效率受损影响调控效果,制约货币政策空间。中国人民银行已采取多项措施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稳定银行净息差。
“目前,存贷款利率行政管制已全面放开,未来将更多关注‘形得成’和‘调得了’。”报告称,在“形得成”方面,需要金融机构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增强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调整的联动性。
在“调得了”方面,报告称,需要尽可能缓解影响利率调控的约束,引导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保持合理的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避免净息差掣肘,使利率政策更好服务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
作者:张琼斯 常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