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低空经济,最新研判

财富   2024-11-24 11:53   上海  

固态电池与低空经济“彼此需要”,正携手打开充满想象力的产业空间。


据预测,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突破3.5万亿元。低空飞行器的重要动力选项之一为固态电池,预计将对固态电池产生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固态电池企业亦将低空飞行器作为与传统锂电池形成差异化竞争的破局点。

低空经济为固态电池打开新市场 提出高期待


11月21日,亿航智能副总裁张宏在2024高工锂电年会现场介绍,未来几年,随着各公司eVTOL适航证密集获批,低空市场将迎来百花齐放的爆发期。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快速突破万亿元。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预估,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另外,张宏引用《经济学人》研究称,中国可能将占据全球低空经济市场的近半份额,潜力巨大。


在低空经济范畴内,低空航空器制造(如eVTOL)是重要的产业子板块。而固态电池又是eVTOL动力系统的重要选项之一。


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电池在eVTOL成本中的占比大约为10%到20%。虽然产业尚处于初期,这一比例可能还会发生变动,但在可预期的范围内,电池都将是eVTOL重要的价值组成部分。


张宏介绍,目前eVTOL所需的电池能量密度要达300Wh/kg以上,在这基础上越高越好。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eVTOL的运行经济性,头部eVTOL企业还希望电池循环寿命能够达到500次以上,600—700次更佳。不过,有固态电池企业表示,同时兼顾300Wh/kg能量密度、500次以上循环寿命目前还有难度。


低空经济的需求为固态电池发展带来了紧迫性。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表示,目前的电池材料体系还无法支撑未来eVTOL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材料创新是需要攻克的重要课题。



究竟要用怎样的思路去发展eVTOL用固态电池?徐航宇分析,低空飞行器使用的固态电池首先要保证安全性,实现“可以飞”。之后再考虑“飞得远”,然后才是飞得更经济。


徐航宇着重强调了安全保障问题,他提示,如果整机层面没有足够好的安全管控,不建议eVTOL使用三元锂电池。因为三元锂电池,不论使用的电解质是液态还是半固态,安全性都不能满足航空级的容错要求。


此外,徐航宇还表示,由于任何能量存储介质都无法保证100%绝对安全,所以低空飞行器的安全保障不能全部依靠电池端解决,而是需要系统层面协同保障,比如提升系统集成、智能管控等方面的安全性。


由此可见,当前的固态电池相比eVTOL未来发展所需,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张宏表示,一直以来都期待与电池企业合作开发适用eVTOL多种运行场景的电池。


不仅低空经济需要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也需要低空经济带来的市场。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在11月21日发布的固态电池研究中介绍,新兴市场是固态电池的潜力终端。新兴市场包括换电、特种动力、eVTOL、外骨骼、机器人、电摩等。


卫蓝新能源方面亦表示,由于液态锂电池的产业基础已十分庞大,卫蓝新能源从差异化的市场切入来推广固态电池产品。


2027年固态电池产业将迈入快速上升期


固态电池的产业全貌又如何?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及行业发展周期(上证报记者王玉晴 摄)


GGII认为,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


GGII预测,今年半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约7GWh,到2030年将超过65GWh,2035年达约300GWh。全固态电池则预计2028年可实现出货量突破1GWh。


从GGII的预测中可以看出,未来十年,半固态电池可能一直是固态电池市场的主流产品形态。


徐航宇也同样判断,目前市面上的全固态电池多为小容量或不成熟产品,真正的大容量全固态电池尚未实现商业化量产。未来数年内,可以实现量产的固态电池将基本都是固液混合电池。公司对全固态电池的应用规划是,计划在2027年进行小批量全固态电池的示范性应用。


记者了解到,今年,卫蓝新能源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预计出货量约3GWh。为了满足订单需求,目前公司的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卫蓝新能源目前产能约7GWh,明年计划扩产至16GWh。


GGII还在研究中分析了固态电池的产能规划、产业链公司数量、融资情况等。


固态电池投资规划已超2000亿元,但实际投产偏慢。最近四年,固态电池行业发布的投资规划总金额超2000亿元,规划产能超400GWh。但预计到2024年底,固态电池行业实际产能约15—20GWh,拥有超过1.5GWh产能的企业不超过4家。乐观估计,到2027年,行业产能能够达到100GWh。


GGII认为,当下阶段,企业应将产品和技术放在首位,做好产品、打好基础之后再扩产,产能建设不宜过快。未来,具备技术、产品、成本三要素的企业将获得突围能力。


固态电池企业超200家,今年融资超百亿元。GGII认为,固态电池产业链已初具雏形。目前,中国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其中超100家布局在固态电池环节,超60家布局在固态电解质环节,其余分布在正极、负极、装备等领域。


100余家固态电池企业中,有40%是新进电池企业,即纯做固态电池的企业;约35%为传统电池企业;还有8%为主机厂;15%为跨界企业。


新进电池企业中,有超过90%是在2020年之后成立,并且这些企业大多数是由产学研孵化而来。


虽然不乏布局者,但真正实现出货的企业还不多。GGII统计,目前,实现出货的固态电池企业不超过20家,实现出货的固态电解质企业不超过10家。这合计30家企业中,有超过一半是传统液态锂电池企业,这些企业将和新进电池企业形成竞争之势。


融资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固态电池行业共发生融资14笔,融资金额超过100亿元。2021年—2023年,固态锂电池领域融资有52%投向电池环节,32%投向固态电解质环节,8%投向固态电解质膜领域,另各有4%投向固态钠电池和固态正极材料领域。


头部固态电池企业的估值已接近一线液态锂电池企业,但出货量仅为一线液态锂电池企业的不到5%。


超60%企业布局多种技术路线。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局面。GGII统计,超过60%的企业布局两种乃至三种技术路线,只布局一种技术路线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核心原因是目前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还未确定。具体的技术路线方面,硫化物布局比例约40%,氧化物比例约35%,剩余为其他技术路线。


展望未来,GGII认为,固态电池企业应多关注电池性能发展,而不要太看重材料形式,因为不管使用何种材料,最终目的是应用。单一材料对材料企业的工艺要求比较高,相比之下,混合使用多种材料可以兼顾每一种材料的长处,达到较佳的性能平衡。


GGII提示,固态电池发展尚需解决的问题不仅包括基础理论问题,还包括重要的工程化问题。工程化周期预计需要4—5年甚至更久。这个过程包括从技术突破,到工程化突破,再到下游客户验证,最后实现GWh级别的装车。


作者:王玉晴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1991年创办,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体财经资讯服务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