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网友新年快乐!蛇年已至,还在读书的小伙伴应该能收到不少拜年红包,工作党节后估计也想给自己爱机做个配置升级。奈何新品各个价格上天,就连低配型号的报价都可谓高高在上,惨不忍睹,这个2月,除了预算较高的朋友可以“尝鲜”新品外,其余仍建议入手主流平台或持币观望。
▲ 英伟达RTX5080游戏显卡
☞ 在过去的1月,部分酷睿i系列处理器小幅上涨;英特尔全新B570显卡上市,性能略优于RTX3060;非K系列酷睿Ultra-200S处理器以及H810/B860等主板发布上市,产品定价偏高,目标还是现有平台清货为主。英伟达发布并上市了RTX5090/D、RTX5080等新产品,定价合适但实际因缺货溢价严重,新产品在DLSS 4技术加持下表现抢眼,AI算力相比前代也有显著提升。
▲ 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
☞ AMD市售处理器除少数涨价外,整体保持平稳,前期价格暴涨的X3D系列目前已经小幅回落,R5-7400F上市;原计划1月发布并上市的RX9070XT显卡改期至3月上市;用于取代A620/B650的B840/B850芯片组主板已经上市,定价颇高,不如选择老款。其他配件方面,DDR4、DDR5内存价格整体保持平稳,部分小跌;SSD整体小跌,PCIe 5.0固态更多新品推出,但PCIe 3.0/4.0性价比更高;机械硬盘水很深,求稳的朋友不建议追求低价买二手,容量务必2TB起选。
☞ 过去1月份硬件价格变动情况:
★ 英特尔:涨跌互现;
★ AMD:整体平稳,部分小跌;
★ 内存:整体平稳,部分小跌;
★ 机械硬盘:整体保持平稳;
★ 固态硬盘:整体小幅下跌;
★ 显卡:整体小涨。
【2.1】市售处理器报价
▲ 主流第12-14代处理器参数及报价
☞ 报价单明确了散片价格来源是拆机还是全新,但需要注意,拆机片毕竟是二手,所以其定价并不会统一,往往会与CPU的成色密切关联,所以上述报价仅供参考,不代表所有店家的具体情形。不过,无论是英特尔还是AMD,如果单纯只是想买个CPU,尽量选择散片,而拆机片价格略低更划算。散片(拆机片)的购买渠道一般是淘宝、闲鱼或拼多多(务必分清是正式版还是测试版)。
☞ 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目前促销力度不算大,新上市的非K系列定价颇高,现阶段主要还是酷睿i系列的清货。新处理器采用台积电3nm制造工艺,在降低运行频率、功耗的同时还取消了超线程技术。但得益于P核、E核效能大幅提升,新处理器在“双减”的情况下综合性能依然提升,可见得新架构提升确实显著。酷睿Ultra仍然处于优化阶段,后续会随着BIOS、操作系统的完善而进一步提升性能表现。
▲ 主流AMD平台锐龙(架构)系列处理器
*特别提醒:AMD平台请尽量搭配最新Windows 11 24H2版本使用,可以提高性能表现;酷睿Ultra 200S新处理器暂时建议搭配老款Windows 11 23H2,性能表现比24H2更好些,且到手后尽快更新主板BIOS!
▲ 英特尔处理器发展代目表
▲ AMD处理器发展代目表
【2.2】搭配分析
【入门型市场:0~500元】
☞ 经济型梯队:英特尔阵营可选175块钱的赛扬G6900(拆机片),自带UHD710核芯显卡,适合4K高清播放、Office文档办公,但英特尔300处理器、奔腾G7400性价比就很低。其余也可选择老平台,现在老平台全面崩盘,英特尔酷睿i第2-9代、AMD锐龙第1-3代等等都能选。
☞ 入门级梯队:低预算消费者可考虑AMD的R5-4500/5500、英特尔i3-12100F等处理器搭配一张类似R5-235/240、R5-340的低端亮机卡。其中i3-12100F维持在300元附近,性价比超级高,其升级款i3-13100F、i3-14100F的性能提升很小(+3%~8%),价格则贵50%以上,性价比均非常低,建议等差价小于10%再考虑。自带核显的i3-12100/13100不值得选,不如i5-12400F+亮机卡来得合适。
【中低端市场:500~800元】
☞ 主流梯队:12代i5-12400F(6核12线程)本月继续小涨,和降价后的i5-13400F(10核16线程)差价不到80元,建议优先选后者。i5-14400F相比i5-13400F性能提升2%,价格贵90元。需要核显的朋友可酌情考虑i5-12400和i5-13400。
☞ R5-5600性能可与英特尔i5-12400F媲美但价格更低,R7-5700X大幅降价至700元附近,更高阶锐龙5000系列不建议选,不如直接上AM5锐龙,现在600系列主板价格已经不贵,DDR5廉价型号遍地是,R5-8400F也就600出头。需要集成显示核心的AM4用户只建议选R5-5500GT(含Radeon显示核心),显示核心性能近似RX550,搭配双通道内存可以低画质运行一些主流单机,包括黑神话,其余R5-5600G、R5-5600GT的选购价值不高。选择R5-8400F的用户需要注意,因其采用锐龙APU架构,三级缓存砍半,PCIe显卡通道砍半(为4.0*8),不适合搭配中高端显卡,最高建议RTX4060、RX6750GRE或英特尔B580这些。
【中端市场:800~1500】
☞ i5-12600KF散片价格维持在900元出头,性价比一般,不如选i5-13490F这些划算;i5-13500(14核20线程)自带UHD770核芯显卡,拆机片在1050元左右,为6P+8E设计,性能比i5-13400强20%的样子,性价比不错。上述i5功耗不大,均建议搭配H610/B660或者B760等中低阶主板(供电达到6+1相水平及以上),散热器可以搭配塔式四热管中的入门级产品。
☞ 第13-14代i5K继续降价,i5-13600KF(6P+8E)价格降至1200元以内,而i5-14600KF性能提升3%,价格还要更低些,购买价值很高,两者相比自然是选择后者,也不再建议考虑12代i7处理器。13代i7-13700F(8P+8E)拆机片进入1500元内,值得考虑!
☞ 此价位区间内可选的7000/9000系列锐龙也有很多,新上市的R5-7400F只是加速频率比R5-7500F低0.30GHz,价格便宜100元,售价800出头。经过一轮调价,R5-9600X散片跌至1279元,非常适合游戏用户,R7-9700X升至8核。锐龙7000/9000系列还全面集成2CU单元的Radeon显示核心(F系列除外),性能表现类似UHD730/770,适合办公、影音娱乐、LOL等轻游戏。
☞ 8000G系列APU目前就推荐R5-8600G,自带的Radeon 760M显示核心性能介于GTX1050Ti和GTX1650之间,能玩所有主流单机游戏,还带NPU单元。像R3-8300G、R5-8500G都是大小核的混合架构,前者为1大+3小,后者为2大+4小,大小核之间的差别是运行频率不同,集成的740M显示核心性能一般,且均无NPU。R7-8700G(Radeon 780M)价格实在太贵,意义不大。
【中高端市场:1500~2500元】
☞ 这个区间的酷睿i系列处理器目前只推荐i7-13700家族、i7-14700家族,其余i9系列价值不高,不如往后看情况直接上酷睿Ultra,主板方面则建议搭配性价比较高的中高阶B760主板(应达到8+1相及以上),价格和Ultra 5套装差不多,性能上则有碾压优势,适合各类消费者。
☞ 全新酷睿U5-225F/230F价格都非常高!现阶段完全没有选购的价值!即便H810、B860主板已经上市,但价格贵得离谱,整套下来还不如买酷睿i7处理器方案,建议3月份或更晚些时候再考虑!U5-245KF散片和上月持平,相比i5-14600KF太贵。新处理器重点加强了AI计算能力,所集成的NPU单元计算能力为13 TOPS。U5-225集成的2*Xe核芯显卡具备4 TOPS计算能力,U5-245K集成的4*Xe核芯显卡具备8 TOPS计算能力,和独显比聊胜于无。
☞ AMD的X3D系列处理器价格普遍不便宜,最便宜的是千把块钱的R7-5700X3D,但游戏表现又不如直接组AM5平台。普通消费者搭配RTX4070级别以下显卡的话选择R5-7400F/7500F或R5-9600X这些普通型号就好。如果不是搭配RTX4080或RX7900XT级别以上的显卡,选X3D意义不大,目前售价2500元以内的几款X3D都不值得考虑!
【高端市场:2500元及以上】
☞ 13/14代i9相比i7多出的小核心用处不算大,且价格要比i7贵不少,适合土豪朋友,之后还是更建议考虑新的酷睿Ultra家族。在售的酷睿U7-265K以及酷睿U9-285K价格保持平稳,前者价格在2600元附近,后者散片在4000出头,均佛系销售状态,都在等着酷睿i清货。两者性能上会比i7-14700K或i9-14900K略好,也都集成了13 TOPS算力的NPU。请务必为酷睿Ultra 200S家族处理器搭配Windows 11 23H2版本操作系统,并及时跟进主板BIOS优化升级。
☞ 这一价位区间游戏党可考虑锐龙R9-9900X/9950X,追求极致游戏性能的消费者还可以选择R7-9800X3D来搭配RTX5080或RTX5090D,游戏表现全面碾压英特尔酷睿Ultra 9、i9处理器,该型号价格相比上月略有回落,报4000出头。受其影响,R7-7800X3D、R9-7900X3D、R9-7950X3D等也都不同程度缺货、溢价。未来上市的R9-9900X3D或R9-9950X3D注定价格不会便宜,总的来说,普通R9更实惠,更值得选。
【2.3】英特尔处理器价格变动表
【2.4】最新CPU天梯图
☆ 首先可以参考一下当前市场的报价区间,1月独显的价格整体小幅上涨,新显卡溢价严重,建议消费者持币观望或购买老款。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伟达独立显卡的价格都保持着平稳,且它有足够的底气不降价,相比之下AMD显卡的促销力度会大些。如果希望尽可能追求低价格,可以从淘宝、拼多多等渠道下手。也可以在促销日看看京东或天猫能否杀出一些超低优惠价。你也可以选购卖家推出的搭售套装,性价比更高。
【3.1】入门级市场/0~1500元
★ 核芯显卡:若暂无购买独立显卡打算,可优先考虑CPU自带的显示核心,比如英特尔处理器自带的UHD/Xe核芯显卡,AMD-APU家族自带的Vega/Radeon显示核心。但需关注主板自带的集成显示输出接口,因为CPU内部的显示核心信号输出需要依靠主板的显示输出接口来实现。
▲ 这个接口务必和自己的显示器相匹配,一般情况下主板只要自带有HDMI或DP接口,那基本上主流高清、高刷显示器都能接。任意核芯显卡(近10年)在搭配HDMI或DP显示输出接口的情况下最高均可输出4K分辨率画面,且近10年的集成显示核心均支持主流格式4K超高清视频的编解码(近几代支持8K)。
☞ 千元以内显卡优先选择RX6500XT,千元出头则可以选择RTX3050/6GB,其性能大概是RTX3050/8GB的80%,几乎可以看作光追版GTX1660,主要优势是功耗低,多数产品无需外接供电即可使用,廉价型号价格在1200元附近。此外1400元以内还建议选择RX6600,性能对标RTX3060/8GB,只是不太多见。
☞ 价格在1300元附近的英特尔A750/8GB显卡可以酌情考虑,性价比也很不错,随着驱动的不断优化,游戏性能表现没有问题,就是对部分老游戏支持不是太好。800元以内的A380/6GB显卡也能选,游戏性能对标RX6400而优于GTX1650,且显存也更大,适合视频制作用户。
【3.2】中端市场/1500~3000元
☞ AMD阵营在该价格区间内可以选择RX6750 GRE/10GB,性能会比RTX4060略好,但功耗明显更高,报价集中在1800元-2000元区间。3000元以内目前还可以选RX7700XT/12GB,其价格对位RTX4060Ti/8GB,性能更接近RTX4070,显存也有明显优势,更适合2K游戏需求,廉价款报价在2700元附近,豪华型号一般在3000元附近。
☞ 英伟达阵营当前该价位区间可选基本就是RTX4060,其廉价型号报价在2100元附近,当下你想组装一台搭配RTX4060显卡的主机总价格可控制在3500元-4000元左右,此外RTX40系列在光追、DLSS等技术表现方面有一定优势,该显卡可以实现大型游戏1080P分辨率下高画质流畅通吃。
☞ 英特尔阵营的B580显卡性能对标RTX4060,促销价格基本都在1900元附近,且显存达12GB,相较于RTX4060的优势还算明显。不少店家还推出了买B580送电源的活动,折抵赠品之后,B580价格可以压低到1850元附近,性价比很高。新上市的B570显卡虽然性能削弱越15%(介于RTX3060和RTX4060之间),但价格也相应下调,最低可压至1700元以内。
【3.3】高端市场/3000元以上
☞ 英伟达阵营40系列这边,RTX4060Ti/8GB丐版集中在3200元附近,16GB显存版需再贵10%,当下你想组装一台搭配RTX4060Ti显卡预计费用在5000元附近。更多预算消费者目前可以选择RTX4070、RTX4070 Super、RTX4070Ti Super或RTX4080 Super。其中建议RTX4080 Super用户尽量选择丐版,价格在7500元以内,相比9500元以上的RTX5080仍然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 英伟达阵营50系列这边,全新的RTX5080、RTX5090D主要加强了AI计算能力,实际游戏表现提升不大,更多提升还是源自DLSS 4的加持,未来DLSS 4下放至RTX40系列后,两代的游戏差距就会明显缩小。目前新卡溢价非常严重,RTX5080起售价8299元,但基本要卖到万元以上,实际性能相比RTX4080S提升约15%,RTX5090D起售价为16499元,目前基本要加价10000元的样子,非常恐怖,还不如选RTX4090D。预计RTX5070Ti、RTX5070等型号都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铺货完毕,价格提升也会比较显著。其余RTX5060之类的亲民型号可能就要再往后等等。
☞ AMD阵营的RX7800XT对标英伟达RTX4070,但性能优于后者,目前价格可以压到3500元以内。RX7900 GRE以及RX7900XT价格主要集中在4000元至6000元区间,建议尽可能选择廉价型号以便凸显性价比。后续AMD即将上架的RX9070XT、RX9070预计性能分别对标RX7900GRE和RX7800XT,和新N卡的差距会很明显,应该也是走性价比路线的产品,会在3月与大家见面。
【3.4】日常问答
★ 问1:我想组装一台电脑玩《黑神话·悟空》,该用什么显卡?
☆ 答1:这款游戏对CPU的需求较低,而1080P低画质设定下,RX580/8GB、GTX1660等古老显卡仍然可以高FPS流畅玩这款游戏,你有钱继续往上加,选择更好的显卡就行了。你在游戏中的设置很关键,例如超采样清晰度不能设置太高,75就比较高了,显卡性能不足时可以调整到50附近(调整到25~30实在太低),同时光线追踪不要乱开,超分辨率采样形式务必打开且选对。RTX4060这类主流游戏卡基本可以全局开高,并且打开光追特效,但也不能乱选“影视级”特效。很多网友画质乱设定,最后告知某款显卡无法运行游戏。4K分辨率下就连RTX4090这种顶级显卡运行影视级特效都不一定流畅。
★ 问2:说到底,我该如何判定一款游戏的显卡需求?
☆ 答2:请查阅该游戏的官方配置推荐,一般情况下游戏发行商都会给出“最低配置”和“推荐配置”参考,分别对应低画质(非极低)和1080P中高/高画质(非极高)时的配置需求。 随着2K、4K的普及,游戏开发商往往还会提供针对这两类分辨率的配置要求。
【3.5】最新显卡天梯图
【4.1】主流内存报价
【4.2】情况概述
☆ 过去一个月,DDR4、DDR5内存价格整体保持平稳,部分小降。现阶段市场上常见的8GB容量DDR4内存(2666MHz-3600MHz频率)对应报价主要集中在80元至140元区间,单条主流容量为8GB、16GB以及32GB;DDR5内存主流频率一般为4800MHz-7600MHz或更高,主流单条容量一般是8GB(少量)、16GB、24GB、32GB以及48GB,也就是说在DDR5系统中,即便主板只有双内存插槽,你也可以获得最大96GB的系统内存,后续还会普及单条64GB的产品。如果单纯只是为了尝鲜或不得不选DDR5,可以考虑DDR5-4800,它们的性能和DDR4-3600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廉价的8GB DDR5内存价格在110元至150元区间,16GB则是在190元至250元区间,和DDR4差别不大。二手拆机4GB DDR4内存价格仅需20多元,适合捡垃圾平台选择,频率则可选择2133~2666。
【4.3】平台支持
☞ 英特尔第12-14代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同时支持DDR4、DDR5内存,但是你使用何种内存还必须和相应的主板搭配,两种内存无法混用。多数英特尔600/700系列主板会同时提供两种内存可选,比如微星B760M-BOMBER D4和B760M-BOMBER D5。H610支持DDR5的意义不大,因为它只能根据CPU自带内存控制器的频率支持情况来支持相应的运行频率,其中12代全系列以及13、14代低于i5-13600K/14600的处理器默认D5频率最高仅支持到DDR5-4800,其余也不过DDR5-5600。
☞ 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仅支持DDR5内存,不再兼容DDR4。处理器内存控制器默认D5频率最高可支持到DDR5-6400,通过B860、Z890等主板还可以超频支持8000MHz以上的超高频率。
☞ AMD基于AM5接口的7000/8000/9000系列锐龙仅支持DDR5内存,市售所有A620/B650/X670以及B840/B850/X870等主板均采用DDR5内存插槽,而之前几代基于AM4接口的锐龙则仅支持DDR4内存。
☞ 频率选择具体可以参照下表:
【4.4】内存容量
★ 8GB(2014~2025年流行):适合常规Office办公、网游、一般游戏;
★ 16GB(2020~2026年流行):适合多任务办公、一般设计渲染、大型单机;
★ 32GB或更高(2022~):适合高预算或高需求、专业设计类群体等。
【4.5】常见问题
【Q】如何组双通道内存?组双通道内存有什么要求?
【A】不论是DDR3、DDR4还是DDR5,组双通道内存只需接口相同,能同时被系统点亮识别即可,不用在意容量或者频率。频率不同、容量不同的两根(或4根)内存组的双通道叫做“弹性双通道”。这里还需要注意,只有2根内存插槽的主板组双通道时,只要插满自然就是双通道了,如果是4根插槽的板子(1、2是一个通道,3、4是一个通道),插两根时,建议插1、3位置或者2、4位置(也就是间隔一个空位/以靠近CPU的第一根插槽位为1)来组成双通道,但一定是优先插2、4位,其次才是1、3位(如下图)。简单说,1、3位是2、4位的延伸,2、4位的性能更好。实际上插1、4位或插2、3位也能组双通道(因为它们也在两个不同的通道上),只是性能较差,有些主板会直接报错或点不亮。
【5.1】机械硬盘报价
【上图】机械硬盘在淘宝或PDD的价格会划算些,不过购买机械硬盘需要擦亮眼睛,那些明显价格低得不正常的硬盘肯定是翻新或返修的,卖家宣称全新你也当作二手看待就可以了。当下机械硬盘已经不是刚需,选购机械硬盘务必从2TB容量起步开始选,因为1TB血亏且和SSD相比根本没有价格优势!速度又远不如SSD。SMR叠瓦盘全面普及,价格比CMR垂直盘更便宜,但性能稍弱。由于当下一般都会搭配SSD使用,所以消费者没必要过分关注机械硬盘的性能。但要说一点,如果你平时只是想买个机械硬盘存放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游戏、电影啥的,可以去淘宝上买二手机械盘,二手机械盘白菜价,像500GB的拆机盘价格也就30块钱左右。
☞ 机械硬盘选择方面,现在针对日常家用的产品线基本就是西部数据蓝盘/紫盘、希捷酷鱼或者东芝P300/DT01系列,随便买就行,紫盘等监控盘、银河等企业级硬盘也一样可以家用,容量则建议从4TB开始,也可以选择海康威视的零售OEM盘,价格往往会比西数、希捷正主略低些。
【5.2】固态硬盘
☞ 强烈建议将大型游戏(例如《黑神话·悟空》)放到SSD中运行!不然机械硬盘的加载速度很慢,拖累整体运行效果!专门用来装大型游戏的SSD也不用过分追求性能和品质,选择一般的SATA固态或者PCIe 3.0固态就可以了。
☞ 随着PCIe 5.0平台的普及,不同品牌都面向消费级市场推出了不同层级定位的5.0产品(需要主板接口支持),实际烂大街的常规PCIe 3.0/4.0或SATA固态价格更低廉、更划算,性价比也高很多。产品选择方面,大品牌的TLC固态基本随便选(4.0/5.0固态能用在3.0主板上,只是按照3.0速度运行),但QLC一般不建议。SSD还能选洋垃圾品类以及各种老款古董型号,市面上还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拆机或者全新(有清零风险)的企业级SSD以及一些上了年纪实际性能够用的产品,价格可能很香,所以你并非要选择主流市售产品。
☞ 英特尔第12-14代处理器搭配B660主板及以上都可以满速支持标准PCIe 4.0固态。AMD这边则是3000/5000系列锐龙(APU以及由APU屏蔽而来的CPU除外/APU仅能支持PCIe 3.0)搭配B550、X570(其实还有少部分破解支持的B450)以及全部的7000/8000/9000系列锐龙都可以启用PCIe 4.0。英特尔H610主板因为没有CPU PCIe直连的M.2,所以只能用由芯片组提供的PCIe 3.0*4接口。AM5接口锐龙7000/9000系列搭配B650/X670/B850/X870甚至可以启用PCIe 5.0,酷睿Ultra 200S也支持PCIe 5.0的M.2接口,需搭配B860/Z870启用。
☞ 由于4K随机性能区别不会很大,所以不要以为NVME 3.0/4.0甚至5.0用起来就会明显比SATA更快,NVME的优势主要在大文件的连续传输速度方面(比如一次性传输一个10GB的压缩包),传输小文件、零碎文件(或者缓存较小的产品)你就会发现大家都处于一个很低的速度。
☞ 具体是选择SATA接口产品还是M.2固态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及主板支持情况来选择,不一定要强上M.2。从价格角度来说,现在大部分廉价固态平摊后都是1GB<0.35元的。
☞ 芯片组决定了你能获得什么样的实际功能,但买主板也不能一味靠芯片组高低来挑,某些高阶芯片组中的丐板功能非常缩水、供电设计也精简,还不如选择降一级芯片组的产品。英特尔700系列芯片组实际与600系列差别非常小,可以遵循谁便宜选谁的原则。英特尔800系列芯片组整体进步也比较明显,像市面上在售的Z890一般都会提供4-5个M.2扩展口(直连2+芯片组3-5),USB 4几乎成为标配,从芯片组特性来看,B860也可以提供3-4个M.2扩展口(直连1+芯片组3)H810可玩性也很高,且标配PCIe 4.0的M.2接口(直连0+芯片组1),相比H610有所进步。
☞ 从800系列开始,英特尔主板供电从600/700系列的x相(CPU核心)+a相(核显供电)+b相(控制器供电)的形式改成x相(CPU核心供电)+a相(核显供电)+b相(控制器供电)+c相(VNNAON供电)的形式,例如最低端主板从4+1+1相改成现在的4+1+1+1相,所以你不要觉得H810的7相供电很豪华,实际入门,最多带个U5-225F。
☞ AMD于1月上市了全新的B840和B850芯片组,并承诺AM5插槽至少更新至2027年。新的B840本质上就是A620,并且还是古老B550的马甲,功能上保持相似,B850则是B650的小改款。总的来说,800系列和600系列芯片组差别不大,但X870几乎都标配了USB 4高速接口。
★ 问1:我看中了一款机箱,我可以把配置单中的机箱换成我自己喜欢的吗?
☆ 答1:当然可以!只要你看中的机箱可以装下这些配件即可,机箱的选择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毕竟这一块代表的是主机的颜面。有水冷搭配的机子不建议在没有确保水冷可以正常安装下的情况下随意更换机箱。
★ 问2:我可以把电源换成另一款吗?
☆ 答2:只要保证额定功率不小于我推荐的数值,是可以更换成其他任意品牌的电源的(不懂的消费者尽量去京东自营挑选优质的电源,也可以问问客服)!
★ 问3:这款配置中的i3-12100F可以升级成i5-12400F吗?可以升级成i5-14400F吗?
☆ 答3:只要是同一平台、同一接口的产品,都是可以任意更改。所以LGA 1700接口的12代i3-12100F也可以换成其他LGA1700接口的12代型号。但因为i5-14400F为14代处理器,虽然接口相同,但后者推出较晚,需要主板BIOS更新后予以支持。AMD的AM4平台之间处理器也可以互相替换,比如R5-4500换成R7-5700X,它们都是AM4接口的,但原先使用1000/2000/3000系列锐龙处理器的平台升级4000/5000系列处理器前,必须升级相应可支持的BIOS版本。
★ 问4:这款配置中的RTX4060可以换成RX7600吗?
☆ 答4:只要保证电源功率足够,显卡之间是可以任意变换的,比如机箱电源额定功率如果有500W,那么你可以上RTX4060,也可以上RX6600。
★ 问5:按照你给的配置单我自己装机失败把电脑搞BOOM了怎么办?
☆ 答5:这种损失当然是用户自己承担的呀!
★ 问6:侧透机箱的钢化玻璃炸了、水冷散热器漏水了该怎么办?
☆ 答6:请找卖家或者厂商进行理赔!
★ 问7:目前看到的大多AMD配置都搭配了AMD显卡,是因为AMD处理器搭配AMD显卡更合适吗?可以搭配N卡吗?英特尔处理器搭配A卡可以发挥出性能吗?
☆ 答7:凑“3A”(AMD处理器+主板+显卡)单纯是为了追求更极致的性价比,因为AMD处理器尤其是4000/5000系列锐龙的性价比颇高,再加上A卡价格优势也比N卡明显,这种组合可以完美体现AMD平台的综合优势。当然,你想混合搭配一定也没有问题,事实上也完全不存在谁更适配的情况。
买电脑讨论群:386615430
电脑吧评测室二手群:829132489
关注B站@电脑吧评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