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金牌厨师:他让客户约饭只想吃华为食堂

文摘   2024-11-05 07:02   江苏  

作者 | 陈雪瑞
来源 | 华为人 心声社区
投稿 | funqitown(微信)


摘要:

对于立陶宛的华为人来说,从炕头小酒到酒店饕餮,他们最为钟情的却只是一个朴素的小小食堂。有人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也有人在后方竭尽全力补给、供应,形式不同,但一样英勇。


叫醒味蕾 成就平凡热辣的海外人生
陈雪瑞

洪荒岁月中的炉火明灭,时代巨变中的波澜不惊,最终,都不着痕迹地投射在食物之上,化作我们平凡的,一日三餐。

                                                                                                  ——《风味人间》

从炕头小酒,到酒店饕餮,有人钟情于街头巷尾、市井弄里,有人流连于西式摆盘、富丽酒宴,似乎只有这些环境配得上他们想吃出点儿境界的企图。而对于立陶宛的华为人来说,任凭什么勾栏瓦舍、灯酒辉煌,他们最为钟情的却只是一个朴素的小小食堂。庆功或聚会时,几串烧烤,几片腊肠,再加一杯小酒,这就是深夜食堂属于华为人的那份得意,也是平凡热辣的海外常驻人生。

味蕾的满足,幸福感是瞬间绽放;有食堂的海外代表处,幸福感是井喷的;而有个好厨师的海外代表处,常驻员工幸福指数更是爆棚。民以食为天,饮食,这个中华民族所最为珍视的东西,也成了一个天然粘合剂,通过胃的安抚,将漂泊拂去,给你归属,让你有来处,亦有归途。今天要说的东北欧芬兰代表处下立陶宛食堂的金牌厨师穆秀勇,亦是此番人物。


山海之间,偶然落地生根
一双巧手成就海外的万千肴变
抚慰内心深处最质朴的渴求
终而有酒有故事,亦有前程可奔赴

清晨时分,在清冷的波罗的海区域一个别墅小屋,蒸腾的热气早已升起,那是第一笼馒头的浓香。大水烧开,在安排好早餐后,一个忙碌的身影已经开始备置一天的食材。翻滚的开水,泛香的骨汤,这,就是一个食堂厨师的一天的开端。千篇一律,无半分意外,一切却又刚刚好。

每个立陶宛华为人对食堂都有不一样的依恋,有人垂涎香喷的油泼面,有人惦记浓郁的大盘鸡,还有的人魂牵梦萦的是烤鱼、海鲜。留香、绕唇,甘之如饴又百转千回,一个美食部落藏匿于波罗的海畔,与华为的脉络深深连就。


▲立陶宛食堂美食“大赏”

穆师傅做的烤鱼量大且足够酸辣,功夫细腻,但滋味醇厚,每次让大家吃得无暇移口。

梅菜扣肉,上屉篓蒸十多个小时,到最后入齿即化,齿颊留香,恨不得干掉三大碗米饭。

回锅肉片,肥瘦相交,恰到好处,带着尖椒的爽辣,肉汁在口中绽放,尽得风流。

馄饨,皮薄馅足,配上骨头汤打底,紫菜、虾米调味,在飘雪的冬夜,吃上一碗,鲜美又暖胃,让人顿感“人间很值得”。

烤串,小火微熏,肉滋溅出,Q弹有劲道,让人不禁感叹:板筋还在,牙口尚好,这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最脱俗的情调。

灌的腊肠,是下酒的极品,咸淡适中,回味百转,细细咀嚼,滋味无穷。每一块的下咽都怪自己品尝太快,而下一块又因着其美味来不及吞咽就下肚。

穆师傅的味觉不仅偏向“浓郁”,原汁原味亦是他的倡导,正所谓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鲈鱼、生蚝,纯天然食材本身的香甜在他一勺滚烫的香油下绽放。

今天怕是要通宵割接,那就吃碗能辣出眼泪的油泼面,让眼睛在夜间通明闪烁。


三山羊牛和锅炖,四海鱼虾入蒸笼
五谷六蔬能自种,七荤八素雕宴品
最为动人是“匠心”

有人说:有人天生聪慧,有人天赋异禀,有人天生一身好手艺,质性天然,天赋羡慕不来,努力不来,是纯粹的老天爷赏饭吃。但仅仅因为烹调的好手艺,应该还达不到感动的阈值,真正让立陶宛华为人珍惜的,是穆师傅背后的那份匠心,是那份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是在细节上的山东式“讲究”。


▲穆师傅获得“金牌厨师”称号

凭着这份“讲究”,他硬生生地让食堂成了超强的客户战斗力,成了对客户极具“杀伤力”的武器。

客户CTO说,此生吃的最好吃的中餐是在立陶宛的华为食堂,是穆师傅的宴请“三板斧”:鲈鱼、龙虾和烤羊排。夏天办事处几次与客户烧烤联欢,对于只拥有大火粗犷式烹饪之本地味觉的客户来说,小火微醺、特殊酱料腌制的中国式羊肉串,肥瘦油脂恰到好处的中国式完美平衡,他们是无力招架的。以至于,客户经理每次与客户约饭,问客户想去哪里吃,客户都眼巴巴地望着客户经理,有点不好意思地吐出一句:“可不可以去你们食堂吃啊?

当然,这样极高美誉的背后,除了技艺的炉火纯青外,是更多人看不见的“讲究”。立陶宛小食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常驻、出差、Beta局人员以及客户招待,里里外外只有穆师傅一人操持。

但凡宴请客户,他要跑上跑下十几遍,就为在简陋的餐厅布置出一方成形的招待区。此外,他要提前琢磨几十种西餐图片,研究上半小时的摆盘,才能心安。他听不懂客户的语言,但他懂观察,会根据客户的细微表情,领会客户的喜好以调整味道。同事的口味亦然,通过光盘的情况,琢磨大家喜好,不断调整菜色。晚上的烤饼他会细心地放在烤箱内温着,只为让加班的同事吃到一口最鲜香的馅饼。随便让他加餐的一盘凉拌西红柿,他也会兢兢业业地先把西红柿烫一下,仔细地剥好皮,只为呈现西红柿最丰润的果肉。临时的欢聚火锅他也毫不马虎,一定要用数个小时熬制而成的骨头汤做汤底,再用纯熟的刀工片上牛肉。而食堂的台面亦擦得一尘不染,油污尽去。


▲聚餐

海外吃饭,最怕菜谱单一,在立陶宛这样一个食材匮乏的地域,菜品的千篇一律似乎成了必然,而穆师傅却非要打破这定律。买点菜籽、买点松土,他自己在食堂院子开辟了一个苗圃,种植了多种绿蔬:蒜薹、茼蒿、小油菜、黄瓜,从春到夏,苗蔬从微微点点,到果实丰收,让我们享受到了纯天然的瓜果,这是耕耘的力量也是坚守的结果。

这种讲究与坚持,对自己严格的标准要求,是对匠心的独到诠释。正所谓菜品即人品,要知道刀工火候,五味调和,不仅仅是厨师的处理食物方法,更隐含着他们的烹饪审美和处世哲学。

用心做事,踏实做人,努力永远不会付之东流。静水流深,就这样在平凡三餐中,开出一朵花,汇聚出一股凝结的力量。



能吃到一起的都是难得的缘分
敢一起尝试的都是过命的交情
饭局上的插科打诨
培养的是默契、归渡的是战友之情

从大规模3G、4G建网时代,到5G的崛起创新,立陶宛亦是一个通信时代沉浮的缩影,而落在食物上都是不经意的细碎和温暖,甚至有了些许怀旧的意味。

立陶宛的网络建设在迅猛发展,而身边的人,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但食堂陈设却五六年未变,两个大的铁锅,四个供打饭的餐位,两排吃饭的长桌,一尘不染的整洁台面,始终如一。这座食堂迎来送往,成了“变”中的唯一“不变”。就这么静静地注视着,很多华为员工从毛头小子到初为人父的人生轨迹,迎送了一个又一个在波的三国倾注青春热血的人,目睹了那些送别的夜晚,那些复杂情感交织的声泪俱下。

或许多年后你不会记得自己在立陶宛发生的很多事,但也许你仍会记得,那些年,在食堂小聚送别,那一晚同事朋友间互诉的衷肠和湿红的眼眶;仍会记得,那份熟悉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你能记起和你共有这熟悉味道的那个人,由共事而信任,由共战而推心置腹,一起上过刀山,所以也能一起品赏夏夜的冰啤,曲终时分,在这个小小的食堂,透出知己难逢的底色,但人生必须走向下一程。

因为有了这用心打点的食堂,你的深情有了皈依。  


▲员工聚餐
   


酸甜苦辣何复求
海上一盏灯
江湖尽风流
无名也是英雄


▲金牌厨师颁奖

仔细回想,记忆中的立陶宛食堂某些菜品味道早已在时光中与坚守、荣耀、信念等交织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最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个是情怀。

有人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也有人在后方竭尽全力补给、供应,形式不同,但一样英勇。

有的人惊艳了时光,有的人温柔了岁月,相比前者,温柔了岁月的似乎更容易被遗忘,而他们点亮日常,温暖人们,让烟火人间,风味常存,用一种静默的力量在无声地支持、给养。无名也是英雄,因其激情烹饪的立陶宛岁月,无数平凡热辣的海外人生得以从容成就!

来源/《华为人》作者 陈雪瑞

风起堂观察/为您讲述华为奋斗者的故事


风起堂观察
讲述大佬传奇故事,解读商业智慧和管理方法,分享科教文领域价值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