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沉默王二
记住这个网址全是宝藏:javabetter.cn
大家好,我是二哥呀。
之前的文章里曾提到 24 届 BYD 的校招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国外院校不建议,1 年制硕士不建议”,留言区有不少小伙伴对此提出了质疑。
这种无理的要求并非空穴来风,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就像留言区另外读者所说,又要年龄限制、一年制限制,真的是既要又要。
但就算是这样要求,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发现仍然供大于求。
这种“既要又要”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如今职场的“买方市场”——招聘职位有限、求职者众多,企业在选择人才时自然更加谨慎。
然而,这样的“门槛”设置似乎也让很多小伙伴感到不解,尤其是针对一年制硕士的质疑。难道海外的一年制硕士真的“水”吗?还是说,公司对一年制硕士的抵制,另有原因?
二哥的编程星球也有一些球友是国外院校,并且想回国内工作,问二哥该怎么准备,包括刷题、项目、八股等方面。
那今天二哥就来斗胆谈一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大家都知道,国内的大部分研究生是三年制的,时间相对一年制是比较充沛的,但经常有一些读研的小伙伴会抱怨说:
导师仿佛是“甩不掉的黏人小妖精”,想尽办法把学生绑在项目上。不给他做项目?行!实习也别想去,毕业证嘛,还早着呢!学术上没得选,项目、八股和算法复习全成了“想得美”的事。 秋招的戏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研二秋招一趟下来,发现手里的 offer 还不如三年前的!堪比股市,上一秒黄金,下一秒白菜。 再看那些特殊专业,比如建筑,本科五年制加三年研究生。等学成归来,满打满算四年“青春债”就此奉上,时间成本堪比一套房子的首付。 说好的“实战能力提升”?拜托!大多数时间都在和那些“可以发但没必要”的论文纠缠。实战?对不起,只有“实惨”!纸上谈兵磨了三年,还是没能把未来打磨得更亮堂。
英硕、港硕、澳硕等,大多数都是一年制,又有什么弊端呢?
第一,是个人,都需要适应环境,去海外读研究生,如果没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很可能这一年又蹉跎过去了。
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无形当中会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记得我大三去苏州一家外企实习的时候,尽管苏州是我觉得生活环境非常舒适的一个城市,但我仍然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去调整。
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我那时候不会讲普通话,和同事沟通都是现学现卖,同事费劲我也费劲。有些同事还喜欢讲苏州本地话,就像加密一样,完全听不懂。
好不容易适应了,又要花时间 social,游玩等,也要花费很多时间。自控力好的小伙伴还好说,差的就真的没时间学习,诱人的项目会令你目不暇接。
第二,课程太紧凑,完全没时间准备实习和秋招,企业招人的时候都会很理想化,希望给你发工资,你就能立刻马上创造远超工资的价值,对吧?
有些企业就会认为,这一年时间你根本没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全就是水个学历,与其招海外一年制硕,不如把目光聚焦到国内的名校,反而更容易招到真材实料。
但话又说回来,国内的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没有明文规定,对海外一年制硕士拒之门外。
反而我觉得一年制硕士有更大的优势,英语好、时间短效率高,如果本科阶段就已经学的很扎实了,比如说计算机基础很扎实、Java 后端四大件很扎实,也有实习经验,家里经济条件又允许,那真的不妨去读一下海外的一年制硕。
投入产出比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投一些大厂的国际岗啊,海外事业部啊,有海外硕士学历显然会优势巨大。
目前国内的很多大厂都在做出海业务,比如说东南亚,南美洲、西亚、非洲,甚至欧洲和北美。
之前都是去印度阿三那里卷,结果印度阿三学聪明了,直接开始卷自己,并且出台一系列针对我们的政策,搞不好就是血本无归。
有海外求学经历,在做这些海外业务的时候,简直不要太如鱼得水。
上次在文章留言区做的一个统计,目前在读港硕、英硕、澳硕的小伙伴还是挺多的。
今年也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前程!
每一份努力终会开花结果,每一个 offer 都是对坚持的回馈。
就像那句老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ending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二哥的编程星球已经有 6500 多名球友加入了,如果你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戳链接 🔗 加入我们吧。这是一个 编程学习指南 + Java 项目实战 + LeetCode 刷题 + 简历精修 的私密圈子,你可以阅读星球专栏、向二哥提问、帮你制定学习计划、和球友一起打卡成长。
两个置顶帖「球友必看」和「知识图谱」里已经沉淀了非常多优质的学习资源,相信能帮助你走的更快、更稳、更远。
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二哥的编程星球,这可能是你学习求职路上最有含金量的一次点击。
最后,把二哥的座右铭送给大家: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