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学习时报》头版头题刊发辽宁省委书记郝鹏署名文章《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全面振兴》。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辽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自觉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历史主动、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依靠改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全会的主题,增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伟大思想指导伟大实践,伟大变革彰显真理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一系列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这些重要论述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改革篇章。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征程上,只有在科学思想引领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有效破解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更好激活现代化建设的“一池春水”。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变革,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为辽宁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战略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实现“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突出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对完善各领域体制机制作出部署,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完善,改革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制度创新的过程。新征程上,更好彰显我国制度优越性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完善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制机制问题是辽宁的一个短板,也是振兴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推进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有效制度供给保障辽宁全面振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一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改革的战略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构筑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必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兴旺发达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美好灿烂的明天。新征程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当前,辽宁正在实施的三年行动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的奠基之举、垒台之作,也是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我们必须以改革开路、靠开放破局,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以“辽宁之为”服务“国之大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抉择。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风险挑战作斗争的历史,就是一部依靠改革攻坚克难的历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重大改革举措,有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力。新征程上,越是挑战严峻、困难重重,越需要用改革办法解决发展问题,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辽宁全面振兴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必须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清除“拦路虎”“绊脚石”,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优势中积胜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牢牢把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决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辽宁改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指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深化改革”,为辽宁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新时代以来,辽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辱使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推动振兴发展呈现新气象新面貌。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辽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形成一批重要改革成果,为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振兴发展从“蓄势待发”走向“谱写新篇”,发生突破性、转折性、历史性变化。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经济增速十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运行低速徘徊的态势发生重大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生重大转变、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连续6个季度赶上或超过全国水平,振兴发展呈现出向上向好的新气象新局面。打好优化营商环境“关键仗”。辽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先手棋,连续两年召开全省营商环境大会,坚决向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宣战”,统筹推进“三个万件”行动,全面清理影响振兴发展的做法。2023年,群众和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达95.9%,沈阳、大连被评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全国性大型银行机构新增贷款增量和增幅均创7年来最高,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为辽宁投下“信任票”;全省人口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之前连续11年净流出的局面。今年前8个月,全省经营主体总量达521.8万户、同比增长5%,“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正在成为新的共识。牵住壮大新动能“牛鼻子”。辽宁锚定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与教育部和3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用不断深度融合,教育对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科技体制改革持续发力,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40个,“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国内首台套150万吨级乙烯“三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超过55%,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30%,科技型企业数量超过3.3万家。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成效初显,2023年新增国家级人才137人、两院院士6人,高校毕业生留辽来辽突破40万人、增长20.8%,1100余名选调生中“双一流”高校人数占比达92%,均创历史最佳。壮大振兴发展“主力军”。辽宁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首次高规格召开企业大会,营造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坚持国企民企外企“三企联动”、国资民资外资“三资齐抓”,分类施策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加快打造支撑全面振兴的一流企业方阵。深化国资国企改革,2023年省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增长近一倍、增速排全国第三位,央地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吸引一大批央企区域总部及分子公司落户辽宁。出台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23年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同比增长9.8%。多措并举稳外资外企,前8个月全省新设立外资经营主体同比增长5.6%。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辽宁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着力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辽宁自贸试验区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深入推进,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辽洽会、全球辽商大会等开放平台影响力明显增强。成功举办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规模、场次、嘉宾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向世界展示了更具活力、更为开放的辽宁。向北向东开放不断扩大,“朋友圈”越来越广,“新三样”出口增长近五成。筑牢民生保障“压舱石”。辽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民生领域制度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近年来,全省年均实现就业46万人以上,居民收入连续多年跑赢经济增速。社会保障网更加牢固,连续13年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全国推广,供暖设施“冬病夏治”成效明显,养老服务圈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把稳党的领导“定盘星”。辽宁坚持和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出台“1+5+2”系列文件,以系统性措施破解深层次问题,政治生态更加清朗。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一批政治过硬、善打硬仗、能扛硬活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干部队伍中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热情空前高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发浓厚。保持正风肃纪反腐常态高压,一体推进“三不腐”,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辽宁改革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事业,做新时代改革的实践者、推动者、贡献者。当前,辽宁改革站上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必须顺应大势、增强信心,找准改革“切入点”,拉满改革“进度条”,跑出改革“加速度”,不断开创全面振兴新局面。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辽宁全面振兴全面深化改革是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一招,是辽宁破解难题的治本之策。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部署,着力破解制约振兴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把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的强大力量。强化改革顶层设计。辽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科学谋划全省改革事业,确保各项改革符合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吃透党中央精神。领会好、把握准党中央确定的原则、明确的举措、提出的要求,搞清楚改革的战略重点是什么、改革顺序怎么排,做到头脑清醒、心中有数。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无论改革什么,都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确保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理清改革思路。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明确的总体架构和改革路径,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聚焦推进辽宁全面振兴、打造新时代“六地”,完善改革思路,细化改革举措,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蓄势赋能。明确改革主攻方向。辽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促进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发力。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要素流动等改革,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共同发力,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发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是辽宁的未来和希望,都是重大改革命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上发力。教育、科技、人才是辽宁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辽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优势。锚定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发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优环境就是优预期。良好的发展环境是辽宁振兴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把经济、民主法治、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贯通起来,一体推进净化政治生态、改善法治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使发展环境成为辽宁“金字招牌”,以环境之“优”赢得振兴之“变”。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上发力。我们的改革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重中之重是抓好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让老百姓共享改革红利。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上发力。党的自我革命既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提高党对改革的领导水平。坚持正确改革方法论。辽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好重大原则,讲求方式方法,抓好改革任务落实。强化党的领导抓改革。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改革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既挂帅又出征,切实把改革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到行动上,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增强系统观念抓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协调配套、协同高效,形成强大改革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抓改革就好比钉钉子,必须一锤接着一锤敲,把改革的“钉子”钉准钉实钉牢。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把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鼓励开拓创新,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创造性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加强改革督察,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改革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