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盐城:聚合生态多元场景,打造消费亮点

政务   2025-01-23 11:37   江苏  

今天

《人民日报》

《美丽中国·不一样的生态游》系列报道

聚焦盐城聚合生态旅游场景

——

跟着候鸟来 带着文创走

来滩涂湿地看万鸟翔集
到城市街巷逛博物馆、文创店
把文创产品“盐小勺”带回家
……
在江苏盐城
围绕候鸟聚合多元场景、
开发文旅业态、打造消费亮点
观鸟游成为当地
发展生态旅游的“新招式”
为游客和市民提供
更深度、更丰富的体验

头上有两根绒毛、嘴巴像勺子一样——以勺嘴鹬为原型开发的IP形象“盐小勺”,是江苏盐城推出的城市形象代言。

最近,走进盐城的一些文创商店,上新的“盐小勺”盲盒,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捧着书的“学习勺”、满脸饭粒的“干饭勺”、拿着望远镜的“观鸟勺”……
镜头从城市转向滨海。正值候鸟迁徙季,成群的勺嘴鹬在盐城东台市条子泥湿地飞翔,场面蔚为壮观。

盐城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有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也是全球数以百万计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紧跟候鸟脚步,来自各地的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在这里观候鸟、逛展览、买文创,观鸟游成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的“新招式”。


以观鸟游为中心

策划多元生态旅游产品

候鸟一路南飞,选择栖息地最看重食物来源和生态环境。”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景区的研学馆中,导游沈丹丹从候鸟迁飞的原因和地点选择讲起,配合视频和图片,为游客介绍冬季湿地的常见鸟类。
熟悉了鸟类基本知识后,参加研学游的游客来到海堤公路附近的观鸟平台,正式开启观鸟旅程。
“涨潮啦!现在正是黄金观鸟时间。”沈丹丹告诉大家,退潮时,候鸟会四散在海滩这个“大食堂”觅食,涨潮时,鸟儿就随海水退回大堤里侧的“宿舍区”休息——此刻正是鸟类最聚集的时候,方便在平台进行观察。
沈丹丹向大家解释,这处名叫“720高地”的“宿舍区”,是东台在离候鸟觅食区最近的围垦养殖区辟出的720亩鱼塘,经过微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打造成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让鸟儿在海水涨潮时有个落脚休息的地方。
4个观鸟平台,共有16架高倍望远镜。放眼望去,500米范围外的场景清晰可见,在研学馆视频中见到的鸟类——大雁、野鸭,还有黑脸琵鹭、白琵鹭等,正在闲适踱步。
游客继续出发,乘车向南12公里,在条子泥湿地深处的“万亩湖泊”,是丹顶鹤、火烈鸟等大型涉禽鸟类的栖息地。这里有个小型驿站,许多游客坐下来吃点心、喝饮料,和不远处的候鸟一起“喝下午茶”。
条子泥湿地深处,还有数十名摄影爱好者在拍摄候鸟。

“等了几个小时,拍到了火烈鸟喂小鸟的细节,太值了。”摄影活动组织者、盐城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戚晓云介绍,每次拍摄活动报名人数都爆满,采风时间也从一两天拉长到三五天甚至一周——春天抢拍“自带干饭工具”的勺嘴鹬,夏天是黑嘴鸥繁殖的季节,秋天遍地盐蒿草红了,而这个冬天,拍到的火烈鸟越来越多。

东台市沿海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常维介绍,湿地四季景色各异,条子泥景区以观鸟游为中心,结合不同季节策划了摄影、体育、研学等生态旅游产品,形成观鸟赛、摄影培训营、生态露营等品牌,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连接文博场馆

推出生态旅游新体验

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段晶晶给自己规划了一条线路——先去条子泥湿地看鸟,再到黄海湿地博物馆看鸟的故事。逛完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她就发现了不同:“在布展时间逻辑上,这里是从我们今天熟悉的生活开始倒叙的。”
记者看到,这个三层布展、5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分为5个展厅:国际湿地城、黄海生态区、候鸟迁徙、淤泥质海岸、和谐共生。除了地面灯光变幻出大海与沙滩的造型,抬头看,空中还有一只“鸟儿”正在“领逛”,到二楼时变成了一群鸟,到了三楼则聚集起鸟阵。
“我们用候鸟视角,展示候鸟家园的变迁。”黄海湿地博物馆宣传策划部部长江俊波介绍,将博物馆打造成一本立体的湿地生态百科全书,与自然遗产地串珠成链,以趣味性互动与沉浸式体验,推出生态旅游的新业态、新体验。
在候鸟迁徙展厅,一组互动装置吸引了段晶晶。圆形展台上,用标本或仿真标本做成的442种候鸟集合呈现在眼前。一旁的大屏上,点击每只候鸟的头像,就能看到文字介绍、听到它们的叫声——“布谷布谷”,是四声杜鹃;“叽啾叽啾”,是勺嘴鹬。
旁边,有个“猜猜我是谁”的趣味环节。游客先看到图片上鸟儿的爪子或嘴巴,按下按钮,再看到这只鸟的生活环境和捕食方式,最后揭晓答案、展现全貌——你猜对了吗?

“文博场馆已是观鸟游的重要一环,让博物馆本身成为旅游目的地。”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其江告诉记者,黄海湿地博物馆在每年吸引游客26万人次的基础上,开发出“世界遗产教育”“湿地和科学手工坊”等多个品牌活动,全年开展世界遗产教育活动140场。



文创推陈出新

开发生态旅游消费新场景

在黄海湿地博物馆逛完展陈,许多游客先走进一楼电影院,看一场《不是菜鸟的盐小勺》4D动画短片,再到文创商店挑选伴手礼,把湿地之旅的美好记忆带回家。
文创商店最受欢迎的,还是“盐小勺”——呆萌可爱的卡通造型,被印在T恤、杯子、笔记本和冰箱贴上,或做成毛绒玩具,让游客爱不释手。江苏黄海湿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红欣介绍,团队还在继续打造“盐小勺的小伙伴们”:仙气的丹顶鹤和霸气的麋鹿形象IP,让“湿地三宝”以不同特色俘获消费者的心。
去年夏天,在盐城一个文创集市上,两座1.5米高的“盐小勺”泡沫雕塑,吸引了许多市民与游客,大家排长队,拿起彩笔发挥创意和想象,涂鸦上色。
“在充满欢乐的互动中,原本纯白色的‘盐小勺’戴上了彩色的发夹,穿上了背带裤,身上画满了爱心。”活动组织者朱丹妮记得,活动吸引了上百人参与、打卡,并带动文创市集上的“盐小勺”周边商品被抢购一空。
除了参加活动,“盐小勺”还在盐城最热闹的两条步行街上“常驻”。在东大门街区和欧风花街,6米多高的“盐小勺”雕塑,成为街上最醒目的“显眼包”。许多人来到步行街与它们合影,其中不少是拖着行李箱的游客。

为进一步推动盐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盐城市连续7年举办了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并于今年成功升级为首届“金海贝”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江苏黄海湿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盐小勺盲盒系列》以盐城湿地精灵勺嘴鹬为原型,将自然之美融于文创设计,获得本次大赛金奖。项目负责人卢国庆表示:“本款盲盒产品以‘盐小勺’IP为核心进行开发,突出‘盐小勺’独特可爱的造型风格,满足消费者对独特个性和创意乐趣的追求,盲盒以惊喜形式、隐藏款增加文创产品的消费乐趣,强化年轻消费群体中文创产品的社交属性,借此提升盐小勺IP的影响力。

在盐城市首届金海贝文化创意大赛上,以这些“飞羽精灵”为创意灵感而设计开发的“很多鸟”系列文创产品正式亮相,有背包、拼图、抱枕、眼罩、冰箱贴等日常家用产品。依托精妙的设计和细腻的工艺,系列文创产品生动展现鸟类在盐城翱翔天际、低语呢喃的灵动姿态,同时在设计与制作中,巧妙捕捉了不同鸟类独有的神韵,传递着盐城自然生态的和谐之美与无限魅力。


来源 | 《人民日报》、盐城发布综合
编辑 | 张伟伟 倪蕊 王心怡

盐城发布
盐城市委市政府官方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