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点起床,打军体拳,浇菜地,洗漱(有时也不洗),煮面条吃早饭,接列车,出发步行巡线,往返11公里,回来后接列车,巡视仓库,煮面条吃晚饭,浇菜地,两次夜巡仓库,一次在10点,一次在夜里2点,回来睡至早晨6点。
这样的日子乘以365天,再乘以13年。
这是一位民警在一座四等小站13年的驻站生活,是我在创作剧本做案头准备时了解到的。13年这个漫长的跨度惊住了我,人这一生,能有多少个13年呢?
驻站民警是派出所在警力难及的偏僻车站设立的警务系统。在很多四等小站,往往只派一两位驻站民警,常年驻守在远离城市和家人的方寸之地。他们被称为最孤独的民警。
长篇小说《驻站》写的就是一位驻站民警的故事。在据此改编的电视剧中,民警常胜在处理旅客纠纷中被人偷拍并被冠以“恶警”名声,又因一次失误导致人贩子逃走,与此同时,在偏远小站当驻站民警的师父意外去世,常胜便接替了师父的工作。
面对车站货盗频发和当地村民的刁难,他用善良、风趣的方式将各种难题一一化解,勇斗歹徒,帮助村民脱贫,成为村民们喜爱的好警察。
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负重前行的人,就包括驻站民警。
我产生了想要了解他们的强烈愿望。
除了反复阅读原著,我还查阅了大量资料,驻站民警虽然是个冷僻警种,但国家从没有忘记他们,几乎每年都有天南地北的驻站民警被表彰、被报道。写出他们在偏僻之地是如何坚守岗位的,成为我改编这部作品的目标。
原著作者晓重是天津人,小说自带一种幽默感,我在改编时,首先决定的是要保留并放大这种幽默感,把全剧写成轻喜剧风格。
这源于我的个人经验。多年之前我曾有过一段在非洲某国的驻外经历,我曾像民警常胜这样,一个人、一条狗、一辆车、一个小站地度过了漫长的三年,所以我知道驻站民警最大的敌人是孤独。
而在漫长岁月里抵抗孤独,需要幽默、轻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因此我想,要写驻站民警的艰辛苦难,更要写他们笑着面对的坦然心态。
改编前的第二个决定,是要写驻站民警生活化的一面。
民警也是普通人,有喜怒哀乐,有家庭的温暖与烦恼,唯有身上的警服和头顶的警徽,是他们与普通百姓的区别。
他们的坚守,换来了我们的岁月静好。
(作者为电视剧《驻站》编剧)
离家的我们,被“六姊妹”狠狠拥抱了!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CCTV电视剧”
精彩影视内容不迷路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畅 王彩臻
责 编丨黄倩荣
来央视,看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