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铜山村采风诗二首

文摘   2024-12-06 10:03   安徽  



茂林铜山采风诗二首

    【导语】很少参加这类采风,然而茂林采风应该要去。为何?还是茂林文化底蕴太深。可以说,介绍泾县“四色”,茂林几乎都有涵盖。古镇风情、秀丽山川、世家大族、沧桑历史、文化之乡、红色故里。不过,这次却是去的铜山,铜山原本就是一个乡,后来进行乡镇大撤并,并入了大茂林镇。
      应该说,从我1980年11月毕业回泾县工作,最早的乡镇之行就是茂林。因为我被分配卫生防疫站,而我有一位同班同学分配到泾县茂林分院。那时,茂林医院属于泾县第二人民医院,跟县医院级别几乎相等。再后来,茂林分院就降格成为地方的中心卫生院了。我到茂林医院与同学走的较近,来往频繁。也因此,茂林大大小小的古旧老宅,曲里拐弯的古巷几乎跑遍。那时,我在单位因为有美术基础的缘故,被留在单位“宣传股”,股长也很欣赏我。那是1980年年底的时候。在宣传股,我手中已经掌握了一部相机,折叠式单镜头“海鸥”,不久股长被重用调出,还有另外一部双镜头“海鸥”加上放大相片设备也归我保管。那样的年代,我一个学生娃居然有自由的相机,可以到处拍拍(当然是黑白胶片时代),可以说很自豪也很惬意。这样,茂林景区基本都留下了我拍摄的影像。尤其是奎峰塔,我能在方寸之地,拍成多重角度的照片,引得当地影楼老板极力称赞。后来听我同学说,老板后来根据我的拍摄角度学习,大赚了不少钱。不过,这位老板姓什名谁,至今不知道。

     后来我只是工作原因才去去,那时我同学在茂林医院任负责人,我去茂林重点也是医院,便没时间去看其他的古镇风景了。
     专门为采风去茂林,是退休以后了,我去过三次。一次是陪同北京某影视公司拍《中国影像志·泾县篇》,拍了茂林花砖,茂林十二碗;第二次是陪同《芜湖日报》总编唐总一行的“行走青弋江”采风团,看三吴纪念馆、“河帅府”等。第三次则陪同芜湖电视台林美老师,为我在该电视节目“鸠兹三人行”,补拍我电视讲座内容的茂林文化部分。
      这一次随作协去茂林,严格来说是第四次以“采风”名义。但重点不是茂林,而是茂林镇下的已然成为一个村的铜山。地点,香榧基地、铜山村下王家岗组古树保护群。最后近中午了,方回茂林,于是大家又看了看现代著名文学家、红学家、学者吴组缃先生故居——柒房,吴组缃先生是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他的小说我读的不少,《天下太平》《一千八百担》《攀家铺》《官官的补品》《绿竹山房》,当然散文《黄昏》(也有将此说是散文化小说)我是最喜欢的散文佳作,作品将上世纪三十代衰败的茂林浓缩在一个黄昏场景,各色悲惨的小人物纷纷登场,十分逼真。在《黄昏》里面,已然不是昔日被称为“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的繁荣了,作品将破落衰败的茂林表现的淋漓尽致。被吴组缃大师精致的笔触与文学场景的高度浓缩文学水平所深深折服,于是一九八五年我在中央电大中文系毕业论文中就以“试论散文《黄昏》的艺术特色”而获得较好的论文毕业成绩。
     此次采风铜山,听说最后一站还回来茂林看看新修缮的吴组缃旧宅“柒房”(现在已经是宣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当然非常乐意,便有了下面的小作《茂林铜山采风》之一《吴组缃柒房》。
     是为导语。



铜山采风诗二首

吴组缃宅

柒房


大师组缃茂林郎,

魂兮驾鹤余柒房。

学者文坛红学事,

何处去寻旧时光?

           《天下太平》《樊家铺》。①

 三十年代即挂榜。

    耳边犹闻刀板咒,②

 如今古镇大变样。


        ①注:《天下太平》《樊家铺》两篇小说,均为吴组缃先生佳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是有重要影响的中短篇小说。

        ②刀板咒,在吴组缃著名散文《黄昏》里,吴宅隔壁的桂花嫂子家七只鸡被人偷了,是农村最狠毒的“砍刀板咒”,咒骂俞贼鸡。《黄昏》是描写上世纪茂林乡村破败悽凉的最典型的散文,由于叙述的生动,也曾被文学界归为小说体裁。



铜山王家岗红豆树

 

 耸天红豆王家岗,

 八百岁间历沧桑。

 红叶苍穹冠百树,

      犹见先烈徐兆棠。     


转自:楠木QQ空间

扫码关注“茂林烽火”

图文:朱东辉

初审:卫兰慧

二审:周雪晴

终审:王梦云

茂林智慧地图





茂林烽火
交流工作动态,发布政务信息,关注民生实事,引领主流价值,展现茂林风采,体现茂林担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