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协作传友谊 对口帮扶谱新篇丨福建协和第12批援宁医疗队:心怀大爱赴山海,一片赤诚映初心

文摘   2024-12-12 15:39   宁夏  

导语

山海若比邻,闽宁一家亲。自固原市人民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建立帮扶协作关系以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先后派出12批43名医疗专家驻固原市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在长期帮扶和合作中,双方医院结下了深厚情谊,并在技术提升等诸多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时也让固原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福建协和医疗专家的优质医疗资源。


闽宁协作传友谊 对口帮扶谱新篇

心怀大爱赴山海   

一片赤诚映初心  

福建协和第12批援宁医疗队工作纪实


2024年7月至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涂福泉博士、胃外科林密博士、普外科林国生博士、肿瘤内科潘璋驰硕士作为12批援宁医疗队员,在我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帮扶工作。在近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四位专家用心用情融入当地生活,守初心、践使命,严纪律、勇担当,以“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倾心开展帮扶工作,将所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倾囊相授,在推动我院医疗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稳步提升的同时,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资源,真正实现了对口帮扶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固原当地群众享受到了闽宁协作所带来的“健康红利”。



时光匆匆又短暂

转眼间

四位专家帮扶任务即将完成

但留给我们的却是满满的回忆

今天请跟随小编

一起来听听四位专家的帮扶故事

……


专家

涂福泉博士

福建协和重症医学科


“我们就是要多做实事,接好健康援宁的‘接力棒’,全方位助力受援医院高质量发展,共同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福建协和第12批援宁医疗队队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旗山院区重症医学科涂福泉博士说。



今年72日,涂福泉博士随医疗队到达固原后,立即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并将所有精力投入到重症医学临床工作中。在重症医学科,面对惊心动魄的抢救场景,他总是冲锋在前,发挥自身所学,与科室医护团队全力救治重症患者。记得有一次,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无法进行血管重建的情况下转至重症医学科,入科时存在明显的心源性休克,经过他和重症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患者病情逐步好转,成功撤除IABP,后转至普通病房。



日常工作中,涂福泉博士除参与科室业务查房、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外,还坚持每周开展科内学术讲座,为科室医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并开展了“脓毒性休克患者HA330血液灌流治疗”“亚甲蓝在脓毒性休克中应用”两项新技术。同时,他和其他三位医疗队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送医下基层”健康义诊活动,受益人群达300余人次,树立了福建医生的良好口碑。



感言:“初来时盛夏,固原的凉风让我们神清气爽;现已进入严冬,我想起今年7月份福建医科大学陈星书记来宁夏调研时说的那句话‘固原夏天很凉快,但冬天也特别冷’。幸运的是,我们在固原的生活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医院细致的帮助及关照,让我们倍感温暖。”关于来到固原的切实感受,涂福泉博士这样说道。








专家

林密博士

福建协和胃外科


林密博士作为胃外科专家,在帮扶期间大力推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为广大患者带来先进的治疗选择和生命希望。今年69岁的马先生(化名)不幸罹患胃癌,因肿瘤较大且合并肺部疾患肺功能差,在外求医未果,被告知暂不能手术,令患者和家属深感绝望。在全面评估病情后,她与普通外科医师团队联合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成功完成了“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出院。同时,还为一位93岁高龄的胃穿孔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不仅如此,她还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一位74岁长期受幽门梗阻困扰患者实施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让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良性胃部疾患治疗中的应用再添亮点。这一个个新技术的开展,不仅为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希望,更提升了我院在复杂病例微创手术领域的技术水平。



在固原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林密博士不仅专注于日常的手术、查房和门诊,还积极投身健康义诊活动,为百姓排忧解难。同时,参与疑难病例讨论,与医疗队成员携手合作,形成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肿瘤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仅推动了胃癌微创手术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还通过多学科协作和学术交流,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她还根据科室实际情况,举办了一系列学术讲座,从手术经验分享到临床研究进展、科研写作等多个方面,为科室医护人员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有力推动了科室科研与临床诊疗能力的全面提升。



感言:“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我要将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生,帮助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业队伍,为固原卫生健康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林密博士说。








专家

林国生博士

福建协和普外科


“初到固原,干燥的气候和陌生的环境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这里患者淳朴的笑容和对医疗资源的渴望,让我坚定了信念。每一次与当地医护的交流、每一台共同完成的手术,都让我深刻感受到责任的重量与协作的力量。”林国生博士对于固原之行的感悟颇深。



在普通外科日常临床诊断工作中,林国生博士积极参与科室教学查房,每周固定次数深入病房,详细讲解病例,从诊断思路到治疗方案,为普通外科医生进行全面剖析。同时,针对科室常见疾病,组织了多次专题讲座,包括消化道肿瘤诊疗指南、疑难病例讨论等,将最新的诊疗技术和理念传递给大家。在手术带教方面,首次开展了“经脐单孔腹腔镜腹部微创手术”“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两项新技术,填补了固原市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此外,他还手把手指导普通外科医生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等复杂手术操作,注重细节把控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让普通外科青年医生具备独立开展该类手术的能力。经过半年的努力,普通外科医生在消化道肿瘤微创外科的的诊疗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帮扶期间,林国生博士成功完成了10余例此前我院较少开展的高难度手术,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通过共同制定和优化科室的诊疗规范流程,微创技术使得普通外科整体工作效率提高,也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切实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感言:“希望固原市人民医院的同事们能够继续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不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和技能。也期待两地医院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在远程医疗、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让固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林国生博士寄语我院建设发展取得更大的辉煌。








专家

潘璋驰硕士

福建协和肿瘤内科


潘璋驰硕士作为肿瘤内科专家,带着福建协和的精神、福建协和的技术,沿着前辈开拓的“闽宁协作”之路来到固原。半年来,他在详细了解我院学科发展现状后,从临床诊疗技术、临床教学以及临床科研等方面展开了帮扶工作。



在临床诊疗新技术方面,潘璋驰援宁硕士充分调研固原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术式、流程、费用等因素,发现固原目前治疗恶性肿瘤所使用的静脉输液港置入方案依旧还是采用的是传统DSA下双切口颈内静脉路入术式,于是他组织肿瘤科医师团队集体讨论,将福建协和肿瘤内科成功开展6年的“超声精准引导改良术式单切口静脉输液港置入术”引入我院,以解决目前固原输液港置入术所存在的问题。这项新技术平均手术时间3040分钟,无并发症出现,患者术中术后体验良好,从而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切实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经过潘璋驰硕士的指导,我院肿瘤科医师已能够熟练开展此项技术,并在近期举行的全国输液港视频大赛中获得陕赣宁川湘赛区初赛一等奖,这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在静脉输液港视频大赛中出线晋级全国决赛,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和科室的影响力。



在肿瘤科诊疗方面,潘璋驰硕士积极推进恶性肿瘤的多学科诊治模式(MDT),不仅在医院层面,对于疑难合并症多的患者积极促成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跨越千里的线上MDT诊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


在推动科研方面,潘璋驰硕士定期开展院内科研门诊,竭尽所能解答指导医务人员科研方面的疑问,从标书格式、标书设计到实验设计思路以及论文写作、论文投稿等方面,全力推动医院的科研能力提升,并引领肿瘤科医护人员携手推进科研探索,亲自指导科研标书4项,成功启动临床科研项目1项。



在教学领域,潘璋驰硕士定期举办科内讲座,悉心指导科室医护人员汇报学习成果,不仅传授肿瘤治疗的最新知识,更是分享了独到的诊治思路,有力提升了肿瘤科对恶性肿瘤的诊治能力和水平。此外还积极参加本院年轻医师、规培医师和见习、实习医师的教学指导示范工作,例如全院临床三基技能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门诊、教学查房以及见习、实习医师肿瘤学概论授课等,助力我院临床教学质量的提升。
感言:在短短半年的援宁任务中,我与固原及固原市人民医院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帮扶工作结束后,我将继续与固原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展开长期的紧密合作,通过技术交流和理念推广,持续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潘璋驰硕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福原山海情”。








闽宁千里心相近,福原共绘山海情。福建协和第12批援宁医疗队四位专家不远千里来到固原,用责任和担当续写闽宁山海情深;他们心怀大爱、情系固原,助力我院高质量赶超式发展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也为固原当地群众谋幸福、谋健康。在此,让我们诚挚地向他们说声“谢谢”!


欢迎浏览、点赞、分享

编辑:李   锋
责编:李   锋
主编:褚万银
总编:王统一

固原市人民医院
固原市人民医院(宁夏第二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医院综合资讯、医疗动态、医院文化和党风廉政建设、便民惠民措施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