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很多人活得虚假实属无奈,他们只能活在人设中。
作者丨北 北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虽无“午夜”二字,《纽约的一个雨天》可视为《午夜巴黎》的2.0版。
对伪体面的揶揄、对真才华的暗赞、对大都市的书写……电影艺术高端玩家伍迪·艾伦展现了个人化的高妙书写。这部影片非常纽约、非常伍迪·艾伦,清新的画面、流淌的音乐让观众身临其境,也仿佛沐浴了一场淅淅沥沥的雨,沁人心脾。
如果把《纽约的一个雨天》仅定义为一部爱情片未免失之偏颇,影片中的爱情逃不开“同类相遇”的套路,爱情之外的表达反而亮点诸多:台词语言借一位刚成年的少年之口揭开现实的面纱,说“常春藤”学校是“伪知识分子”学校;说上流社会的派对“虚伪无聊”;说“老男人哪里吸引女人了,他们就只剩老了”……这些让人会心一笑的戏谑既有着对精英阶层的嘲讽,也不无自嘲。
音乐语言延续了伍迪·艾伦一贯的风格。
开场的爵士歌曲《I Got Lucky In The Rain》奠定了影片的基调,无所事事地茫然漫步,于不经间遇见爱情。紧随而来的是《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在这曲带着有着几分慵懒几分认真的背景音乐中,主人公盖茨比出场了。他符合人们对富二代文艺青年的一切想象,随手就能弹钢琴哼唱、随口就能说出文艺界的标杆人物,艺术和文学造诣无不透露出优越的家境。当他坐在钢琴边自弹自唱《Everything Happens to Me》时,音乐对人物的烘托到达了顶峰。丰沛的情绪情感在音乐中自然流淌,淡淡带过剧情。
盖茨比有个门当户对的女友艾什莉,两人就读同一所大学。这对金童玉女会发生什么故事?观众非常好奇。92分钟的电影故事就发生在这对青年情侣去纽约的一个周末,两天时间里两人分头行动,双线并行、各表一枝。
艾什莉也来自新贵阶层,父亲是银行家。但这个在纽约度假时会去地摊买名牌高仿货的暴富之家显然缺些时尚品味,艾什莉出场后手腕上晃动的大金锁隐喻了她是个被财富锁住的人。
随着剧情的展开,她的爱慕虚荣、崇尚名利一览无余。她抵制不了和名人交往的诱惑,差点和大明星发生艳遇。艳遇因大明星女友的突然返回未遂,已经脱去外衣的她被迫逃离、狼狈不堪,最后只能胡乱披了一件风衣走在雨中。剧中人物外衣被脱去隐喻了表层被剥离,活在表层的人被剥离表层后,什么都不剩。
艾什莉在短短半天时间博得了从导演到编剧到明星三位老男人的青睐,这体现了某种社会现实:年轻活力的女子是老男人的致命诱惑;而功成名就的老男人对年轻女子也如是。名利场中的男女关系不再源于灵魂吸引,而是一种获取谈资、博得流量或资源交换的存在。男女之间不用慢慢接触深入了解,一面之缘就可以男欢女爱。清纯的校园爱情在这种男女关系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爱情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盖茨比在爱情受挫后非常沮丧。他一掷千金,让陪伺女假扮女友陪他出席母亲的派对,老辣的母亲一眼看穿,找他谈话。影片中母亲对盖茨比的坦白是全剧的高潮。正如音乐在剧情中的自然流淌,真实的情感在浮华背后静静流淌,此刻波涛汹涌。母亲何尝不想活得真实,但伪装是为了遗忘痛苦的过去,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很多人活得虚假实属无奈,他们只能活在人设中。
盖茨比一直试图逃离母亲的掌控,反对母亲希望他达到的一切“体面”,体面的朋友、体面的学校、体面的女伴……这些体面在他看来都是虚伪做作。他爱阴天也爱雨天,或许是源于他爱真实。他爱失去阳光滤镜后的种种真实。他一直活得真实,看自己喜欢的小说、看自己喜欢的展览、住自己喜欢的酒店,因为那里有自己喜欢的钢琴演奏……母亲坦言过往让他震惊,也让他想明白了:做真实的自己、过真实的生活、享受真正的爱。
盖茨比的叛逆是一种可贵的所在,这种叛逆是对现实的揭示、审视和批判。他完全可以像哥哥像女友或者说像所有含金钥匙出生的乖孩子那样按部就班,上体面的学校、结体面的婚、做体面的工作、过体面的生活。但他一直在质疑、一直在寻找。他从小就显得和周围格格不入,曾经要接受心理治疗,长大后没有规划和目标,擅长赌钱,活着似乎就是为了浪费生命。
可是他浪费了什么呢,浪费的是母亲的意志、别人的意志,他一直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活法、一直试图创造为自己活的空间。他血液中那种焦躁不安来源内心深处的呼唤,呼唤他保持质疑、保持寻找、保持自我、保持真实。
盖茨比和艾什莉的人物对比非常有趣,相同的年龄、相似的家境,内核竟如此不同。盖茨比一副看透世事的样子,对名人不屑一顾;艾什莉则涉世未深、对名人有着盲目崇拜。一个见过大世面、一个有点小家子气。或许因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在纽约大都市,而一个出生成长于小镇?看似影片用酒店、公园、博物馆等地标书写纽约,但真正的书写是盖茨比这个人物。
一座城不是因地标建筑而存在,是因为在这座城生活的人。居民的精神气质构成了城市的精神气质。盖茨比最后决定退学回纽约,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至于他在钟塔下遇见了谁,反而没那么重要。
影片用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提供了一种哲学拷问:怎样活着是有意义的?可以是茫然的、无方向、无目标、无意义的吗?生活需要步履匆匆、分秒必争吗?哦不,生命就是用来浪费在美好上的。
THE END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iAUTO2010
推荐阅读
【周末折叠】《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后随想:威尼斯如何变成博物馆?
【周末折叠】电影《眩 北斋之女》:如何定义一位江户时代的女性画家
【周末折叠】诺奖小说《素食者》:女性,从觉醒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