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文章看来大家对AI很感兴趣。
但我有一个词可能说的有点不恰当,不应该用“学”AI,而是用AI。
如果你用“学”的视角,好像就有一种,一步一步往前循序渐进的前进状态。更甚至可能会觉得,必须得有一个课程吧?得买几本书吧?得花钱买一套设备吧?得找个高人好好看看人家都用的什么吧?
与其说“学”AI,不如说“用”AI。AI并不是一个需要你从头到尾精通的东西,而是一个可以随时为你服务的工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地使用它,而不必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学习路径。比如,你可以通过实践来掌握AI的使用技巧,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来优化结果,而不必非得先读完一本厚厚的教材。
但实际上,用AI更像是一种“玩”的状态,这才能更好地理解AI。你无需拘泥于必须掌握所有的基础知识才能开始,也不需要非得有一整套系统的规划。AI的魅力在于它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你可以随时随地尝试,用它来解决一个小问题、完成一个小任务,甚至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好奇心。
就像打开一款新游戏,你不一定需要通读游戏攻略再上手,反而是在摸索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它的规则和乐趣。用AI也是如此,你只需要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应用场景,去试着让AI帮你。比如,让它生成一段文字、画一幅图,或者分析一组数据。
从内容创作的角度来说,我非常非常感谢AI,甚至时刻都在感叹当前这个时代的美好。有了AI我不必担心图片版权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因为版权问题,曾经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对此我深感无奈。
而现在,我的公众号封面图,以及引用的图片,几乎全部来自AI生成。之前用的是chatGPT,现在用的是“即梦AI”。虽然每次比较偷懒,对图片的描述只有简单的一两句话,但对我而言足够了。
所以,我说法律是技术的阻力,不是贬低法律,在版权这个问题上,法律是无法阻止AI技术的。不管如何阻止,最终都有点像“红旗法案”那种在未来回看让人会心一笑的昏招。
可能还有的朋友以为AI离我们很远,你以为自己还从未好好了解AI,但殊不知,AI可能是一个无声的助手,一个隐形的伙伴。它藏在你的手机里,帮你翻译陌生的语言;它躲在你的导航软件中,为你规划最优的路线;它甚至在你的社交媒体上,为你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AI的意义,不在于它有多么神秘或高不可攀,而在于它如何以一种近乎无形的方式,融入我们的日常,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它对于你而言,就应该是一个工具,而工具是人的延伸,正如望眼镜延伸了眼睛、5G信号延伸了喉咙、汽车延伸了双腿。
无需具体推荐哪个AI,因为你要看你打算用AI干什么。是画一张图,还是写一段话,或者用AI来把某段文字生成好听的音频,亦或者是把一张图片用AI转换成视频?
任何的单一功能,都有不止一个甚至多个公司提供服务,甚至可以组合来使用都没有问题。
插句题外话,去年我就看到有人用AI技术,来生成儿童故事,并且生成插画图片,最终形成绘本,再用AI生成的声音来讲述。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赚钱是肯定能赚的,但是不是我们中的某一个不好说。
其实,迈出使用 AI 的第一步,远比你想象中容易。不必纠结于复杂的参数、晦涩的术语,就像初次拿起相机,随心摁下快门,先捕捉下生活的片段,用 AI 也是如此,从最日常的好奇点出发即可。想给旅行回忆润色出诗意文案,那就把干巴巴的记录丢给 AI,看它妙笔生花;渴望为居家环境设计新颖布局,让 AI 基于房型迅速勾勒创意草图。
而且你不需要担心用错了AI,或者用得不够好。AI的最大优点,就是容错率高——你不满意,随时可以调整和修改;你不知道怎么用,也随时可以搜索教程或提问,快速上手。它不像学习编程或绘画那样需要长期积累,更像是一位随叫随到的助手,可以直接帮你解决眼下的问题。
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你不必一次性掌握所有工具,也不需要追求完美的结果。AI的核心价值从来不是让你变成一个技术专家,而是帮你成为一个更高效、更有创意的自己。
与其焦虑,不如行动。你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用AI生成一张图片,用AI写一段心情,甚至用AI帮你写一段代码。每一次尝试,都会让你对AI的理解更深一层;每一次使用,都会让你发现它的潜力比你想象的更大。
最后,记住一句话:工具的价值,在于使用它的人。AI再强大,也只是一个工具。它的意义,取决于你如何使用它,如何让它为你的生活和工作赋能。所以,放下顾虑,抛开焦虑,大胆地去用吧。AI的世界,正等着你去探索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