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牢记“国之大者” 勇担“部省双责”——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转型升级之路

政务   2024-11-04 17:25   陕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及《自然资源部关于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先后印发,对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时空信息赋能应用等作出新的部署。
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节点,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以下简称陕西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嘱托,履行“部省双责”,统筹内部资源,加强公共服务,拓宽应用领域,推动产业发展,持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走出一条贯彻中央精神、彰显陕西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转型升级之路。

准确识变应变

全局一盘棋构建新发展格局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深度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陕西局作为自然资源部派出机构和重要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基地,如何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履行新职责、新使命,成为推动事业转型升级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和重要挑战。
“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进入关键期、机遇期、攻坚期,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核心能力亟待加强,资源共享亟待统筹,自主创新亟待提升,服务体系亟待升级,这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最佳契机。”陕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开明表示。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陕西局把构建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服务体系作为突破口,全盘谋划,先立后破,全面整合内部资源,充分发挥新技术新装备和数据资源优势。
陕西局结合《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总体方案》建设集约高效数字化基础设施的目标,“全局一盘棋”加速推进时空信息新基建,全面提升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效能,建成了目前业内规模最大的测绘生产网涉密信息系统分保业务化运行环境,形成了“一个中心、八个节点、全局生产一张网”。
“我们把原有局属各生产单位的独立生产内网基础设施和机房进行了资源整合,打破了各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系统壁垒,以大数据中心为枢纽,连通各单位生产网。如今,大数据中心已全面承载起全局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生产。”自然资源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设施运维部主任余晓松介绍说。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陕西局持续优化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深度统筹项目管理和任务区域,实行局院两级任务分配“包干制”“网格化”;将“一测多用”理念贯穿项目生产全过程,统筹管理基础测绘与调查监测业务,推行资源调查、变化监测、基础测绘“三协同”新生产管理模式;变革海量数据高效处理与更新技术模式,开展遥感影像统筹管理及快速生产、地表变化综合监测、基础测绘数据库更新等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到服务、服务到应用”两个直通。
陕西局国土测绘处副处长张雪萍介绍,目前,省级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地理省情监测、天地图·陕西和实景三维基础地理实体建设等项目都实现了一体化生产,构建了全局“基础测绘+实景三维+卫片执法+耕地保护+专项监测”成果常态化互通互用机制,形成“空天地水”一体化数据采集、处理和产品服务应用体系。

牢记“国之大者”

聚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坚决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陕西局牢记“国之大者”,心系部省之要者,把“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重大实践要求,把服务国家生态保护重大战略作为重中之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近年来,陕西局全力推进省“智慧黄河”信息平台建设。作为《陕西省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智慧黄河”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搭建起平台门户、督察监测、综合信息分析三大应用系统,建设实景三维、生态资源、经济社会等5个数据库,开展了黄河流域涉水问题项目排查整治监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流域植被覆盖研究等。
8月23日,陕西局联合沿黄九省(区)自然资源部门举办测绘地理信息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周年活动启动会,深化合作共建,推进流域数字空间基准体系、“智慧黄河”信息平台、标准地图制作、测绘地理信息支撑等方面工作,合力打造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跨省域合作的典范。
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陕西局高标准常态化支撑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运维省秦岭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和视频综合监管系统,开发“秦岭卫士”App,勘定陕西省秦岭保护范围总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实现对秦岭地区“定期全域遥感监测+定点实时视频监控+远程无人机巡检+现场网格员核查”的全流程综合立体管控,科学支撑环保督察、数字检察、“五乱”整治、联合执法检查等重点工作。
8月底,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实景三维开启秦岭保护与发展新篇章”入选其中。

聚焦主责主业

全面高效支撑自然资源管理
走稳走实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之路,陕西局紧扣支撑自然资源部“两统一”核心职责履行,围绕测绘地理信息“两支撑、两服务”工作定位,强化主责主业,深度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全流程业务,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统筹陆地、海洋、地下、水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支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监管等工作中,陕西局充分发挥国家基础测绘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主力军的作用。近年来,该局承担实施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现代测绘基准建设与维持、基础时空信息数据建设与更新、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统筹保障、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国土变更调查等20余项重大基础测绘和调查监测任务。
通过“长期派驻+机动响应”的方式,陕西局常态化支撑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南京局、西安局业务开展,在日常督察、例行督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保障。
为了全方位支撑保障自然资源管理,陕西局积极对接自然资源部执法局、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等有关司局和各省自然资源部门,高效组织实施卫片执法、油气勘探开发监管支撑、国土空间动态监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等支撑自然资源管理项目,拓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草原确权登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业务,基本形成测绘地理信息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全流程业务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陕西局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上下功夫。2023年,该局承担了10省(区、市)837个县域约363万平方千米的卫片执法图斑提取工作,整体查全率、查准率均达90%以上,建设的“重点项目与存疑图斑库”在全国推广。2024年,围绕“三区三线”等重要控制线和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要领域、重大工程等开展变化监测,近期全面完成8个省份共905个区县的监测任务。
“我们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工作体系,培育新的基础测绘生产服务形态,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更好服务于行政管理和决策。”徐开明说,“目前,全局有170余名外派到系统内各司局、单位的干部职工,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陕西局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技术实力融入支撑各单位具体业务中,努力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深度融合联动

贯通履行全省测绘行政职能
强化“部省双责”,陕西局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构建省、市、县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的“全省一盘棋”工作格局,发挥人才、技术、数据资源优势,更好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主战场,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工作模式。
2024年6月19日,陕西局和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一体推进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这是厅局双方建立紧密联动工作机制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按照陕西局与省厅紧密联动工作机制,双方从推进重点项目立项、强化测绘行政执行力、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建陕西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大数据库、构建支撑生态文明全流程服务平台、共同组织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能竞赛、统建统管统用全省遥感影像和北斗基准站等方面划定重点任务,逐步实现工作任务相互承担、政策文件及时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互用、技术力量互为支撑、事业发展互相成就。
——厅局双方成立专班共同推进实景三维陕西建设,高标准打造陕西省新一代三维立体数字空间公共基底,近两年落实省财政经费超1亿元。
——高质量服务省厅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多个登记单元类型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任务,为陕西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工作提供保障。
——支撑陕西省自然资源专项调查监测项目实施,开展城市国土空间监测、自然资源现状调查监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体系建设和成果图集编制等。
——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陕西省“标准地”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促进自然资源资产高效配置,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业务监管、信息跨部门跨层级流通共享。省厅“‘标准地’改革助力工业项目服务保障水平提升”获陕西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一等奖。
一项项合作成果是厅局紧密联动的生动注解,测绘主要业务在省级层面全面进入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新阶段。
坚持履行政府职能和推动产业发展相协同,陕西局在政策制定、公共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履职尽责。“近两年,我们加强对地市立法、自由裁量权和依法行政等工作的指导与监督,统筹省、市、县三级执法力量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推动市县测绘行政执法工作纳入全省自然资源考核范畴,确保市县自然资源部门行政职能履行不留测绘空白。”陕西局法规与行业管理处副处长董莉说。

搭建发展平台

赋能地理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
地理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展现出蓬勃生命力。
陕西局党组加强产业规划、优化产业生态,当好“服务员”,提出打造地理信息数据加工“陕军品牌”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西安高地”的目标,推进地理信息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耦合协同、数实融合,催生新服务、新业态,努力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陕西局与省商务厅合力推进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延伸服务链和产业链,开拓国际市场;建成以北斗导航定位、卫星遥感、地下空间探测等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时空信息产业基地;测绘科技大厦被列入“西安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30余家测绘企业入驻,初步形成全省测绘产业规模聚集发展态势。2024年8月16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时空信息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时空信息产业成为陕西第9个培育千亿级产业创新集群。
时空信息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陕西局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新基建”理念打造新一代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搭建起以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为核心,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北斗导航位置服务平台、遥感监测平台、应急保障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一中心、四平台”对外服务体系,同时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副主任黄功文介绍,陕西北斗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目前已升级为陕甘宁晋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一张网”,实现北斗定位一次注册、四省(区)通用、无缝漫游。在引汉济渭工程、黄河河道治理与监测、秦岭生态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等重点工作中得以广泛应用。
“遥感监测平台构建了多通道卫星数据获取体系,开发上线了卫星遥感数据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卫星影像数据获取、查询、申请、分发功能,实现全省卫星遥感影像的统筹获取、共享服务,自动处理能力可实现每日覆盖全国国土面积(2米分辨率)一遍。”自然资源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王凯介绍。
全新打造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则提供了涉密版、政务版、公众版、教学版等多样化的平台版本,在生态保护、应急管理、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环保、交通、卫生、地震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已逐步成为陕西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和地理信息服务的核心平台。
2023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陕西局依托“一中心、四平台”,面向全省发布省地理空间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陕西地理信息产业“最强大脑”上线。综合服务平台将进一步开放共享海量数据资源,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统一空间基准、统一遥感监测、统一本底数据、统一公共平台,促进各部门、各行业共用共享“一张图、一平台、一张网”,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基础信息底座。

深挖数据价值

拓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深度广度
发挥国家队优势,担当地方军职责,陕西局充分挖掘海量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的要素价值,结合全省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及资源开发管理、农林水利、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工作需求,推进地理信息服务应用与社会治理整体协同,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做好服务保障。
陕西局结合国省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持续深化厅局部门间协作:与省林业局签署合作协议,建设完成陕西省智慧林业管理平台;与省水利厅签署合作协议,为全省水资源管理提供一站式、全流程保障服务解决方案;与省文物局、西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支撑文保“两线”划定、文物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共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西安分中心;成立数字检察与空间信息融合创新中心,协助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数字检察智慧中心应用系统;持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组建陕西省测绘应急救援队、省森林草原消防测绘服务支援队,打造应急测绘“铁军”。
“陕西局已与30多个部门、单位、地方政府开展合作,通过多年努力,我们持续沉淀总结、梳理构建测绘支撑服务各行业、各领域的全新工作流程和机制,构建起跨部门、跨领域的业务服务保障体系。”陕西局地理信息管理处处长李俊锋说。
千帆竞发,勇立潮头。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测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测绘。如今,陕西局正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王涛)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为国测绘 矢志不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