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有间“生态警务室”,央广《新闻纵横》报道了这里的故事

文摘   2025-02-04 22:09   江西  


2月4日,央广《新闻纵横》栏目报道,江西南昌新建区昌邑乡北临鄱阳湖,每到隆冬时节,有近10万只候鸟栖息在这里的湿地上,这幅生态美景的背后离不开“生态警务室”,也就是昌邑派出所曹会村警务室民警们的用心守护。春节期间,民警们坚守湿地,用脚步丈量着鄱阳湖,用心保护生态、守护候鸟家园。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就一起走进鄱阳湖边的“生态警务室”

报道中提到,凌晨5点多,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昌邑派出所曹会村警务室民警杨帅和魏剑波驾车沿着公路岸线赶往辖区大汊湖、安塘湖等湖泊水域的草洲湿地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

湖面薄雾轻锁,浅滩上候鸟成群,刚进湖区的路段比较平坦。民警们驾车巡查,查看候鸟栖息地的生态情况,沿湖滩涂地上是否存在网具垃圾等。随着深入湖区,路面逐渐变得坑洼不平,大家带上无人机开始下车步行巡查。

邑乡派出所管辖着125平方公里的湖区,守护着近10万只候鸟。2024年7月起,昌邑派出所在辖区曹会村委会设立曹会村警务室,选派民警驻村守护,救助候鸟,保护着一方的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春节期间,为防止村民及游客开车进入湖区违规垂钓、露营,“生态警务室”的民警们也加大了宣传引导力度,制止各种破坏湿地候鸟的违法行为。每天,大家穿着雨靴,背着相机行走在淤泥、杂草中,对于候鸟而言,每一次巡护也可能意味着一次救护。

巡护中,民警们从土里牵拉出一个长约10米的废弃地笼。魏剑波介绍,这些隐藏的地笼对鱼类资源造成灭绝性破坏的同时,还可能缠住候鸟,威胁它们的生命。

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昌邑派出所曹会村驻村民警魏剑波说:“我们开展清网行动的时候,我们也发现过100多具这种被遗弃的地笼和渔网,然后我们正常的程序就是就地销毁。”

自从开始接触护鸟工作,魏剑波对鸟儿们多了一份情感和责任,去年年底,他和同事就曾共同救助了一只天鹅。

魏剑波说:“我们接到群众的报警求助,有一只天鹅翅膀受伤了,飞到了他家的鸭塘中,我们就立即赶到现场,通知了大汊湖候鸟保护站的成员,我们就立即把天鹅送上了岸,我们救助站将天鹅治疗,这只天鹅的状态也恢复得比较好,最近几天就可以将它放飞了。”

人与鸟类和谐相处的同时也会有摩擦,这个时节正值鄱阳湖枯水期,大雁、野鸭等候鸟时常会飞到油菜田里觅食油菜的萌芽和根茎,给农户们造成损失。中午时分,杨帅在警民联系群中看到,曹会村村民叶红云发布了自家油菜被大雁吃掉的视频,杨帅便赶往叶红云家中。一番沟通解释之后,叶红云的顾虑慢慢被打消。

南昌市新建区昌邑乡曹会村村民叶红云说:“油菜种下去,全部被鸟吃掉了,我们辛辛苦苦种的,现在补助我们,我们心里要好过一点。”

科技也在为候鸟的越冬保驾护航。近年来,昌邑派出所在辖区重点水域安装了44个天网探头和12个高精准红外线探头,构建“物防+人防+技防”一体化巡查模式,提高了湖区迁徙候鸟观测、退捕禁捕工作的精准度。

魏建波:“高清摄像头主要就针对候鸟聚集比较多的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做到24小时全天候地对候鸟栖息地通过天网进行一个巡查,在一些湖区较远的地方,我们徒步很难到达的地方,可以通过摄像头直接精确到某个位置。”

此外,昌邑派出所曹会村警务室还联合大汊湖保护管理站、村干部和义警组成综合巡逻执法队,参与日常的湖区联合行动,湖区生态保护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小天鹅、白琵鹭在水间伫立,灵动的身影与水天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每天忙完工作后,杨帅喜欢用相机记录下鸟儿的美丽身影。

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昌邑派出所副所长杨帅:“基本上到了候鸟来的季节的时候,我们心里都会想,今年有没有比去年多,有没有什么特别珍稀的候鸟迁移到我们这边来了。今年,鸟是多了相当多。”


来源:南昌广播电视台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新建发布
提供南昌市新建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