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惠侨服务暖侨心

时事   2025-01-01 16:43   北京  

编者的话

回顾2024年,各地侨乡进一步细化惠侨举措,回应侨胞关切;中国侨联和各级侨联组织以为侨服务为宗旨,坚持访侨情、解侨忧、暖侨心,用心用力做好为侨服务工作,广大侨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优化服务流程  办事更加便捷
“办理流程清晰、便捷,很方便!”近日,侨胞李先生登录“海南e登记”平台,进行信息填报、实名认证、电子签名,足不出户即完成企业开办业务。
随着海南省市场监管局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加快数据对接,如今,港澳居民持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台胞证、华侨持华侨护照、外国自然人持外国护照即可在“海南e登记”平台实现在线身份认证,全程电子化申办业务。“这项举措能让广大侨商、外国投资者登记前期准备工作平均节约1—3个月。”海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一些侨乡相继推出系列惠侨举措,优化服务流程,让侨胞办事、创业更便捷。
在广东省江门市,市侨务部门联合市公安局推出华侨回国定居和登记(恢复)户口一件事联办工作机制,并持续推进流程优化、服务升级,申请人只需要“提交一套材料、提出一次申请、跑动一次”,相关部门并联审批后,便可完成身份认定,审批时间从原来的60个工作日缩短至25个工作日。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港澳台侨服务窗口”。来源:龙华政府在线

在广西桂林市秀峰区,当地设立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服务站。该服务站除了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提供办事指引,还定期举办政务服务培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政务服务政策,极大提高服务效率。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当地深化港澳台侨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便利化改革,将购买自住住房提取公积金、租赁自住住房提取公积金等14个办事事项纳入“港澳台侨政务服务一件事清单”。“只要准备好材料,在一个窗口就能解决,让我有很强的归属感。”侨胞张先生说。
专家点评
今年,各地涉侨部门推出的便侨、惠侨服务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服务意识得到更好贯彻。各地结合侨情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形式,将“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服务、“跑动一次”服务、“一件事清单”服务、“网上服务”等服务制度和机制运用于对侨服务,对港澳台同胞服务。二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侨胞同胞的公证事务、证件办理等实施远程网上办理。这些服务举措已经常态化、制度化,便捷高效,降低了办事成本,深受侨胞欢迎。新时代的“侨文章”从侨胞同胞关心的一件件民生小事做起,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他们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

——广东五邑大学教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国雄

积极牵线搭桥  汇聚侨界资源
“这次招聘会企业类型很丰富,特别是天津市侨联推荐了一些具有国际业务的公司,与我的职业规划契合度高,刚和几家心仪企业招聘人员深入畅谈后,感受到侨企开放包容且注重创新实践的氛围,期待能顺利入职。”近日,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学生李一川参加完“溢彩留津·侨见未来”2024年京津冀侨企进学校大型招聘会后,感到信心满满。
天津市侨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引导侨商侨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政策机遇,天津市侨联今年陆续开展“侨”见新质生产力活动,侨企代表走进天津港保税区;举办2024年在津侨资企业骨干培训班;共同办好“创业中华·牵手京津冀”等品牌活动;举办2期“侨联天津·共话发展”海外侨界代表人士天津行活动,组织泰国华人青年商会天津行活动等,以侨为“桥”,促进合作。

上海市2024年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暨港澳台侨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来源:中新网

这一年,各侨乡、侨联组织加强信息互联互通,集聚侨界资源,为满足侨胞、侨眷就业、创业、投资等需求牵线搭桥。
由中国侨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侨商投资(浙江)大会,通过发挥侨的作用和优势,已打造出“千侨帮千村”“侨助工坊”“乡村侨舍”等品牌;由广东省侨联、中山市人民政府和粤科金融集团联合主办的2024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有针对性地引导推动一批项目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以赛促资、以赛引才;在福建福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促进重点领域海内外人才交流合作……
一系列惠侨活动、项目让侨胞颇有获得感。由云南省普洱市侨联、景东彝族自治县侨联主办的茶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班,推动广大侨界群众转变为技能型人才。侨眷王成银说:“通过学习茶产业理论知识以及茶叶冲泡技巧,我收获了很多,更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侨眷的关爱!”
专家点评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海外侨胞发挥了独特作用。晚清时期,海外侨胞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填补了中国民族工业生产门类的诸多空白;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侨胞的投资弥补了中国的资金来源和产业体系的短板和不足;在改革开放初期,华侨华人成为海外投资的先行者和领头羊,为中国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和管理经验,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海外侨胞的大力推动,同时也为海外侨胞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各地侨务部门积极牵线搭桥,竭诚为侨胞服务,有利于更好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与侨胞同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赵健

加强法治护侨  着力维护侨益

全国检侨合作推进活动现场。来源:中国侨联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御辇村的“奕佰楼”建于1957年,由旅菲华侨建造,是一座闽南传统与南洋风格并存的建筑。不久前,该建筑被列入拆迁计划,旅菲侨胞和周边群众向晋江市人民政府、晋江市侨联写信请求予以关注。晋江市检察院经审查发现,该楼被列入当地拆迁计划,可能导致传统风貌建筑遭受破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遂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
经过多方论证,该楼得以保留,当地还将附近7座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迁至“奕佰楼”附近,形成一个番仔楼历史风貌建筑群。当地侨联建立晋江市华侨历史建筑信息档案库。案件办结后,旅菲侨胞和周边群众高度赞扬。
检侨合作是近年来加强法治护侨工作的一个重点。近年来,在最高检和中国侨联的共同指导下,江西、浙江、福建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与同级侨联联合发文,就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维护侨胞合法权益作出规范。日前,最高检和中国侨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的意见》,从5方面对持续加强检侨合作进行业务指导。
法治护侨需要联动多方力量。中国侨联在广东江门举办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进活动,密切法侨合作。同时,推动“总对总”诉调机制全覆盖。今年5月,西藏自治区侨联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中国侨联由此成为14家成员单位中第五家实现“总对总”机制全覆盖的成员单位。“中国侨联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法顾委海外委员说环境、话安全”法治宣讲活动今年3月启动,为中资企业和侨商在海外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多地侨联开展“连心侨—维护侨益”项目,进一步发挥侨联组织密切联系和服务侨胞的职能作用。
专家点评
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和海外侨胞正当权益,凝聚侨心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是新时代侨务工作的重点。例如,福建省晋江市检察院通过“奕佰楼”行政公益诉讼案,有效保护了涉侨传统风貌建筑,强化了对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随着近年来侨情变化,解决涉侨纠纷面临“审理难、化解难、送达难、证据收集难”等挑战。各级侨联组织与相关司法部门联手,深入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让相当部分的涉侨矛盾纠纷不用进入诉讼程序就得到有效化解,让进入审判执行工作中的涉侨案件得以高效审结,有效化解了涉侨矛盾纠纷。这不仅温暖侨心,而且对于推动完善中国特色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刘国福

推动医疗惠侨  提供暖心服务
不久前,由安徽中医药大学雅典中医药中心与希腊《中希时报》联合主办的“雅典侨界中医开放日”活动在希腊雅典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安徽省中医院和安徽省针灸医院的专家开展中医义诊。活动特别安排了中医体验环节,让侨胞亲身感受针灸、温针灸、棍针灸、推拿、拔罐、火龙罐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侨胞陈女士表示,通过亲身体验,她对中华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一年,在各侨乡、各级侨联组织通力配合下,各地医疗健康服务不断升级,惠及广大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等侨界群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护人员为归侨义诊。王旺旺摄(人民视觉)

海南省侨联与省侨爱公益基金会设立“大病救助”专项基金,有针对性开展大病专项救助。江苏省侨联、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南京联合发布江苏省中医药惠侨行动计划,旨在为广大侨胞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浙江省温州市出台为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旨在为广大侨胞提供更为专业、便捷的医疗支持。
一些侨乡邀请名医专家走进社区,为归侨侨眷开展义诊和帮扶。近日,广东省中山市侨联组织的“医心惠侨”活动来到中山市沙溪镇龙头环村,为行动不便的侨界群众提供上门义诊服务。义诊期间,“医心惠侨”小分队给侨界群众提供了周到的医疗服务。
侨眷周女士说,平时去大医院不方便,都是到附近的卫生所看病开药,这次市里医生上门义诊,她非常感谢。
专家点评
针对部分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看病、医疗方面的需求,侨务部门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为有需求的侨胞、归侨、侨眷提供送医送药和相关服务。从实践来看,效果很好,为很多人解决了相关困难。
目前,中医在海外的影响越来越大,相信通过向海外侨胞提供中医服务,可以进一步向住在国民众展示中医药成效,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在国内,侨务部门通过完善对困难侨界群众帮扶机制,将送医送药进社区、进侨乡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侨界群众心坎上。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原所长张春旺

积极扶困助弱  尽心排忧解难
“李阿姨,最近身体怎么样,腿还疼不疼,生活上有困难吗?”在侨眷李阿姨家里,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南街道建南社区党委书记张钦栋关切地询问。这是新南街道近期开展的侨界“家家到”走访慰问活动的一幕。为做好侨界群众的贴心人,工作人员逐户上门了解情况,将侨界群众反映的困难事、烦心事,列入社区“有事好商量”议事清单,为他们尽力解难。
当好“贴心人”、搭起“连心桥”。今年以来,各侨乡、各级侨联组织扶困助弱,用心用情为侨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陕西,当地成立归侨侨眷养老服务中心,为侨界空巢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等服务;宝鸡市侨联推进归侨侨眷养老试点建设;安康市侨联设立贫困归侨侨眷发展经济帮扶基金。云南楚雄举办“威楚同心·惠侨同行”为困难归侨侨眷送温暖活动周,活动包括送医送药、侨法宣传、暖侨敬老、健康知识讲座等。广东省茂名市侨联联合市侨商会组成多个慰问组,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家庭。广西壮族自治区侨联对百岁及困难归侨侨眷代表、南侨机工眷属等进行走访慰问。
一些侨乡创新举措,守护好留守儿童。“感谢‘潘妈妈’照顾我,谢谢您。”不久前,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侨留守儿童小朱(化名)由于要出国与家人一起生活,依依不舍地对陪伴自己半年之久的“红马甲妈妈”潘晓红说。
今年4月,青田传媒集团联合瓯南街道石门社区以及辖区共建单位,发起“红马甲妈妈”结对关爱侨留守儿童行动。除了结对帮扶,“红马甲妈妈”还组建了医护团队,每个月固定两次为社区的侨留守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视力测试,指导监护人正确用药。
青田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刘涛介绍,为了更精准帮扶侨留守儿童,她们还建立了儿童档案库,并根据每个侨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结对形式,为侨留守儿童匹配适合的“红马甲妈妈”。下一步,将继续整合多方力量,持续擦亮保障有力、高效运行的“红马甲妈妈”品牌,进一步织密侨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暖心网”。

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宝祥村侨眷与海外亲人视频连线。周强摄(人民视觉)

专家点评
“一老一小”是侨乡侨务工作的重点,也是华侨华人在外永远的牵挂。做好扶困助弱工作,有助于为侨胞消除后顾之忧。
各级侨务部门通过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特别是通过村(社区)级党组织、侨联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与扶困助弱工作,扎实为困难侨界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到了精准服务。除了物质助困,让老人物质上有安全感,还注重更加便捷的精神陪护,让侨界留守老人、儿童在精神上有获得感,从细节处充分体现了为侨服务温度。

——温州大学华侨学院院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包含丽

更多新闻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丨皮   博

审校丨姜文浩 

编委丨曹晓婧

中国侨联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侨联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并提供优质服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展现侨界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