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澳门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南方+潮州频道了解到,澳门高三语文教材中除了有《北京的春节》《妈祖》《香港仔的月亮》等文章,亦有一篇关于潮州的散文——《烟雨潮州》。这篇文章由广东潮州人黄国钦所作,描写了作者在烟雨三月漫步潮州时,对潮州历史、习俗、文化等的思考,展现了潮州独特的地域特色。
课文开篇即描绘了三月潮州烟雨蒙蒙的景象,作者撑着一把折骨雨伞,走在文星路相思树掩映的翠绿里,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接着,文章通过对潮州的历史建筑,如孔庙学宫、宋家园、卓府等的描写,展现了潮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烟雨潮州》节选。
潮州牌坊街。林文强 摄
潮州春色。林文强 摄
在漫游潮州的民居中,黄国钦刻画了潮州民居小巧的格局和布置,如木雕门屏风、六扇木雕客厅门、种着莲花的大陶缸等,并介绍了潮州人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如工夫茶、绣花抽纱等。“潮州是雨的天下,一年四季总有二百天有雨”“潮州古城也是水的天下,有东湖、西湖和一十八池,这些清波澄澈的水面,涵育了潮州的一方民气”,课文还着重描写了潮州的水与井。井是潮州生活的重要部分,如宅后的井台、青苔茸茸的井埕等,都充满了生活气息。
《烟雨潮州》节选。
潮州工夫茶。资料图片
俯瞰潮州广济桥。林文强 摄
潮州广济桥游人如鲫。资料图片
此外,课文还提到了潮州的文化名人,如韩愈在潮州兴乡学、重教化、筑韩堤等事迹,进一步凸显潮州的文化特色与历史底蕴。文章还介绍了潮州的名胜古迹,如湘子桥、韩公祠等。
最后以“好山好水兼好客,宜烟宜雨复宜晴”的楹联作为结尾,总结了潮州的山光水色和人文风俗,表达了作者对潮州的深厚情感和对潮州文化的赞美之情。
韩文公祠。资料图片
潮州抽纱。苏仕日 摄
事实上,潮州文化走进澳门,远不止停留在课本。
12月15日,由潮州海外联谊会与澳门潮州同乡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青年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家国梦 韩水情——潮澳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在澳门开展。活动期间,潮州的英歌舞、二十四节令鼓等文化元素纷纷亮相,吸引了澳门青少年的目光。
“家国梦 韩水情——潮澳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在澳门开展。受访者供图
由潮响鼓社带来的英歌舞以其独特的舞蹈语言和激昂的鼓点,展现着潮州人民的豪迈与热情;二十四节令鼓则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了四季更迭、节气变化的自然韵律。两地青少年互相学习,交流各自的文化亮点和艺术体会,在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中,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二十四节令鼓表演。受访者供图
今年6月,潮州组织潮州菜烹饪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方树光、韩山师范学院潮菜学院烹饪教师陈育楷两位厨师代表,参加澳门国际美食之都厨艺展示活动。活动现场采用直播方式制作“龙穿虎肚”“天地同春”两道菜肴,让当地居民直观了解菜品的食材原料和烹制方法,体验潮州独特的美食文化魅力。
澳门是祖国的“掌上明珠”
当然也是“胶己人”
转发让亲友来读课文啦~
回复【南方读+】阅读更多深度原创
回复【找工作】掌握最新求职资讯
回复【+音】有声夜读,和你谈心
回复【天气】查询所在地实时天气情况
回复【报料】进入小南报料小程序
News
南方精选
News
视频精选
来源 | 南方+客户端(撰文 林楚楚)
编辑 | 卓佩仪
校对 | 肖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