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宝马的新闻很多,先是其主打叫停价格战,引发了不少网友对其这波操作的争论,接下来便是有媒体报道称,宝马4S店拒不交车。从大幅降价上头条,到叫停价格战,再到经销商不交车,宝马在过去一段时间确实很热闹。对于宝马为何叫停价格战?是厂家故意炒作还是破罐破摔?今天咱们不妨聊聊这个事。
如果是长期关注宝马的朋友一定会记得,在今年上半年,曾经出现过宝马i3不足20万元的行情,这意味着其是在以6折或更低的折扣在销售,不仅实现了“电比油低”,甚至还低于很多自主品牌或中国新势力品牌。在小猫看来,若不到20万元的宝马i3可以在中国市场领跑,或许宝马也就干脆一直降下去了,但让人不解的是,宝马i3的销量却并没有很多人期望的那么好。终端销量数据显示,宝马i3今年上半年终端销量为28788辆,远远低于 华晨宝马3系 ( 参数 | 询价 ) 的76554辆。
除了宝马i3之外,另外三款国产宝马纯电动车型也同样表现不佳,虽然优惠幅度不小,但依然销量表现平平,宝马iX3的半年终端销量为15704辆,iX1只有3680辆,中高级车型宝马i5为3850辆。毫不夸张的说,虽然宝马是国人公认的豪华品牌,但其纯电动车型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并不高。既然降价依然不能获得非常出色的销量,那不妨就减小优惠保证利润,毕竟出现卖的越多、赔的越多的情况。
除了大幅降价依然销量一般之外,降价对于品牌形象的伤害也是很多主流品牌所在意的。如果是长期关注汽车投诉榜单的朋友应该知道,最近两年,随着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不少新能源车主在厂商关键之后频频投诉或在网络上发帖,痛斥车企降价、背刺老车主,原本习以为常的价格波动,在新能源市场成了“不可饶恕”的罪名,这或许也是宝马选择退出价格战的原因。从之前的销量走势来看,大幅降价虽然带动了新车销量的增长,但这种以牺牲品牌形象和利润换来的销量是否值得,同样需要车企好好思考。与一些需要靠销量数据去融资或提高股价的新车企不同,宝马这种主流车企需要靠造车、卖车赚钱,保证合理的利润是生存的关键。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赔钱卖车是不会长时间出现主流车企身上的。
相信很多朋友应该注意到,在宝马等豪华品牌叫停价格战的同时,大众、本田等普通合资品牌却在加大促销力度,希望打动更多消费者。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操作,小猫认为这其实是品牌定位不同所致。大众或本田属于偏低端品牌,走量是它们的目标;同时,在某些特点情况下,可以为了降价而进行适当的减配。以大众途观L为例,其近期推出的出众款就进行了一些调整,甚至连发动机舱盖的隔音棉都被减掉。作为豪华品牌的宝马,很多消费者选择它并不是因为低价格,而是看重其产品力,若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去降价,势必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这会对其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小猫心蓝观点
大幅降价却依然未能获得销量大幅提升,甚至在某些细分市场还不如新品牌表现出色。客观销量数据已经表现,宝马的降价保份额是错误的选择。面对油价处于高位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车辆使用成本的市场新变化,单纯的低价格并不一定就可以提升销量。事实上,在国内车市,同样有一些品牌虽然终端售价优惠很多,但销量却非常一般的情况出现,如捷豹、路虎、凯迪拉克等。对于宝马而言,如果一直简单粗暴的降价,极有可能损坏了品牌形象又得不到期待中的份额,因为“买涨不买跌”是很多人的想法。同时,若宝马迫于成本压力而减配,更是会对品牌造成更大的伤害。基于多方面因素考虑,宝马选择退出价格战其实是明智的选择。当然,对于宝马而言,小猫认为豪华品牌的价值还影响体系在服务方面,如果能够用更长的质保、更多的免费保养来替代降价,或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对于口碑提升带来促进作用,
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并不适合所有品牌。对于宝马而言,提升产品力和售后服务水平,或比降价更有效果。宝马的终端售价未来会提升吗?小猫不敢妄下结论,但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是企业决策者,是选择赔钱换销量还是降低销量目标保证利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