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半 夏
城市简史
书写在南通地图上的
南通钟楼广场 半夏 摄
南通钟楼广场,位于老城区的心脏地带,这里是城市繁华喧闹与静谧安详的交汇点,这里有南通古老风貌与现代气息交织的梦幻篇章。
踏上错落有致的石板路,穿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钟楼东侧不远处,有六幅镌刻在石板上的地图迎面而立。老人们在地图前打着太极,孩子们绕着地图追逐嬉戏,不少年轻人驻足端详,三两成群比划着曾经的街巷里坊,指点着如今的高楼大厦。地图上的每一处细节,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人在品味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活力,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乡情。
钟楼广场地图墙(东侧) 钟楼广场地图墙(西侧)
半夏 摄
这是钟楼广场上几乎每天可见的场景。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分别是明万历年间的《通州治图》、清乾隆年间的通州《州治旧图》和《州治新图》、清光绪年间通州《城隍图》。除了古代南通的这四幅地图外,还有近代南通史上的《南通县市图》,它绘制于1928年。最新的则是《南通城区图》,它绘制于1996年,钟楼广场建设的前夕。
这六幅地图,来自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集中在一起,就如同一部南通的城市简史,刻画出古今变化的脉络,生动展现了这座城市发展轨迹。
明万历《通州治图》
最早的这幅《通州治图》,选自明代万历年间的《通州志》,距今已有将近450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我国的地方志上大都带有“舆图”。地方志是古代官修的一种地方性“百科全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自然等各方面,“舆图”也称“舆地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志通过地图的形式,详细记录该地区在某个历史阶段的行政区划、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不仅对当时的地方治理、民生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还为后人了解和传承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明万历《通州治图》 半夏 摄
南通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它历史文化的精华,就集中在老城区这块地方。
明代的《通州治图》虽是一幅简单的示意图,但许多重要的信息已经了然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至明代万历年间,通州城还是一座四方城的城垣形制,城外有濠河环绕,有运盐河通江达海,城内有市河川流,有桥梁凌驾水上,有十字大街纵贯东西南北,有府衙、庙观、学馆和兵营临街而建,那时的古城,已经“城在水中座,人在画中游”。
然而,这应该不是最早的通州古城“舆图”。据记载,南通最早编修地方志,始于北宋的太平兴国年间,那是距今1000多年前,可惜没能流传下来。宋代的通州《旧图经》《通州图经》和《淮南通州志》(又名《通川志》),仅有残章断篇散见于其他古文献,料想全本早已毁损在战火硝烟与自然灾害之中。
到了明代,通州七修州志,但五佚二存,万历年间的《通州志》是其中现存最为完整的珍品,展现在钟楼广场的这幅《通州治图》,无疑是珍品中的珍品。
清乾隆《州治旧图》《州治新图》
清代的通州《州治旧图》和《州治新图》,选自乾隆年间编修的《直隶通州志》,这本地方志印行于乾隆二十年(1755),距今已有269年的历史。
这两幅地图是当年做的新旧对照,虽然比较简单,但城垣格局的重大变化一览无余,通州城由一座四方城,变成了一个“宝葫芦”的形状。
清乾隆《州治旧图》
清乾隆《州治新图》
通州城的形态,还得从通州建州与建城的历史说起。
通州始设,是五代时期的后周显德五年(958),至今已有1066年。通州设立之前,它所在的胡逗洲已有地名,叫作“静海”,这是一个以渔盐之利吸引南北“流人”汇聚的滨海产业基地。如今南通图书馆的文化品牌“静海讲坛”,以及紫琅湖东侧的静海大道、狼山的静海商贸街之名,均源自这一历史记忆。
那是唐末、五代时期,静海及附近的南布洲与东社、长沙等沙洲,以及长江口外涨起的东洲,先后隶属于南吴和南唐,被江南而来的姚氏家族军事割据。姚氏子孙世袭统治近半个世纪,启动了静海的首期开发,他们“始筑城”“修城池官廨”,所营造的城池“号静海都镇,今城是也”,静海都镇即通州城的前身。这段历史,被南宋时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记载并流传了下来,而它所引用的史料,正来自后来失传的南通早期地方志《淮南通州志》。
五代末,后周攻克这里,设通州。先民们在静海都镇的基础上,“筑壤而高土,凿地而深池”,修筑了如今长桥以北四四方方的通州城。此前的静海城垣是土城,建州第二年才“复甃以陶甓”进行加固,成为砖城。“甃”是用砖或石垒砌的意思,在古代中国,简单粗糙的土陶大砖,也即“陶甓”常用于砌筑墙体。通州古城墙由土城转为砖城的这段历史,被记录在明万历年间的《通州志》上。
通州的城门,起初“东曰天波,西曰朝京,南曰澄江”,那时狼五山还没登陆,城池的东部、南部非江即波,向西才是陆路交通的主通道。城门“各有戍楼”“外有吊桥”,即如今的友谊桥、和平桥与长桥。因为“北门地僻多盗”,则令“壮健营”将士镇守于此,宋徽宗的政和年间,干脆塞门为庙,所以不仅明清老地图上没有北门,“通州无北门”的说法更是早已有之。
通州四方形的城垣“城周六里七十步”,此后历代均有修缮增筑,经过近千年沧桑岁月,于民国初期拆除。如今南通老城区里,濠河内侧的环城公路,也即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东路,和紧贴环城北路南侧的北极阁一线,就是当年四面城墙的遗址,北极阁是通州古城墙仅存的遗迹。
北极阁遗址 半夏 摄
通州城由四方城演变成“宝葫芦”似的格局,是明代中叶抗倭战争的产物。
从明《通州治图》和清《州治旧图》上可以看到,那时通州的南门外尚不繁华,为主有“校场”,也即驻防军士操练、比武的场地,料想广袤的农田之间,应该还有庙观、村庄和不少民居。明嘉靖年间,倭患大爆发,江浙沿海数千公里连连告急,通泰扬一线全面卷入抗倭战争。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初二,倭寇三千多人从狼山登陆突袭通州,烧杀抢掠直至南城门下,通州军民依托城墙坚守二十多天,幸得援兵夹击方得脱祸,倭寇烧毁城外民房庙产数千间、残杀百姓近千人遁海而去。
为抵御倭寇骚扰,保护城南百姓,通州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扩建新城,“采军山石为城址,长七百六十馀丈,高厚与旧城等”。原先城外的教场纳入新城之内,南部的自然河道经过人工修整,形成了对新建城垣的环抱之势,通州城“宝葫芦”似的格局也从此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南大街南头的新城桥,便曾是明代通州城最南端的吊桥。
此后,随着倭患平息,新城失去御敌功能。清乾隆年间的《州治新图》上,虽然城墙犹在,但已因年久失修而日见倒塌、废圮,倒是原先的荒郊,呈现出“城镇化”的新气象,河道桥梁、街巷和房屋,成为此后通州城南片区的框架。
在当年的《通州增筑新城记》中,负责筑新城的通州知州抛给后人一个不小的谜团:“因静海故县城遗址而增缮之”,即“新城”的这片区域,曾是通州所辖的静海县城遗址,乃至五代时的静海都镇遗址。有现代考证认为,清代《州治新图》上的“东岳庙”,就是当年姚氏“官廨”所在,张謇于1912年选择这座地势较高的建筑,改建为南通图书馆,也即如今南通博物苑新馆的位置。
如此算来,从“静海城”到“通州城”,再到增筑“新城”,古代南通曾经有过三筑城池的历史,而东起博物苑、南经新城桥、西迄南公园,濠河的这个小环,曾是最早的护城河。
宋代通州瓮城遗址 半夏 摄
学者因这个谜团争论不休,但明清时期的这三幅地图上,有不少谜团正被一一破解。
如果仔细端详,在东西南三座城门之外、濠河以内,都可以看到一段半月形的城墙,不仅墙上有门,门上有楼,而且东城门外呈现的是四分之一个圆,门朝南开,面向着狼山。
这段半月形的城墙叫“瓮城”,通常设有箭楼、门闸和雉堞,是古代城池防御设施的重要部分。瓮城作为第一道防线,不仅用以控制吊桥、保护城门,还可诱敌深入,实施“瓮中捉鳖”的战术。
2002年,通州西城门的瓮城墙基,在和平桥下出土,通州古城又一处重要遗迹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处瓮城的墙基建于宋代,近千年静默隐身在城市的喧嚣之下,它的面世,不仅成为通州古城辉煌与苦难的实物见证,更是对北宋时抗金、南宋时抗元、明代抵御倭寇围困,那些不屈不挠、英勇抗敌岁月的深刻缅怀。
清光绪《城隍图》
通州城内的布局,如果说前面三幅地图只是粗线条的勾勒,清光绪《城隍图》则留下了较为丰富的信息,这幅地图选自光绪年间编修的《通州直隶州志》,距今已近150年历史。
“城”原指城墙,“隍”原是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即城池。古时的人们认为,与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灵护佑,“城隍”因此逐渐演化为城市的庇护与管理的神祇。地方志上的“城隍图”,描绘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墙、街道、门楼以及重要的庙观、市场等,看似一张简单的城市地图,其实承载着宗教与社会信仰的意义,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清光绪《城隍图》
显德七年(960),通州设立第三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通州城筑路铺街,架梁建房,大兴土木之时,已是大宋王朝的天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高度发展的巅峰时期,通州城则凝聚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营造理念,成为一座极具典型意义的州城样板。
这座方形城池以南大街为主轴线,东西方向对称展开。以南大街和东西大街为交汇点的“丁”字主干道系统,形成整个城市的空间构架,据此分布的城市功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宗教和礼制思想。
城池⼏何中央的丁字街口,坐落着以州署为首的政治中心,体现出权力机关的崇高地位。城隍庙建于州署左前方,反映了古人对神祇的尊崇和对治理稳定与地方安宁的渴望。东西大街遵循“左文右武”的原则进行功能布局。中国古代以左为尊,通州文庙、州学、书院等居于尊位,体现出儒家文化在古代社会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武庙以及总兵府、兵营、军械库等军事、防卫设施居于右侧,象征着刚强、威猛和强有力的保障。“左文右武”的布局,反映了两者的平衡与互补关系,体现出古代社会对秩序、和谐与安全的追求。
南大街是主要的商业区,它和东西大街切分出多个棋盘式区域,若干里坊填充其中,通过纵横交错的街巷相连接,通州市民居住在街巷、里坊之中,寺庙、道观和祠堂点缀在城内各处。
以更广的视角来看,自城南至城北,江山门(南城门)、城中心的谯楼以及北极阁三点成一线,站在谯楼放眼南望,这根中轴线延长七八公里,直指五山居中的狼山之巅。南通常年受季风影响,稍偏东南的城市轴线,使房屋冬暖夏凉,更有利于居民生活。这座古城的中轴线,完全契合了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思想,颇具中国古代哲学“象天法地”之意。
北宋初年支云塔建成,为城市中轴线的南端竖立了地标,也成为城与山相连、山与城一体的重要象征。明代的隆庆年间(1567~1572),人们又在城北修筑了钟秀山,使中轴线得以向北延伸。从此,北五山与南五山相对应,通州城的整体布局更加完善,形成了这座古城的风水门户和南通特有的城市景观。
通州城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它起初奠定的基本格局,自宋元、明清一直延续至今。明代的通州城有街巷 45 条,清代有18 条街、45 条巷,至1982 年,城区已有街巷 221 条。历经近千年,通州城宋代里坊的空间形态至今仍有存续,惠民坊还在西南营,千余年的井水依旧清澈照人,利民坊的地名如今仍用于城中里巷。
通州古城至今保留着不少宋代的古建遗存,除了和平桥下的瓮城遗址,宋代建设的西寺、东寺、玄妙观和天宁寺大殿还矗立在原地,孔庙大成殿时常为市民举办文化活动。宋代用于驻军放哨的戍楼,元代变为瞭望打更的谯楼,至今屹立在市民广场,成为这座千年古城的重要象征。
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 半夏 摄
如今的老城区里,寺街、西南营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充满魅力,尽显古代南通的文化特色。
寺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街区 ,它因天宁寺而得名 , 被称为通州古城的根。隐藏在深巷里的天宁禅寺,是一座唐代古寺,它南为繁华大街,东有郎朗书声,西伴静谧市井,玲珑挺秀的光孝塔耸立在宽阔的北濠河畔,塔下的古碑告诉世人“未有城,先有塔,前人就塔建城”。寺街街区格局完整 ,里巷肌理清晰,名人故居众多,以老街风情和名寺、名人为主要特色,成为古代城市文化展示与体验的历史文化街区。
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得名于明代初期。洪武十六年(1383)左右,通州设置守御千户所,千余士兵分为十营,驻扎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西南营”之名使用至今,成为通州古城军旅守备的遗痕。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清两代这里转变为“士绅官宅”的集中居住区,数百年的积淀,使西南营成为富有南通居住文化特色,且品质较高的历史街区。如今,这里的街巷格局依然完好,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美宅第院落、文物古迹和名人遗存相对集中,西南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深入了解南通历史文化,乃至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和居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928年《南通县市图》
这幅《南通县市图》,1928年6月,由翰墨林印书局印制、通通报馆发行。翰墨林印书局是创办于南通的中国近代早期印刷出版机构,这家报馆是南通民营的地方媒体之一,当年所发行的《通通日报》有着不小的影响。
钟楼广场上展示的这幅地图,选用了其中的主体部分,这里的“市”特指市区、城区。比较此前四幅以手绘和示意为主的老地图,这张地图的最大特点,是所采用的现代测绘技术,使它在绘制的精确度和信息的丰富性上远超明清时期的地图。国际通行的地图方位,被用英文字母作了标识,原图上还可见“符号表”(图例)和1:6000的比例尺。这些都说明,以报纸、出版社为代表的现代媒介,以及包括测绘技术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在那时的南通已经得到普及。
1928年《南通县市图》
1895年,西方列强的瓜分狂潮席卷中国大地,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现实,激起儒家士大夫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乡土责任,一批有抱负、有担当的知识群体在通州城乡应运而生。这一年,张謇毅然回乡“状元办厂”,率领通州的一代社会精英,创办近代工业和教育事业,积极寻求中国救亡图存的路径。古老的通州紧随世界潮流,开风气之先,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等全方位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城市的典范。
张謇规划出南通“一城三镇”的发展布局,虽然唐闸镇、天生港镇和狼五山地区的变化都在这幅城区地图之外,但他在城南创办的大学、师范、中小学、职业学校、贫民学校,以及博物苑、图书馆、伶工学社、五公园、养老院等一大批社会公益事业的成果,还有在城西兴建的桃坞路商业街,以及南通俱乐部、江苏银行、桃之华旅馆、通崇海泰总商会、更俗剧场等,都得到了标注。
如今的这里,已经成为濠南历史文化街区,大量近代重要建筑和文化遗产,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展现出南通近代文化多元与包容的特征,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而备受瞩目。
当年,张謇在通州师范学校附设测绘科,特请日本教员讲授相关课程,培养了一批测绘人才。1907年,张謇组织这些学生对全县进行大规模测绘,耗时近两年,制成1:5000的全境详图,从而摸清了南通县全境的水土资源,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1915年,翰墨林书局编辑出版《南通测绘之成绩》,与这幅地图一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幅《南通县市图》印制发行时,张謇已经去世近两年,但他生前推动的城市建设与现代化进程,已在这幅地图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地图上的每一处标注,不仅是空间的定位,还是当年南通城市面貌的一次忠实记录,是那个时代的南通人勇于探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见证。钟楼广场展示这幅地图,无疑表达了当代人对张謇等中国早期现代化先驱的卓越贡献的永恒致敬。
1996年《南通市主城区图》
最后这幅《南通市主城区图》绘制于1996年3月,距1928年的《南通县市图》已近70年。它宛如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静静地诉说着悠悠岁月。近70年时间里,南通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迎来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曙光。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南通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虽然古城的风貌,依旧保留着宋元明清的遗韵,青砖黛瓦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然而,近70年的风云变幻,不仅让这座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更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增添了无尽的色彩与层次。
转眼间,今天距1996年的《南通城区图》又悄然过去了28年,这28年间,南通如同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以更加矫健的步伐,奔跑在时代的前沿。
钟楼广场四周,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繁华与喧嚣中,
却又不失那份独有的宁静与祥和。
绿树成荫,人流如织,
南通人正以智慧与汗水,
编织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END
编辑:康梓耀
校对:朱 灿
审核:季晔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