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放心”内控赋能基层
综合业务科室系统化管理
机场海关综合业务二科
天津海关所属天津滨海机场海关综合业务二科共有14人,主要承担空运口岸进出口货物单证通关综合业务监管,在进口方面年总单量为16.86万票,约占天津海关总单量的27.68%,出口方面年总单量为11.14万票,约占天津海关总单量的6.79%。
综合业务二科
天津滨海机场海关综合业务二科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海关必上心”,以建强“内控特色科室”为抓手,扎实推进天津海关“放心”内控机制建设,通过加强引导基层科室“全员内控”热度,强化系统观念,逐步建立空运综合业务现场内控“三个一”工作法,即“一份清单梳节点、一套指南抓规范、一本手册防风险”,科室全员参与并形成了3本空运现场综合业务岗位内控管理教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基层内控体系,推动空运现场践行“放心”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筑牢国门安全屏障。
细耕“责任田”
压实基层全员内控职责
综合业务二科持续摸索、实践,结合科室内控环境建设的分析编写3本空运现场综合业务岗位内控管理教材,在总署发布的内控节点中,针对日常排查风险点提示、制度要求、落实岗位、控制要求及控制方法、实现方式、风险点来源等内容,进行重点说明。针对基层科室人员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为强化基层内控自控落实效果,将科室职责、内控节点、岗位职责、科室人员贯穿融合起来,运用大数据手段常抓不懈,旨在把基层工作与内控节点有机结合,形成“执法有监督、漏洞有人管、问题有人抓”的氛围,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各岗内控主体责任,推动形成全员、全面、全覆盖的内控环境目标,进一步筑牢基层关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意识。
牵住“牛鼻子”
开展业务科技大数据建模实战教学
02
综合业务二科坚持用活用好HLS2017内控平台,建立常态化风险预防机制,依托信息化手段避免执法随意性。以“科室业务研讨机制”为契机开展“晨讲一课”激发基层科室执法监管的热情,与职能部门开展跟班学习,实现“业务+科技”融合,共同建立自查数据模型。建立复核小组,对高风险单据、重点商品进行复核,总结形成空运《综合业务通关内控建模实战教学手册》,聚焦“滞、瞒、逃、骗、害”五类风险,对2022年“通关业务重点项目内控风险防范监控处置指引”手册进行迭代升级,深入开展案例研讨、实战教学、大数据建模,推动合规型内控向风险导向型内控升级转变,充分发挥内控管理全场景、全流程控制优势作用。
综合业务二科与总署、总关、分关各类清单对标对表,持续优化自身内控清单,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各岗内控主体责任,在内控工作中贯穿应用“1+3+X”工作机制,建强科室内控队伍,实现科室内控的全方位开展,形成“清单管理、业务贯通、权责清晰、科技支撑、实战应用、同防联控”的基层自控管理体系。
全年累计建立内控自查模型54个,总计核查10万条数据,其中确定涉及补证、补税、更正归类数据2000余条,完善执法风险漏洞7个,累计制发补证补税督办单700余件,移交缉私8起,改单5000余票,累计补税100余万元,累计开展企业一对一问题帮扶8次,公仆走进直播间政策宣讲4次,为避免产生重大业务差错做出了积极努力,收到口岸企业广泛好评。
把好“方向盘”
持续严密基层监管执法流程
031
开展“内控特色科室”创建以来,综合业务二科在总结近年来多轮内外部督察审计、总关巡察、内控节点、自查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综合业务岗位整改成果与经验,编写《天津滨海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现场科室岗位实操指南》即“一套指南抓规范”,旨在落实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形成符合机场海关自身特色的综合业务岗位指南,推动工作更加规范,也为科室各岗位执法操作提供可供依循的标准规范,以及更加快捷、高效、精准的学习路径,聚焦实实在在的实战应用能力,对规范执法动作进行画像,为充分做好科室内控工作打好基础。
指南编写过程中,综合业务二科更加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战应用的导向,以主要涉及的综合规范、税收征管、动植食、商品检验、特殊物品、两简处罚、检验检疫单证管理、转关监管8类业务法律法规条文为依据,梳理形成接单放行、税费管理、安全准入、单证管理、后续处置、后续指标核查等6个章节内容,全链条、全场景、全方位剖析综合业务工作要点,为科室全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综合业务“修炼手册”,基本实现了“本职岗位业务精通、相关执法令行禁止、全部岗位业务贯通”的目标,有效引导规范化的执法行为,严密科室业务监管流程,全员树立“内控机制靠预防”的理念,有效提高了监管效能和现场执法水平。
供稿:天津滨海机场海关、督审处
编辑:王睿忱、鞠世香、蔡林
校对:吴勋、王一明
审核:谢玮、袁林、卢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