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昌县高丰村,村民依托枇杷种植,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以产业“大支柱”、产权“微改革”助推增收致富
从2005年起,高丰村利用地理优势开始种植枇杷,多年的枇杷种植经验,加上专家定期技术指导,高丰村的枇杷种植技术基本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成熟体系。全村现已种植枇杷2300余亩,成为全县枇杷种植面积最大的村,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种植枇杷,形成了以高丰村为核心的万亩枇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凉山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作为全县“三变改革、五大合作”试点村之一,高丰村以“1+4”模式组建5大股份合作社,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成立劳务、旅游、土地、置业股份合作社,既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又拓展了村民增收渠道,还推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三赢”。
“我们的枇杷品质高,又能提早上市,非常受欢迎,根本不愁卖。”高丰村村民说。每到枇杷收获季,村里俨然成了枇杷交易市场。在“互联网+”的时代,村民采取“线下收购”和“线上零售”的方式销售枇杷。
以农旅“大规划”、园区“微改造”助力提档升级
“以前总想着外出打工,现在家乡发展好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还能照顾家庭。”一位村民的话语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高丰村坚持“农田成景观、农居成景点、农村成景区”的“三景合一”农旅结合发展思路,通过村党总支号召、党员带头、群众看齐,整理枇杷园区核心区土地400亩,先后修建占地近3000㎡的旅游停车场1个、旅游公厕3个、观光健康步道2条、“彩虹”观光道路24.3公里、水景观2处,功能提升改造农房193处。
枇杷园区的建设,带来了村容村貌的极大改善,现在的高丰村,村子越来越美,村民钱包也越来越鼓了。
以文化“大联动”、基层“微治理”推动文旅融合
近年来,德昌县大力推进安宁河流域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发展项目,着力打造以高丰村为核心的枇杷产业园区综合体,辐射带动半站营村和联盟村挖掘红色文化和傈僳族独特文化,依托乐跃镇生态本底、区位交通、经果产业、文化底蕴等优势,深化“公司+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聚力打造新型乡村振兴样板村。打造“知青客栈”、高丰村村史馆,改造民宿20间、床位40个,直接带动群众增收300余万元。
高丰村不断完善群众工作制度机制,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设置道德“红黑榜”“好人好事”榜,采取群众提名、“两委”商议、党员决议的形式,按季度确定“红黑”名单和典型事迹并予以公示,着力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探索建设“新风超市”,通过设立5类任务积分,制定8条评比流程、“十个好”评比标准,上架87类“商品”,切实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自觉性,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乐跃镇高丰村党总支副书记陈鹏表示:“我们村在运营的民宿有8家,可同时接待游客100余人,目前在建及装修的有9家,预计明年初我们的游客接待量能达200多人。”(文/王永忠 作者单位/中共德昌县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全州基层一线党员骨干重点培训班(第二期)在三河脱贫攻坚精神研学基地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