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提升品位,阅读改变生活
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生活美学|书单推荐
国学知识中国古今官职参照在古代,唐宋明清随着时代的发展,名称和职能上都发生过变化,这里仅以最耳熟能详的方式趣说一下。
什么是三省六部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这里的“省”就是部门的意思。
中书省——全国人大 直属皇帝的中枢部门,国务院,中书就是“中枢”。
门下省——中央办公厅 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宰相“门下”七品官,近水(皇上)楼台先得月(官位)。
尚书省——国务院 管理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各部的一把手叫“尚书”(相当于部长),二把手叫“侍郎”。(相当于副部长)。
吏部——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户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
礼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宣传部
兵部——国防部、统战部
刑部——公安部、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
工部——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
古代六部作用:
1、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
2、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
3、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
4、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
5、刑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
6、工部:主管兴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筑工程。
辅助部门
大理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大理寺是负责审判的。另外还有四个“寺”,各有侧重。太仆寺——人民大会堂的车队。古代负责马匹的购买、牧养、训练和使用。孙猴子当过弼马温,其实就是天庭的太仆寺卿。鸿胪寺——外交部的礼宾司。古代负责朝贡国的封册、赏赐仪式和使节的朝觐礼节。
翰林院——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专门掌握掌编史册、起草诏书等,是皇帝顾问,是高级知识分子。通政司——国家信访局、国务院办公厅。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自古以来,冤情无处不在,告御状就是这么来的。国子监——中央党校。古代的最高学府,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党校。估计在里面的图书馆扫几年地,出来都能主政一方了。钦天监——中国气象局。古代负责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虞:掌管山泽的官员。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秦)。督道仓吏: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秦)。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骑郎将: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长史:大将军的秘书。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国相:相当于太守。典军校尉: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一。御使中丞: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招讨草贼使: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折冲都尉: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转运租庸盐铁使: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县尉: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都监: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都统制: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钤辖: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武经郎: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提举: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起居舍人: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殿阁大学士:皇帝的顾问人员。以后逐渐权重,成为实际的宰相。总督:始于明代,凡用兵时派部院大臣总督军务,无定员,也无一定辖区,视军情所至,随时设置。明代官场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铁律。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集各种权力于一身的皇帝,总结历史上各朝代的经验,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内阁【相当于国务院】: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又称小军机。【这些宰相相当于政治局常委】。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由于部比较少,所以这些堂官相当于副总理兼部长】。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相当与中央的直属机构】。清朝军队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北京卫戍区】,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随扈【中央警备团】,权位尤重。其他守卫京师的有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虎枪营、善扑营等。骁骑营由八旗都统直辖;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各设统领管辖;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由于都是特种兵,设掌印总统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辖;虎枪营专任扈从、围猎等,设总统管辖;善扑营则专门练习摔角。驻防八旗【大军区】驻扎于全国各重要之地,视情况不同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内地将军等只管军事,而驻扎边疆的将军等要兼管民政。清朝的将军是满官的称号,战时则任命亲王为大将军。绿营即汉兵,驻扎京师的称巡捕营,归步军统领管辖。绿营的建制分标、协、营、汛几级,标又分为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军标、河标、漕标等,分别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八旗驻防将军、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统率。督标、抚标、军标、河标、漕标都是兼辖,实际各省绿营独立组织为提标、镇标,提督实为一省的最高武官,总兵略低于提督。总兵以下,副将所属为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为营,千总、把总、外委所属为汛。清朝沿袭明代设监察院【中纪委】,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监察院长官,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则为总督、巡抚的加衔。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省委书记】,布政【省长】、按察【政法委书记】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省军区司令】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省以下有道【地委】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市委书记】、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通判。府以下为县,设知县【县委书记】、县丞、主簿等官,与县平行的为散厅,设置同直隶厅。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由军事部门管辖,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长官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也设府、县等,官员称土知府、土知县,通常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特别声明:以上素材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争议需要交涉,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