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未来光锥落地合肥未来光锥加速器,与科大硅谷共建跨界、多元、充满想象力的创新者社区,让思想碰撞,让学科交叉,孵育未来新兴产业,致力探索新物种机会。
作为科创之城的合肥早已名声在外,合肥科创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合肥科创科普游人气高涨。如今,“科里科气”已成为合肥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气质。
近期,一组最新数据在网上引发热议。据统计2023年合肥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列达18.8%,排名全国第八位。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城市,合肥凭借世界级成果屡屡榜上有名,而作为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有着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何让科创科普IP成为合肥鲜明的文化符号,就让我们一起揭秘合肥科普“底层密码”。
科教兴城 屡屡“出圈”
“科创合肥”早已名声在外,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未来科学城、科学岛等科技IP的屡屡“出圈”,更是为合肥的科创氛围增添了许多神秘,进而引发了公众对合肥的兴趣,也带动了合肥科创科普游人气高涨。
最近,一帮来自杭州的小朋友们,就在合肥的科普游活动中收获满满。通过研学走访后,他对合肥留下了几个关键词定义:绿色、人文、科技。
其实在2023年底,合肥市就公布了八大科普游路线,这些线路将合肥市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科普场馆、文化景点等串点成珠,不仅为合肥市民提供了了解科技发展的窗口,更吸引了大量外地学生前来参观学习。通过全方位研学体验,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未来,合肥将着力塑造创新包容的城市气质,用好科创资源优势,聚力打造精品路线,打响“科技创新看合肥、科普研学到合肥”品牌,全力推动科创科普游成为合肥“第一游”。
科教融合 创新培养
刚刚在美国落幕的2024年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上,由合肥市南门小学及合肥三十八中的同学组成的合肥代表队,代表中国出征。经过激烈的小组赛和淘汰赛,最终挺进八强,摘得国际金奖。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学生和教师努力的肯定,也是学校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把科技的种子播撒在学校,俨然成为合肥很多学校的特色,并为合肥学子的全面发展谋得了更多肥沃的土壤。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据合肥市南门小学校长费广海介绍说,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分层设置了不同的社团和兴趣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回到合肥本身,作为一座新兴的科创名城,合肥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和创新环境,为合肥孩子们的成长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平台。而学校科普活动的开展,也为让学生们建立起探索世界的新视角,逐步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未来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美丽科学 走出国门
在包河区创意文化产业园的核心,汇聚了一群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8岁,均是来自知名院校的毕业生和海归硕士、博士。他们是科学的梦想家,也是实践者,站在创新科技的前沿,他们构建起一个名为“美丽科学”的可视化技术平台。
在“美丽科学”的镜头下,化学反应不再是枯燥的方程式,而是以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结晶和反应过程,呈现在大家眼前。他们更是将科学艺术与市场结合,让他们的产品走出国门,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上多次展示,并引得外国观众频频驻足展示。
这群年轻的科学艺术家们,最善于通过创新的科学可视化技术,捕捉那些短暂而美丽的瞬间,将不可见的过程变为眼前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如今,这些“影片”不仅被大众所喜爱,同时还拿下了国内外众多的知名大奖,数字产品已经传播到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所研发的“美丽科学”教学平台,也覆盖16300余中小学,让更多师生能更轻松、更直观地体验科学的美丽和魅力。
下一步,美丽科学也将加快创新成果在新场景应用,2024年“美丽科学”计划在合肥落地——美丽科学中心,让更多的人可以亲近并探索科学的魅力。
有人说,以科创为坐标系,合肥是绝对的“资源大城”。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批国家级实验室、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双一流”大学、产业创新转化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纷纷落地合肥。丰富的科创资源在合肥的版图上星罗棋布。
中国科大袁岚峰博士认为,在合肥,有一个词全国独有,叫“科里科气”,这个词最早来自中国科大学子,而如今,“科里科气”已成为合肥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气质,科技为合肥创造无限未来,或许这也是在当前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我们听到的最好故事。
来源:微信公众号 合肥新闻联播 (《好“科”的合肥 | 说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