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即将卸任的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再次成为了焦点。她不仅对中国的出口政策横加指责,还扬言要对中国可能向美国大量出口的汽车、清洁能源和半导体等产品采取有针对性的关税措施。这位贸易代表的言论,无疑为已经紧张的中美经贸关系再添一把火。
戴琪的言论可谓是“老调重弹”,她似乎特别钟爱“中国冲击”这个词汇,仿佛中国的出口增长就是对美国和欧洲制造业就业的灾难。她宣称,中国的出口增长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上升,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工资水平降低。这种论调不仅缺乏事实依据,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偏见和敌意。
然而,戴琪似乎忘了,中国的出口增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凭借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为中国人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试问,如果没有中国的出口商品,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是否还能享受到如此便捷的生活方式?
更可笑的是,戴琪还将美国自身的经济困境归咎于中国。她声称,要防止“中国冲击2.0”的发生,就必须对中国采取更为严厉的关税措施。这种荒谬的论调,无疑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踏,也是对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一种破坏。
事实上,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不仅未能如愿以偿地保护美国制造业,反而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关税措施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负担,使得他们不得不为进口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另一方面,关税措施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战,使得世界经济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戴琪在采访中还不忘贬损一下前总统特朗普,声称“全面关税”不可取,而拜登政府则在努力推动美国经济更具包容性。然而,这种“包容性”恐怕只是戴琪口中的遮羞布,其真实目的无非是继续对中国实施打压和封锁。
值得注意的是,戴琪的言论也反映出美国部分政客对华政策的扭曲心态。他们似乎认为,只有通过对华采取强硬措施,才能维护美国的利益。然而,这种短视而偏激的政策,只会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双方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戴琪的“中国冲击”论不过是一种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她试图通过关税大棒来维护美国的利益,却忽视了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规则。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任何单方面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都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