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舅舅挑着手摇爆米花机走村去爆米花,爆一次收5毛钱

政务   三农   2025-02-04 09:00   广西  

在 80 年代的时候,没有琳琅满目的零食和玩具,但是有一种声音,一种味道,成为了那个时代孩子们心中最深刻的记忆,那就是手摇爆米花机发出的 “嘭” 的一声巨响,以及随之飘散开来的香甜爆米花味。

小吴的两个舅舅,到了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农历11月半左右,就挑着手摇爆米花机,走村去爆米花,就是那个为大家带来欢乐与甜蜜的人。


那台爆米花机,是舅舅最珍贵的 “宝贝”。据说还是以前外公买的。它非常的古老了,只看到外面黑黑的(如上图)。

有一个炉子,用来烧火加热的,还有一个风箱,用来吹风的,使炉子里的火更加的旺,加快爆米花熟的速度。

还有一个竹编的圆筒,一端套上一个麻袋,并用铁丝绑好扎紧,竹筒另一端摆一个木敦子。

只要听说哪里有人爆米花,村里的小孩子们早就围过来了,只要听到响声,爆到外面的爆米花,小孩子们就争相去捡来吃的。那香味非常的浓郁。


这种手摇爆米花机可以用来爆大米和玉米,爆出来的玉米爆米花形状最好看了,大大个的。

爆完一锅后,就爆另一锅,爆一锅收加工费5毛钱。

都是附近的村民拿着自己家里的大米和玉米来爆的,柴火也要自己提供。拿自己家里的玉米球,干柴都行。


舅舅先将玉米粒倒入爆米花机的圆桶中,然后拧紧盖子,将爆米花机架在炭火上。随着火焰的舔舐,圆桶开始变得滚烫,舅舅则不紧不慢地摇着摇把,让玉米粒在桶内均匀受热。孩子们围在一旁,眼睛紧紧地盯着爆米花机,一刻也不敢离开。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怎么还不爆啊,怎么还不爆啊……”


终于,当压力表上的指针指向了一定的刻度,舅舅知道,爆米花的时刻到了。他迅速地将爆米花机从炭火上移开,放在竹筒旁的木敦子上,用工具夹住开关,用脚一踩,“嘭”的一声,一股白色的烟雾瞬间升腾而起,香甜的爆米花就像一颗颗欢快的小炮弹,争先恐后地冲进了竹筒里。孩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得捂住了耳朵,但很快,他们又被爆米花的香气吸引,纷纷围了上来,争抢着捡起旁边的爆米花来吃。


一锅爆米花爆好后,舅舅会将爆米花倒入人家准备好的工具中装好,收取5毛钱的加工费,接着就爆下一锅。


爆好的米花,拿回去可以制作成米糕,那个时候,农村家家都会种植红薯,然后用红薯来熬红薯糖,制作米糕就是用这个红薯糖的。

那时两个舅舅从农历的11月半以后从家里出去,会爆到12月的月底,如果隔家近的话,晚上就会回来,第二天天亮又去。如果去的远了,就不回来了,在人家家里过夜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两个舅舅通过爆米花,可以赚几百块钱,一回来就数钱,都是一毛,两毛,五毛,一块的。

在80年代那个时候,爆米花是孩子们常吃的,也是最好吃的零食了。至今都记忆犹新,几十年过去了,舅舅家的那台手摇爆米花机还可以用,现在舅舅每年还会自己爆一些来吃,不再去外面爆了。

吴建苹
70后,3年前腰突,从事自由职业,分享自媒体写作,个人成长,情感育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