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在英国起诉中兴通讯专利侵权,还有两大疑问未解
科技
2024-10-30 08:17
北京
一家中国公司,把另一家中国公司,告到英国去了?why?近日公开的英国诉讼信息显示,联想在英国起诉了中兴通讯。这种巨头间的诉讼背后,通常是两家又有谈专利许可的动作了。比如去年,华为没有起诉小米侵权,而是向国知局发起了对小米的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仅过了半年双方就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传送门)。所以中国公司不用出国,全球专利许可就能全办了,速战速决,省时省力。可是截止到目前,既没有看到联想对中兴通讯在国内的诉讼信息、立案信息、开庭信息,也没有看到行政裁决的消息。比如原告包括联想美国、联想英国、联想香港和摩托罗拉移动。你们都知道的,虽然联想起步于中国,但是显然已经把自己当成“全球性”公司了。只是不知道原告里的那个Lenove Group,到底是香港上市的那家,还是新加坡的那家。(信息来自企查查全球企业信息)。其次请注意,原告里的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它其实是联想的子公司。这都是“远古”的回忆了,2014年,联想花29亿刀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当时轰动一时。所以,这次诉讼是不是联想国外的公司&子公司主导的呢?
因为根据最新的年报,联想的主要营收来自美洲地区,整个欧洲、中东及非洲区的营收占比为25.75%;而中兴通讯方面,今年上半年主要的营收来自国内,整个欧美及大洋洲市场的营收仅占比16.4%。在通讯许可费率的一些案子上,英国法院甚至还有点跟中国法院“对着干”、“争夺话语权”的意思。所以国内手机厂商如OPPO等,其实都会选择在国内发起专利许可费率之诉。这也从侧面说明,可能是联想国外团队在主导本次诉讼。之所以选择英国法院,只能说是联想方面在当地,有着较为丰富的诉讼经验。比如2023年,交互数字和联想的专利诉讼,一路打到了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才最终确定了后者需要支付的专利使用费用。你看被告席,除了中兴通讯之外,还有努比亚最为突出,毫无疑问又是针对手机终端,通信类的专利诉讼了。通常来讲,发起专利诉讼的一方,更可能是收专利许可费的一方。但是如今以联想和中兴通讯在通信类标准必要专利的储备来看,两家实力差距还是有点明显的。比如,按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9月发布了《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4年)》中披露了的最新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中兴通讯排名全球第5,而联想/摩托罗拉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其次,中兴通讯在近几年专利许可活动较为活跃,已与vivo等国内厂商达成专利许可。反观联想方面,公开的信息显示,与其达成许可的主要是诺基亚、微软 、高通等国外厂商。所以,从专利实力上来看,中兴通讯更像是收专利许可费的一方。为了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再研究一下联想和摩托罗拉最近在英国还告了谁。数据显示,近1年中,除了中兴通讯之外,他们还诉了爱立信和知名NPE交互数字。并且这几个案件中,原告信息接近,连诉讼法院似乎也一样。这么看可能还真有可比性。要知道中兴通讯、爱立信两家实体大厂、专利大户,通常都是找人收许可费的角色啊。所以我们有必要捋一下,联想 vs 爱立信在英国是怎么打起来?因为他们两家信息最丰富啊。2023年10月11日,爱立信对联想提起的诉讼,指控联想侵犯了爱立信在美国的四项5G SEP专利,并于同日向联想提出了“最终许可要约”;2023年10月13日,联想在英国展开反击,起诉爱立信,并请求英国法院确定FRAND条款,并指控爱立信侵犯了联想在英国的5G SEP专利;2023年11月,爱立信还分别在哥伦比亚和巴西对联想发起诉讼,并寻求初步禁令。 2023年12月14日,联想向美国地方法院提起反诉,指控爱立信侵害了联想在美国的四项5G SEP专利。2023年12月19日,联想又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发布禁诉令,禁止爱立信执行起在哥伦比亚和巴西的禁令。
由上面的时间线可以看出,联想并非是要以小博大,要找爱立信挣KPI;反而应该是爱立信要找联想谈许可,没谈拢,只得打诉讼;联想之所以在英国起诉爱立信,可以认为是对爱立信在美国起诉他家的回应。双方边打边谈,相互秀秀肌肉,把许可费打到双方可以接受的范围呗。
如果我们大胆把这个逻辑套用到联想 vs 中兴通讯案件上,似乎也能说得通:中兴通讯在找联想谈专利许可,但是完全没有看到有起诉迹象;结果,联想海外的这些公司先动手了,直接在主场先秀秀肌肉:可是今年7月,英国上诉法院判联想支付交互数字2.4亿美元许可费的时候,联想首席知识产权官还表示欢迎呢!不过一般有专利诉讼,至少也能先看到无效的信息,但是如今也是没看到。那联想这样的操作,咱就不能理解了,跟不上他们的脑回路。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