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中央财经大学第二十四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文摘   2025-01-25 16:41   北京  



“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为全国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一项重要学术赛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进一步贯彻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激发我校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对接,校团委决定举办中央财经大学第二十四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参赛对象


我校全体全日制本科生(含“双培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参赛要求


(一)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为2024年3月—2025年2月期间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学术论文。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二)作品类型

1.社会调查报告

参赛学生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发展成就”“乡村振兴”“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新质生产力”“基层治理”等专题,形成教育意义强,创新性、学术性、感染力、传播力好、有深度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全文在 15000 字以内

“发展成就”可以着眼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金融强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自立自强等.

“乡村振兴”可以着眼于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解决“三农”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及乡村振兴发展问题,依托专业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引导农业向绿色、优质、高效和品牌化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农村好风貌、促进农民新增收。

“文明文化”可以着眼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传播等,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先进思想引领,优秀文化弘扬,创新精神题练,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美丽中国”可以着眼于绿色低碳、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清洁利用等,在产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企业发展与ESG 理念融合等等。

“民生福祉”可以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新质生产力”可以着眼于具备攻关条件的关键科学技术和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突出首都战略支柱产业和新兴未来产业,以“产学研”融合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治理”可以着眼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完善社会治理等。

鼓励学生学生依托往期寒、暑期社会实践经历及成果,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进行成果转化。

注: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2.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按研究领域分为经济类(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管理类(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和其他类(法律、社会、信息、数学等)3个类别,全文在 15000 字以内


(三)参赛形式

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均可参选。申报个人作品的,作品需为个人独立完成或两人合作完成,两人合作的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发表的有关作品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凡作者超过两人,或者为两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作品,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四)指导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副高级及以上)的指导教师指导推荐,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 3 名教师指导完成。




大赛流程


(一)宣传动员与作品准备(2025年2月28日前)

1.宣传动员

校团委和各二级团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积极营造良好的大赛氛围与学术研究氛围。

2.讲座辅导

为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鼓励各二级团组织充分运用本单位专业教学资源,邀请专业教师开展辅导讲座。讲座内容可包括:调研方法、选题技巧、前沿研究课题、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方法与模型建构、结构与格式规范等

3.作品准备

有意愿参赛的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第二十四届“挑战杯”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具体格式要求》(附件1),完成参赛作品的准备。

4.作品申报

参赛个人或集体可于2025年2月14日开始,进入“中央财经大学信息门户—数字团学系统—实践学术部项目—热门活动”中申报参赛作品,进行信息填报和材料提交,提交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及《第二十四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表》(附件2)PDF版(个人及指导老师签字)

系统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


(二)作品初审与提交(2025年3月1日—2025年3月16日)

1.学院初审

各二级团组织组织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业教师(3位及以上,依据本学院提交作品数量自定)成立评审小组,就作品质量、学术规范等情况进行初审,并进行学术诚信检查,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应分赛道开展评审。

2.作品提交

各二级团组织在数字团学系统区分作品类型和类别对所有作品进行排名,并推荐40%作品参与校级赛事(社会调查报告类推荐作品一般不低于推荐作品总数的50%),同时填写《第二十四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推荐作品一览表》(附件3)(含所有作品排序),于2025年3月17日(星期一)17:00前,将推荐作品一览表(签字盖章扫描版)发送至邮箱cufe_sjxsb@163.com

3.工作总结

各二级团组织在认真总结大赛组织经验的基础上撰写本单位工作总结,述明本单位“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动员及作品初审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特色,并附相关图片材料予以证明。总结材料的电子版需在2025年3月23日17:00前至邮箱cufe_sjxsb@163.com


三)作品复赛(2025年4月)

由校团委成立评审组,将各二级团组织经初审推荐的作品送专业评委进行匿名复评,评选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四)特等奖答辩及颁奖(2025年5月)

校团委组织专家学者对一等奖作品进行答辩评审,评选产生特等奖作品,同时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作品以及优秀组织奖单位颁奖。获奖作品有机会被择优推荐至北京市赛。




工作要求


(一)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各二级团组织要鼓励和支持本单位师生参与竞赛,营造各学段学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系统谋划,加强指导

各二级团组织应根据本单位学科设置和专业特色积极开展“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宣传和专业指导工作,邀请专业教师至少为学生举办一次专题培训讲座,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作品创作和修改指导;推动参与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和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且成果符合大赛要求的师生进一步总结凝练实践成果,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参与竞赛。


(三)诚信参赛,严格把关

各二级团组织要积极开展学术诚信教育,杜绝雷同作品重复参赛、抄袭他人成果和学术造假行为,营造诚实信用的学术竞赛氛围。如参赛作品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立即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和二级团组织优秀组织奖评选资格

(附件详见“阅读原文”)



神马小窗 | cufer冬日专属温度计!

肆·25 | @cufer,与你同行的100个闪光时刻!

扎根播种 再绘新篇 | 中财大第26届研支团举行中期工作汇报会


供稿 | 校团委实践学术部

责编 | 张惠钧、杨蕙旭、孙畅

校勘 | 张驰、杨晓笛、刘登科、米雪

审核 | 李彦君、陆雪亮

出品 | 校团委青春传媒中心、神马中财融媒体工作室

神马中财
中央财经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关注神马中财第一时间知晓中财校园团学新闻、公告通知、学习信息、生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