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盟声】盟员委员刘芳明:聚焦海洋素养教育短板,完善青岛海洋素养教育体系

学术   2025-02-08 14:23   山东  
“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芳明带来关于完善青岛市海洋素养教育体系的提案。

青岛市政协委员刘芳明:聚焦海洋素养教育短板,完善青岛海洋素养教育体系

聚焦海洋素养教育短板,完善青岛海洋素养教育体系

青岛的海洋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终身教育覆盖全学段的海洋教育体系,特别是2021年成立的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集团,在推动全市青少年海洋教育中发挥着领航作用,形成青岛经验。
当前,国际海洋素养运动方兴未艾,正在推动着全球海洋教育深刻转型。按照国际海洋素养教育理念、方法的新标准,青岛当前的海洋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差距,尚需进一步完善。
一、存在海洋课程设计存在整体性不足和总体目标不明晰等问题。目前设计的海洋课程以教授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意识为主,做不到海洋素养的全面培养。
二、海洋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无法适应海洋素养教育需求,制约了中小学海洋教育向海洋素养方向发展。校内学生“问题意识”不强,实践机会少。传统的填鸭式知识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开展探索性、项目式、创新型学习机会仍然不多,造成学生“知”多“行”少的情况。
二、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不足。海洋科普类基地主动开展海洋教育动力缺失,平时人群到访量低,海洋科普资源利用不充分;暑期和节假日的海洋研学活动,多受经济利益驱动,导致实际的教育效果不佳,存在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问题,无法满足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深层次科学问题探究的兴趣需求。
基于此,刘芳明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鼓励引导学校探索海洋教育新教材。由市教育部门牵头,联合涉海高校、研究所和青岛海洋教育集团,共同编制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素养教育新教材。可在此前海洋特色课程基础上,参考《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内的海洋素养行动框架》等文件,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编制具有青岛特色的本地教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编制海洋素养校本教材。
二是加大海洋素养教育师资力量培养、完善教师海洋继续教育制度。在考核体系中设置加分项,鼓励从事海洋素养教育的教师投入精力开展活动。从高校和研究所中挑选有意愿的专家,成立青岛市海洋素养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为教师提供多学科、系统化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中小学学校设置丰富的海洋实践活动,实施探问题驱动式海洋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鼓励社会机构和组织参与学校海洋素养教育资源供给。支持海洋博物馆及涉海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海洋教育,加大对解说员、讲解员的海洋知识培训;支持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公园,及海洋文化遗产、海洋考古保护区等场地开展涉海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为大中小学学生提供海洋教育实践场景。支持和鼓励涉海产业/企业,如海洋牧场,海洋生态旅游区等,在海洋研学或休闲渔业等文旅融合项目中普及海洋知识,感受海洋、体验海洋、保护海洋。
    (来源:凤凰网新闻)

    青岛民盟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