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AI,你会想到什么?写文案、绘画、做视频?事实上,它能做的还有很多。从做水科学研究的“文献智库”到做电力人才转型培养的“数字大脑”,从为视障者“启明”到让基层体育生获得“专属教练”的指导,甚至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个性化的教学……如今,AI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引领着一场智能化转型的变革。
借AI之力写创新中国,中国青年报社联手百度飞桨和文心大模型推出《AI正青春·潮起万象生》系列节目。节目里,拥抱新技术、新机遇的年轻人就像潮起时的海浪,将载着AI火种的航船推向岸边。星星之火已经点燃,潮起之时,万象更新。
✦
✧
当“AI助手”成为水科研“文献智库”
✦
对于科研一线人员来说,全球前沿文献的获取和研读是工作的第一步。在水环境科学这一涉及地质、化学、物理等多方面知识的多学科交叉领域,文献研读的需求更大更迫切。
学者在使用WaterScholar“阅读”文献
为了快速集结和整理水环境科学的前沿文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蒋青松带领团队,和文心大模型团队集中攻关,在向大模型“投喂”了300多万篇精选文献的基础上,研发出AI科研助手WaterScholar。学者只用输入问题或关键词,WaterScholar会根据具体的科研需求提供专业分析和针对性解答。
蒋青松讲述WaterScholar研发思路
蒋青松的脑海中一直都有一幅“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图景。在WaterScholar的加持下,水污染治理工作具备更精准高效的理论支撑,而这一切只是开始,水文水质智能预测、污水厂的智能控制……蒋青松还在思考着水科研助手的未来进化方向。
✦
✧
用“AI”为视障者“启明”
✦
视障者的日常,一部分是试探的盲杖、盲道上的凸起、手机软件里的读屏声,而更多的,是导航的困难、获取信息的障碍和社交互动的限制。
周江南和视障者同吃同住
深圳启明瞳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周江南在读书时期就碰上过几次和视障群体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研究生实习期间,软件工程专业的他更加了解到科技在无障碍人士生活中的不足。在与7名视障朋友同吃、同住、同行100多天后,周江南拉上几个同学和朋友组建了一支创业团队,决心开启自己的“启明”之路,着手开发启明瞳小程序和APP。
周江南和团队研发启明瞳APP
基于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的文字识别开发套件PaddleOCR和文心大模型的图片分析、描述能力,启明瞳能用语音的形式帮助视障者服药,为他们挑选衣服、告诉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未来,周江南还会不断迭代产品,丰富软件功能,扩展使用场景,为视障者创造另一种光明。
视障者使用启明瞳APP识别信息
✦
✧
掌上的“AI教练”,托举年轻人的体育梦
✦
计算机专业的大四学生田文博,曾经有过一个体育梦,虽然最终没能走上体育的职业道路,但他用另一种方式参与了体育生的竞赛。
大学期间,田文博了解到国家队正在使用AI技术分析运动员的短板并提供针对性训练方案,这些技术启发了他。他知道,很多基层体育生因为缺乏专业指导,不仅运动表现得不到提升,反而常常因为训练不当而负伤。那是不是也能通过AI打造一个助力基层运动员的“随身教练”呢?
从小热爱体育的田文博
这个想法一旦萌生,就一发不可收拾。三年里,酷体体育科技CEO田文博带团队采集到近万条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数据,并形成一套田径冠军模型。借助文心大模型的理解和生成能力,“AI随身教练”可以分析理解海量运动数据和训练案例,根据用户上传的训练视频,自动对比冠军模型,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整理生成针对性训练指导。
应用文心大模型解读数据的“AI随身教练”
软件上线后,体育圈的关注和好评接踵而至,看到体育生的成绩的分秒提升,田文博好像回到了曾经在田径赛道奔跑的时候。“在自己热爱的方向上,我还会继续走下去。”田文博说。
✦
✧
以“智”提“质”,电力人才向“新”转型
✦
以往,电力巡检是电力工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极端天气之下,每次巡检都是一次冒险。如今,电力系统业已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联手,将用双脚测量电网的“苦差事”淘汰为“过去式”,通过一张实时变化“电网一张图”,电力人“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全局”。
电力人才数字化转型赋能者黄正杰
2024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9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北碚供电分公司高级项目管理师黄正杰牵头发起了公司电力人的“倍数计划”。
黄正杰解释,“倍数”就是希望给电力人插上一双数字的翅膀,推动数字技术人才成倍增长。
借助文心大模型,黄正杰牵头搭建起涵盖电力系统所需工种和专业的交互式知识学习引擎,凭借大模型优秀的理解、生成、逻辑、记忆能力,将以往的“教什么学什么”转变为“缺什么学什么”。
黄正杰培训电力新人
“倍数计划”的成效很快显现出来。在一次10千伏凤镇线发生线路局部重过载的危机中,参与过培训的同事熟练地运用“电网一张图”,经过远程监控、实时分析,让当地老百姓在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安然度过了用电危机。
“电工师傅”的称谓过时了,黄正杰紧跟着数字化浪潮,他想做的,是智慧电力设计师和维护者,率领更多的电力人,找到自己的舞台。
✦
✧
助力因材施教,AI带来笔尖智慧与温度
✦
几十年前,人们还难以设想一个会批改作文的“机器人老师”。作文不是单纯的文字书写,写作的教学更需要情感上的反馈和输出,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人老师”,如何教会学生笔尖下的情感表达?
进入教育行业后,厦门笔杆子教育科技CEO成硕思考着如何借助AI技术推动教育的个性化,他尝试开发出一个能“体会”每个学生文字里隐藏的温度的“机器人老师”,让每个孩子真正被“看见”。
开发“机器人老师”的成硕
从作文批改入手,成硕及其团队基于生成式AI,打造出一个智能作文教学平台。作文拍照上传后,飞桨的文字识别开发套件PaddleOCR快速识别照片中的文字,评分系统即可在文章结构、方法技巧、立意构思、语句修辞等方面打分,并基于底层文心大模型优秀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根据文章水平,给出针对性的作文评语。AI还会“情感计算”,文字里的喜怒哀乐被机器人老师抓取,在评语中,“善解人意”的老师也会让学生觉得,有人在跟他们对话。
有人问成硕,这样的AI产品会取代老师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成硕看来,教育,本质上还是人跟人之间的互动。有了机器人老师的存在,人类教师更宝贵的价值得以被释放。AI扮演讲评和鼓励的角色,而真正的老师有更多时间回归到和每个学生的沟通中,用技术的力量把因材施教照进现实。
正在批改作文的“AI语文老师”
当大模型浪潮来临时,百度一直走在前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外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4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6.4%。在这一市场中,百度文心一言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典型产品国内网民使用率中位居第一,占比达到11.5%。截至2024年11月,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达到了15亿次,处理的Token数量超过1.7万亿。
随着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的不断深化,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人工智能+跨专业特色课程成为高校赋能理工农医文等各类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潮流。
AI赋能者的青春宣言
为适应快速迭代的人才需求,百度飞桨与文心大模型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对AI教学赋能计划进行升级,助力高校教师基于飞桨、文心大模型、飞桨星河社区(AI Studio)等一系列工具与平台,开设人工智能与大模型、AI+X等学分课程,校企联合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AI人才。
助力智能化转型,百度AI始终与青年同行,借AI之力传递星星之火,潮起之时,创新中国、智造强国的图景终将被点亮。
扫描立即观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