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设计中,每一个品牌、每一种产品都承载着设计师的取舍和品牌的价值理念。产品定位与设计取向直接影响着其功能表现和用户体验。通过分析不同品牌的设计哲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取舍的内在逻辑。以下,我们以宝马和丰田为例,探讨品牌设计取向如何影响产品的最终表现。
宝马:追求运动性能的极致
宝马一直以来以“终极驾驶机器”闻名于世,其设计取向鲜明地指向运动性能。这一理念贯穿于宝马的每一个细节设计中。例如,为了实现更强的动力输出和高转速特性,宝马的发动机气缸通常设计得较长。这种设计带来了卓越的运动性能,尤其是在高速行驶和激烈驾驶中,宝马的发动机表现出色。然而,这种取向也带来了一些妥协:
更高的机械应力:较长的气缸在长时间使用后更容易出现密封问题,因此宝马车型在10万公里以上可能更容易出现机油渗漏现象。
高维护需求:为了维持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宝马需要更频繁的维护和保养。
这些设计决定并不是技术能力的缺陷,而是宝马为了实现其运动性能所做的选择。
丰田:稳定可靠与燃油经济性的代名词
与宝马不同,丰田以其稳定可靠、经济实用而广为人知。丰田的设计哲学更多地倾向于长久的耐用性和燃油经济性,而这也意味着其发动机设计会在某些方面作出取舍。例如:
牺牲部分动力性能:丰田的发动机为了确保低故障率和高燃油效率,在设计时往往会降低发动机的高转速能力。
精简复杂性:通过降低部件复杂性,丰田减少了潜在的故障点,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但这并不代表丰田在高性能发动机领域缺乏技术能力。例如,其高端车型和赛车项目中,也不乏性能强劲的发动机设计。这些产品展现了丰田在高性能和可靠性之间的平衡能力。
取向背后的哲学:没有完美,只有适合
宝马和丰田的例子说明了产品定位和设计取向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考量:
宝马的运动取向强调性能极限,吸引了喜欢驾驶乐趣的消费者;
丰田的稳定取向注重可靠性和经济性,更适合追求低维护成本的用户。
事实上,这些设计取舍并非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是根据用户需求和品牌定位所做的策略性决策。
相同的换壳车,宝马的Z4和丰田的SUPRA是相同的平台,只是换壳车,也会给普通消费者的感受是:丰田皮实耐用,宝马运动十足。说明两个品牌通过定位已经成功在消费者心中种草。
当消费者选择产品时,理解产品背后的设计取向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还能让我们更加欣赏不同品牌为实现其目标所付出的努力。
如果你追求驾驶的激情与乐趣,宝马可能是你的最佳选择;
如果你更看重经济性与长久可靠性,丰田无疑是明智之选。
衍生到电子产品设计:以无人机为例
电子产品同样在设计中展现了鲜明的定位与取向。例如手机:Oppo和Vivo就代表着美颜和女性手机;小米代表性价比;华为代表高端商务;苹果代表时尚;诺基亚曾经代表着皮实耐用。
例如无人机市场,设计取向的差异决定了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表现:
消费级无人机:
设计取向:注重易用性、便携性和拍摄功能。
典型特征:采用轻量化设计,内置高分辨率摄像头,并集成自动避障与智能飞行模式。
妥协点:航程与载荷能力相对有限,无法胜任专业任务。
工业级无人机:
设计取向:强调性能与任务可靠性,适用于测绘、农业喷洒、应急救援等场景。
典型特征:搭载高精度传感器,支持重载荷长航时飞行,具有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
妥协点:体积和重量更大,操作复杂度和成本较高。
竞速无人机:
设计取向:以速度与灵活性为核心,适合竞技和表演。
典型特征:轻量化机身、强劲动力系统、高响应性控制。
妥协点:续航时间短,对操作手法要求高。
FPV无人机与固定翼无人机的优缺点对比
在军事应用中,FPV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在设计取向上体现了显著差异。
FPV无人机:灵活低价的“消耗品”
优点:
设计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和部署。
灵活性高,能够在复杂地形中执行任务。
操控敏捷,适合低空穿梭和高机动性飞行。
缺点:
低价定位限制了组件的性能。例如,高规格的吊舱、数据链等无法集成。
大多被设计为一次性使用,难以回收利用。
无法满足高精度任务需求,智能化程度较低。
固定翼无人机:高性能的多任务平台
优点:
航程长,速度快,适合执行远程和大范围任务。
可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和吊舱,具备更强的任务执行能力。
能够实现高智能化功能,例如目标识别、高精度抛投等。
缺点:
成本较高,难以用于一次性任务。
起降需求较高,需要更大、更平坦的空间。垂起固定翼会增加一些成本。
灵活性不足,难以应对复杂地形。
错位竞争的策略:从“一次性”到“多次使用”
我们的固定翼无人机起初也尝试走低价路线,与FPV无人机直接竞争。但在实际中,由于成本较高,无法与FPV在低价市场中一较高下。于是我们调整策略,将固定翼无人机定位为高精度抛投平台。
一次性无人机 与 高性能无人机,两者之间就是矛盾的。我们主攻垂起固定翼的无人机方案。这个产品定义的时候就很矛盾,一方面要做低价,因为攻击性沿用自杀式攻击,则需要追求极致低价;另一方面要做高性能,因为随着场景变化,需要大载重、长续航、远距离、抗干扰,人工智能识别,高清晰图像,查打一体。
这两者是矛盾的,但实际应用过程中,飞机本身并不应该是消耗品,而战斗部本身才是消耗品。所以我们修改了产品定义。
功能升级:固定翼无人机能够识别目标后,俯冲至目标正上方,将战斗部精准投放到目标。
性能提升:由于不再是一次性使用的设计,产品可以“堆料”,采用高性能的GPS、云台吊舱和数据链。
错位竞争:高端固定翼无人机通过智能化和高精度功能,与FPV无人机形成市场差异,主攻高精度任务需求。
高端定位:使命必达
在重新定义产品定位后,我们的固定翼无人机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了高端化:
高精度:依托先进的导航与抛投系统,实现对目标的精准识别和打击。
抗干扰:采用高性能的数据链技术,即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依然能稳定通信。
人工智能识别:集成AI算法,能够自动识别目标,提升任务完成效率。
使命必达:通过性能堆叠和智能化设计,确保无人机在各种复杂场景下都能完成任务。
总结
无论是汽车、消费电子还是军事装备,产品的定位与设计取向都在用户需求、成本控制和性能表现之间找到平衡点。理解这种取舍的逻辑,不仅帮助企业创造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也能让用户更好地理解产品背后的价值与哲学。
在未来的产品设计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差异化的创新,以及更多品牌在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