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也是实现
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
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 全体淮职人
初心不改、砥砺奋斗
用智慧和汗水铸就辉煌篇章
让我们一起回顾
这熠熠生辉的2024......
11月1日上午,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来校考察调研,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范荣晖等人随行。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世森,淮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邬平川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袁爱清参加调研。钱三雄参观了井巷仿真实训中心、校史馆和矿业史馆,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他强调,要突出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教科研成果转换中心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要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项目,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9月7日上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世森赴学校调研,看望慰问教学一线教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天祥参加调研并主持座谈会,代表集团公司党委为学校教职工发放2024年度慰问金。王世森对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广大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用心用情用力用功教育好学生,培育好下一代,学校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用好“上下联动、左右逢源、内外兼修、远谋近施”工作方法,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擦亮教学品牌,实现学校发展质的飞跃。
11月19日下午,淮南市委书记任泽锋一行来校督导校园安全工作。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政法委书记文见宝,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晁友福,市委副秘书长、督查考核办主任魏德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苏磊,市教体局局长杨慎红,市城管局局长宫传敏等陪同督导。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袁爱清,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童喜,副校长朱云辉参加。任泽锋一行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的方式,了解学校校园安全工作开展情况。任泽锋强调,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底线,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严从实从细做好校园安全管理,深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校园安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2月22日上午,中共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洞山校区隆重开幕。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袁爱清作题为《砥砺奋进 笃行致远 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童喜主持开幕会。
袁爱清在报告中指出,六年来全体淮职人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学校综合实力快速增强,各项事业昂扬迈上新台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报告鲜明提出了学校未来五年奋斗目标是:到2029年末,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建成一所集团满意、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学校将围绕“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防范化解风险、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改革”工作格局,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随后,会议书面通报了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
下午第二次全体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委员会。
8月31日,学校六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袁爱清同志作题为《忠诚担当 履职尽责 全力打造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学校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指明了大会的主要任务和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他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集团公司在“六期叠加”中借势而进、乘势而上的关键当口,也是我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重点落实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底线思维,坚定不移筑牢安全根基;二是强化目标导向,坚定不移深化内涵建设;三是强化职能意识,坚定不移践行社会服务;四是强化定力韧劲,坚定不移推深内部治理;五是强化党建引领,坚定不移夯实组织保障。
12月28日,《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任占营处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发友副院长、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董刚主席、高等教育出版社阳化冰副总编辑为报告发布揭幕。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入选中部和东北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卓越50强。据悉,中部和东北地区共有16所高职院校入选全部三大卓越榜单,22所高职院校入选了其中两个卓越榜单,另有58所高职院校入选了一个卓越榜单。
全国第三方评价机构易睿评价发布2024中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竞争力院校名单,全国有1374所高职院校参与排名,我校位列全国第174位、安徽省第4位、全国国有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第14位。这是我校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与重点产业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鲜活例证。近年来,我校牵头成立全国智慧矿山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煤矿安全与智能开采产业学院,为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神针评价(SZPJ)发布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名(2024),我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名全国高职院校第203名,较2023年排名跃升31位,安徽省高职院校排名由第7名跃升至第6名,全国国有企业举办的公办高职院校由第17名跃升至第16名,连续第4年入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安徽十强院校。近年来,我校以建设省级“双高计划”学校为抓手,深化校企、校地、校际“三大合作”,在科研课题立项、高水平论文发表、专利申报、技术服务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有力推动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
高职发展智库发布“2024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我校荣登产教融合发展活力模块TOP100并列第44位,全国73所国有企业举办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活力第3名,再次肯定了我校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所取得成果成效。“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是国内首个从职教改革视角衡量高等职业院校活力的排行榜,其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人社部等官方机构正式公布的文件,涵盖6个评价模块、20个评价维度和104个评价指标,数据权威、真实、可信、可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公布,我校“‘一平台、两协作、五共同’产教融合机制体制探索与实践”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我校开展安徽省“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同时,我校另有26个项目获批为2023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06年以来,我校积极探索校企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推动教育理念革新、教育资源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先后获批国家级项目(成果)25项,省级项目(成果)300余项,在省内外20多所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得到推广应用,为职业院校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范式。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公布2024年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我校推荐的3项教学成果均获奖。其中,校党委书记、校长袁爱清团队的“‘一平台、四合作’能源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创新”获特等奖,肖家平教授团队的“‘校企队院’矿山应急救援产教融合共同体“课岗赛证”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一等奖,马艳梅副教授团队的“以职业院校双高建设为背景,建设‘层类定制、产教结合’的人才实践中心”获二等奖。近年来,学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扎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服务煤炭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淮职”力量。
1月25日,安徽省第三批、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验收答辩会在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心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凌总成代表学校,以《培根铸魂育人才 技能报国筑未来》为题,就立项以来工作开展、特色培育、品牌凝练、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汇报答辩,获得现场评委一致肯定。随后,省委教育工委公布安徽省第三批、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验收评审结果,学校作为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机电工程学院作为试点院系,顺利通过总结验收。
根据《关于命名表彰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通报》(皖宣组字〔2024〕2号),学校荣获安徽省第二届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这是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体现了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展现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近年来,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安徽省教育厅官网、中安在线、安徽新闻网等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刊发学校办学成效、思想文化建设等各类报道近300余篇,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集团公司文明委印发《关于命名表彰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首届文明单位的决定》,淮南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集团公司首届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创建在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和企业文明程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严格对照集团公司创建标准,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加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抓手,务实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第40个教师节,安徽省人社厅、教育厅发布《关于表彰2024年安徽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的决定》,淮南市教体局、人社局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淮南市优秀教师 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单的通知》,我校周珺、徐西亮获评安徽省优秀教师,黄英杰获评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能源工程学院获评安徽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陈文峰、杜先春、何涛、王莉、陈颖妮、金雪梅获评淮南市优秀教师,毛龙泉获评淮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谱写教书育人动人篇章,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
安徽省教育厅公布2024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名单,我校“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的BIM数字造价应用”参赛队荣获二等奖,“智能园区网路由规划与配置”等6组参赛队荣获三等奖。自校赛结束后,学校立即启动省赛备战工作。校领导亲自部署,教务处积极筹划、细致安排,相关二级学院和参赛队反复打磨作品,不断修改、提炼、演练、升华作品。通过近3个月的艰辛努力,共有11支队伍参加省赛。
马艳梅和贾超贤两位老师在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2022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职工组)职业技能大赛中凭借卓越的技艺和稳定的发挥,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被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安徽省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比赛过程中两位老师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和精湛的操作技巧,展现了在无人机装调检修方面的高超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对无人机的组装、调试、检修、飞行等环节的准确把握,完美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及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评选结果,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马艳梅和桑冬青两位老师,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荣誉称号。两位老师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着独到见解,更在实践操作中展现出高超的技能水平,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并屡获佳绩,为煤炭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职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在山东省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圆满落幕,我校参赛队再接再厉,斩获一枚银奖。本赛项以矿井生产事故为背景,包括闻警出动与救援准备、坍塌事故生命探测等内容,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兴趣,扎实掌握灾害处理和自救互救技能。经过3天激烈角逐,我校参赛团队团结协作,摘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2块奖牌,奖牌数刷新我校历年参赛纪录。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的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我校人文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作品喜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96所高等院校的4056支团队参赛,参赛院校大多为本科院校,包括很多985和211高校参加了比赛。我校作品《苗族头饰》以安徽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入围全国总决赛,经过为期七天答辩,得到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学校在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婴儿回应性照护赛项和生产事故与灾害应急技术职业技能赛项(全国总决赛)中获佳绩。在婴儿回应性照护赛项中,人文教育学院学生王璐获国赛二等奖,葛林娜获国赛三等奖,郭行程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生产事故与灾害应急技术赛项中,能源工程学院获高职组、中职组银奖各一项,肖家平、杨波、孟凡军、张俊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1月13日至14日,2023年“中银杯”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web技术赛项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正式举行,来自安徽省37所职业院校的65支代表队参赛。我校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贾超贤老师指导的曹峻浩、王士林、张新翼学生团队和潘向阳、陈绪林、张叶果学生团队,经过激烈角逐,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高校“双特色”建设(培育)项目名单的通知》,我校成功入选安徽省技能特色培育院校。这是我校“十四五”以来,继入选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安徽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后,取得又一标志性建设成果,是对我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的持续肯定。据悉,经学校申报、材料审核、专家评审、项目公示等程序,本次共立项技能特色建设院校10所、技能特色培育院校10所。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申报的“供需对接就业实习基地项目”成功获批立项,是学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重要成果之一。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宽与企业的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容,探索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合作模式。
安徽省教育厅公布2023年度省级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名单,我校与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淮南东辰集团三方共建的煤矿安全与智能开采现代产业学院获批立项,成为安徽省首批40个现代产业学院之一,标志着我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支撑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迈入新篇章。下一步,三方严格按照安徽省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评价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实验实训设施购置,保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质量。
11月13日上午,淮南工匠学院建设点授牌暨淮河能源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在学校九龙岗校区隆重举行。安徽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世森出席活动并为淮河能源工匠学院揭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天祥主持仪式。淮南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梁广贤向学校授予“淮南工匠学院建设点”牌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袁爱清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建设发展取得的成果、工匠学院筹建情况和下一步发展方向。揭牌仪式后,徐发成一行参观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成果展示厅,详细了解学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职工培训、劳模工匠培养、服务集团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徐发成对集团工匠、技能大师研发的专利给予高度评价,对学校人才培养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安徽省总工会联合公布2024年安徽省产业教授名单,我校推荐的吴令等7人成功入选,我校累计两批获聘13位安徽省产业教授,将进一步优化我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下一步,我校将着力通过产业教授选聘制度推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培训以及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助力省级“双高计划”学校建设。
从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技师学院在2023年安徽省技工院校办学水平评估中再次荣获优秀等次,是淮南市唯一获优秀等次的技工院校。这是技师学院积极创建全国300所优质技工院校和申报安徽省技工院校“双高计划”项目以来取得的又一成果,彰显了该学院在安徽省技工教育领域的显著实力和影响力。近年来,技师学院抢抓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机遇,按照“符合政府要求、顺应人民期盼、满足企业需要、适应就业需求”的办学思路,积极构建技工学制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扎实推进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
安徽电视台对安徽理工技师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充分肯定了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贡献和成绩。报道指出,安徽理工技师学院依托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立足淮南,辐射周边,以“五实三技”为施教理念,坚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兵头将尾、能工巧匠。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成为企业技术骨干的摇篮。作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安徽理工技师学院始终致力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多年来,学院以其卓越的技能人才培养成果,在淮南这片热土上,成为职业教育的典范!
编辑丨薛心喆
闫 展
复审 | 戴文涛
终审丨程 婕
修德立身 强技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