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至关重要,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十余年改革探索,人社部门既关注宏观层面的就业大局大势,也聚焦微观层面的个体所感所盼,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支撑。基本建成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依托信息化赋能,积极推广“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将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让重点群体就业有支持有依靠。
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社部门推动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强化岗位开发,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4.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畅通基层成长成才路径,优化衔接校内校外服务,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稳定。
建立实名制工作台账,摸清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意愿,落实“1131”实名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对低保家庭、脱贫家庭、残疾毕业生以及长期失业青年,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实行“一人一策”;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招聘、金秋招聘月等服务活动,让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奔赴”。
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和乡村全面振兴,人社部门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
贵州籍农民工陈开江,返乡后成立了遵义聚鼎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人社部门为其提供了创业指导服务和创业担保贷款,目前,合作社已种植黄金茶530亩,产品远销多个城市。
为实现外出务工出得去、稳得住,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不断完善劳务协作机制和稳岗服务机制。培育更多有特色的劳务品牌,促进更多农民工实现技能就业。目前,全国已经形成2300多个具有特色的劳务品牌。
“我们通过政策支持、产业带动、技能培训和品牌推广,大力培育特色劳务品牌近40个,累计带动就业创业33.3万人。”陕西省渭南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实现就近就业有渠道、能增收,深入挖掘“两重”“两新”创造的就业新空间,着力提升县域就业容量。同时,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站和零工市场作用,搭建更多“企业就近用工、群众就近就业”的服务平台。
“自从镇上成立‘5+2就业之家’后,我们在家门口找工作更容易,能挣钱还能顾家!”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马回岭镇马头村熊先生说。一些村级“5+2就业之家”统筹当地蔬果苗木等产业用工需求,提供多样化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
为鼓励返乡创业增动力、强活力,靠前提供创业服务,跟进落实创业政策。2024年,人社部开展“源来好创业”活动,集中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政策落实、展示交流和资源对接服务。
就业路上,不落一人。对于脱贫人口、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人社部门强化优先就业帮扶,做到优先组织外出、优先企业吸纳、优先稳在岗位、优先兜底安置,让他们稳稳就业,基本生活有保障。
就业稳,民心定,家国安。回顾过去的改革历程,人社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塑发展格局、着眼就业大局、稳定就业大势,凝心聚力推动就业政策精准落实、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服务持续完善、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人社部门将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机制,汇聚改革合力,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杨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