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
城市治理亮点工作巡礼
WORKTOUR
巫山县
城市管理“三助行动” 守住城市烟火气
现正值当季水果巫山恋橙的销售时节,重庆市巫山县城市民陈君每天便早早地走进她位于宁江路的水果摊位。“在这个便民摊位没有设置之前,我一直通过小货车流动摆摊。没有固定位置,像‘躲猫猫一样’只能四处‘打游击’。现在好了,有了便民摊位,回头客也越来越多,节假日的收益更好。”陈君无比感慨地说。
巫山旅游资源丰富,是巴人故里、神女家乡;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独具地方特色。巫山作为旅游大县,对市容环境要求高。摊贩能不能在路边摆摊的问题,一头牵着秩序,一头牵着民生,一直以来也是城市治理的痛点、难点。如何打造城市颜值,也守住城市烟火气,成为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对此,巫山县住房城乡建委班子达成了管理共识:城市管理,不仅要“面子”,更要把民生温度作为“里子”,让百姓更幸福、更有归属感。让城市预留充足百姓生活空间,维护好人间烟火和人情味,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县住建委审时度势,积极倡导“城管执法三助行动”,通过一系列真招实招,真情助农、助商、助文旅。
▲巫山县夜市经济。
执法助农
就执法助农来说,“巫山恋橙”“巫山脆李”是巫山地域特产,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随着“巫山恋橙”的集中上市,由于销售市场的火热,曾经一些果农用三轮车随意停放叫卖,占道经营、乱摆乱放,导致市容脏乱,也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秩序,存在安全隐患。
▲规划“巫山恋橙”集中售卖摊区。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执法支队在滨江路政务中心至古城码头规划摊位100个,在背街小巷、小区周边合理划定摊位350余个,免费提供给果农使用,助力果农销售。
由于脆李销售周期短,执法支队依托划定的摊点群为中心,延伸扩展临时销售点,执法队员错时错峰不间断执勤,提前到岗到位,做好经营者入场经营前的规范指导,重点区域重点监管,引导果农有序经营,自觉维护好环境卫生。
此举既形成了销售模块集中经营,又有利于市场秩序规范、方便群众选购,实现精准助销增收、方便群众购买、市容整洁有序。
▲延伸扩展临时销售区域。
执法助商
巫山县城市管理局以强服务、多措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助推经济增长“润滑剂”作用。
一是开展城区主次干道、商业聚集区、企业周边等市容市貌专项整治,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是合理规划设置便民经销点,满足小商贩的经营需求,护住基层民众“钱袋子”。在宁江社区搭建摊区100个、在飞凤社区设置小吃摊位30个,划设便民经济摊点12处,在巫山中学校门口左侧人行道划区域设置31个小吃摊位,解决企业下岗工人、转业退伍军人、残疾人等600余人再就业。
三是全力助企纾困。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服务提质增效。对户外广告审批、占用挖掘道路审批等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流程,践行“不跑少跑,一次办好”的服务理念。
2024年10月,巫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收到了一名果农的求助,称自家种了20多亩葡萄销售难。在了解实际情况后,执法支队第一时间赶到果园,现场认购了一批葡萄,一举解决了当事人燃眉之急。
▲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服务小商贩。
执法助文旅
巫山旅游资源丰富,有小三峡、神女峰、文峰观等一批国家5A、4A级景点。巴文化、神女文化、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等,构成了巫山悠远神秘的文化符号。巫山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巫山县城市管理局步履不停,挥洒汗水,守护城市安全顺畅,打造宜居宜游空间,给游客以“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旅游感观。
及时清理城市杂物、更换破损广告牌,采用“每日调度”高效巡查,紧密跟踪落实,确保问题迅速解决。夜幕降临错时上岗,夜班队员在南三路美食街蹲点值守,全天候维护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
同时,在“竹枝村”“宁江渡”两个旅游景点规划夜市经济集市摊位200余个,提供灵活就业岗位700余个,守护人间烟火,催热“夜经济”,惠及商家600余户。
在马拉松、红叶节、电影周等县大型活动中,制定详细周密的保障方案,抓好市容秩序维护,落实交通分级管控措施,确保市容整洁,交通畅通。
▲维护红叶节市容秩序。
如今,巫山县城市管理执法以“服务至上、引导至上、规范至上”的工作理念,不仅体现在罚款减少上,更是将执法融入服务,紧扣民之所盼,解决民之所忧,从细微处入手,从群众关切之事做起,用“绣花针”“绣”出了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让城市不止有颜值,还有烟火气,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