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乡深挖“红绿彩”资源 赋能“农文旅”发展

文摘   2024-11-22 17:04   云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年来,小街乡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带动、全民参与、共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发挥红色底蕴丰厚、绿色生态优渥、民族文化多彩的优势,推进小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党性教育、特色旅游和文化体验互嵌互动,实现“红绿彩”农文旅融合发展,绘就共治共享共富乡村旅游新画卷。




以红色资源为“基”

筑起党性教育精神堤



以红色资源为载体,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关键,以感悟兰英精神为核心,创新打造党性教育基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化党性教育。建设孙兰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通过项目先行,完善民宿、餐厅等设施,进一步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的文体旅设施,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打造以孙兰英革命烈士纪念馆为中心,乡党校、组织生活馆、红色书屋、乡愁史馆浏览区、小街中心小学等红色文化区为分散点的“1+N”模式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实现两小时教学游览圈,让革命旧址成为党性教育“主阵地”。弘扬革命精神。依托红色阵地,集合优秀青年干部24名组建兰英宣讲团,为每一位来访者讲述孙兰英、王旦东、苏占臣等革命志士在小街这片红色热土上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史,2024年以来开展教育活动96场次、接待党员群众1.3万余人次,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基地功能作用,切实筑牢广大党员群众的精神之堤、思想之魂,让革命先辈成为培根铸魂“好榜样”。创新红色研学。深入挖掘小街红色资源富矿,打造红色教育经典研学线路,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创新形式,搭建“游、学、行、思”研学课程支架。组织开展“红途”研学之旅,100余名师生齐聚小街共同寻访红色足迹,瞻仰革命旧址,聆听英雄故事、亲近生态自然、体会劳动乐趣,真正将研学之旅变成行走的课堂,让红色资源成为启心润德“活教材”。



以绿色生态为“根”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切实以生态固本、用绿色破题,答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推动小街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依托小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把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作为转型主抓手,在保护好岔河水库、老黑山等生态资源的同时,探索生态价值实现经济发展。丰富文旅产业全链条。推动小街老黑山防火路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打造老黑山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户外运动、体验式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举办两届老黑山登山活动,切实延长文旅产业链,激发消费新潜能。做强乡村特色农产业。深挖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实“一村一品”,通过农旅融合产销模式,让菊花、蓝莓等特色产业融入小街乡文旅产业,借文旅人气带动农产品销售,助推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收入152.22万元,促进村民稳定增收致富与农文旅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培育生态旅游新业态。认真谋划争取EOD项目,进一步完善农文旅体融合发展设施,计划实施村庄房屋风貌改造、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等工程,探索民宿、农家乐、田园观光等新型农文旅产业,不断解锁文旅融合新玩法,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以多彩民族为“要”

打造特色旅游打卡地



通过聚合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多种特色民族资源,积极探索“民族团结+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将小街打造为集民俗风情领略、特色旅游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特色乡村旅游景点。擦亮苗族非遗传承名片。打造歪头山苗族文化传习馆,组建歪头山苗族文艺队,充分展示苗族服饰银饰之美、歌舞技艺之韵、民俗风情之魂。同时聚焦建好非遗平台,培养非遗人才、创优非遗环境,为非遗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人才保障,助推苗族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挖掘多彩民族节庆资源。以彝族、苗族、哈尼族文化为依托,以山区特色菊花、蓝莓等农产资源为媒介,成功举办三届普厂蓝莓西瓜文化节,两届小街乡花山节,通过彝族特色舞蹈队、苗族传统迎宾仪式、民族文创产品展销等形式,充分向外界展示小街农特产品和特色民族文化,为游客们带来了“四月能摘果、十月能赏花、全年强党性”的非凡体验,让民族文化旅游绽放多彩魅力,切实走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新路径。  





供稿:胡雅丹

编辑:包晓睿

审核:张琢璞、朱继明

扫描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红色老区绿美小街
信息发布 工作动态 宣传推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