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刚:在北京遇见临海人陆绍阳

文摘   2025-01-14 06:01   浙江  


新书消息,胡明刚的新书《江南蓑衣—山上美文精选集》成品书已到天台。

天台新华书店有售,定价68元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和当当、淘宝、京东等皆有售






在北京遇见陆绍阳

胡明刚

陆绍阳,1966年出生于浙江临海,先后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2020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2018-2022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
专著《中国当代电影史》曾获北京市哲学社科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奖,《视听语言》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论文多次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当代电影论坛”优秀学术论文奖。
1995年执导中央电视台7集电视连续剧《碧海情未了》,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1996年执导电视剧《阳光路》,获全国“理想杯”电视剧大赛二等奖。1996年编导专题片《青春无悔》,获中央电视台“剑南春”杯专题片大赛二等奖。

古街老巷飞出翩翩少年

在北京遇见陆绍阳,是一个美丽的因缘。台州北京知名文艺家联谊会成立当天,席间一位个子瘦长戴着眼镜的文质彬彬的书生,走过来和大家打招呼,他自报家门:陆绍阳,临海城关人,家住大龙须巷。由于年纪相仿,爱好相似,对事物的理解也很接近,我们谈得更为合拍。
陆绍阳虽在临海出生,但从小在绍兴长大。绍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给他文学启蒙的是鲁迅先生,给他文化情怀的是王羲之、陆游和徐文长,从小听惯古贤故事,他心中的文学情感开始萌芽。回到台州府城临海,他先转学到巾山小学,再在临海一中和台州中学就读。他每天背着书包穿过紫阳街,那是一条布满老民居、蓄满岁月时光的老街。
老屋与老家的生活,成了陆绍阳少年时期写作的好题材。陆绍阳的写作爱好,得益于他的父亲陆绎广先生的言传身教。陆绎广曾在临海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工作,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擅长乡土色彩浓郁的散文,著作有散文集《苍山灵水之东临蓝海》《乡关梦寻》《渔樵的游吟》等。深厚的家学渊源,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陆绍阳在初中时期开始了真正意义的文学写作,作品得到了龚泽华先生的首肯垂青。

龚泽华是台州中学的语文名师,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写有小说《闯旋涡》,出版了《儿童文学作品集》。陆绍阳的第一篇散文《我爱茉莉花》经龚泽华推荐,发表于浙江的《当代少年》杂志上。读初二时,他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了散文《家乡一条溪》,在地方上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写作好,语文自然好,高考就顺利多了。陆绍阳被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了,他提着一个帆布箱,坐船去金华报到。陆绍阳如一条鱼,游弋于文学的海洋里,自在快活逍遥。大学毕业后,他先在浙江水产学院任教,之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攻读硕士学位,回忆起当年的求学生活,他总结出三条经验:充满好奇心、学会思考、努力在生活中保留一片天空。
爱电影的本身就是爱生活

从杂花生树群莺纷飞的江南,到千里之外的北国都城,陆绍阳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环境。1994年,他进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工作;2002年,他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2013年,他担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该学院的上一任院长是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
重任在肩,对他来说既是压力又是挑战。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事务需要处理,但他从来都是认认真真备好课,准时出现在课堂上。他设置的课程学生们都很喜欢,成为大家的首选。有同学说:“我不是这个学院的,但我清楚所有陆老师的课都在什么时候上。”“听陆老师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他讲《中国电影史》,异常火爆。他带着南方口音,在台上侃侃而谈,风生水起。在电影诞生至今一百余年的长河中纵横恣肆,上至历史大势,下至趣闻花絮,信手拈来。他声音不大,但一字一句,饱含情感。他说话不多,干净利落,但该点到的一字不落。
爱电影就是爱生活,欣赏电影和文学创作一样,都与生活密切相关,相互交融。陆绍阳说,童年时期正值文革结束,国内外的许多经典影片得以重映,他的一个叔叔给他提供了看好片的机会,这些经典影片成了他的至爱,他也由此走进了电影课堂。
在浙江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陆绍阳经常和同学聚集在校门口的小夫妻店里,一边喝着寿生酒,一边与同学讨论电影镜头画面和拍摄技巧,他还经常写影评。在他的主导下,浙江师范大学成立了影评协会,还创办了第一届电影节。有一次,他听说浙江省的电影公司经理会议在衢州召开,会上将放映《红高粱》,他与3个同学乘了6个小时的火车赶到衢州,为了看这部电影他们还在衢州住了3天。
他对电影的热爱,还影响着他对职业的选择。他在《电影的斜坡》这本书中写道,“三十年前,一个男孩被白布上出现的影像吸引,踏入电影的河流;三十年后,他对电影的爱历久弥坚,只是早年那懵懂的崇拜,化作了现今理性的文字和深切的期待。”
电影电视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成为陆绍阳研究和主攻的方向。他广泛搜罗中外影视名作,细细观看,反复琢磨,细致解读,皆有心得。《电影的斜坡》就是“经年收获的果子”。他列出了一道道清单,如《世界电影史推荐书目》《我喜欢的101部中国电影》《我喜欢的101部外国电影》,供大家按图索骥,开启电影艺术的启蒙。


探索文化传播传承之道

陆绍阳在担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期间,特别关注文化传播的导向,他说:“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不仅改变了电影电视等文学艺术的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陆绍阳说,在不影响网络文艺勃发生命力的同时,提供它更广阔的生长空间,更优质的土壤,更科学的引导方式。现在传统媒体,如纸面媒体、电影电视等,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微信、微博、手机阅读等,占据甚至取代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但传统媒体还是有其永远存在的方式,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应更重视互联网行业那些不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案例,至少可以避免重蹈覆辙,给成功增加更多的机会;我们应采用趋势研究、前瞻性研究,媒体产品要多媒体化,管理要扁平化,盈利模式要垂直化,媒体和用户要有一个深度的融合。另外,非常有价值的措施还包括人才结构的调整。
陆绍阳发现,在网络大众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出现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诸多问题。诸如:被推到前台的制作方、平台合力推出大量选秀、养成类节目,乐此不疲地“造星”,瞄准人性的弱点,不惜以低俗、粗俗,甚至恶俗的方式博眼球;另一方面,平台、机构、粉丝组织合作,不时推出新“玩法”,粉丝被诱导“氪金”“刷数据”“打榜”,幻想着在精神和物质上与明星合体。“饭圈”的功利主义,漠视了情感和精神价值。对于这些败坏三观、道德失范的现象,陆绍阳指出,要多管齐下,对“饭圈”背后的畸形产业链进行整治,尤其是平台应切实履行监看责任和管理责任,先讲艺德,再讲艺能,只有纠偏、严格管理,才能保证网络传播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化传播,实际上传播传承的是人类最真善美的精神。陆绍阳强调,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它深藏着人类为创造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在非遗传承与传播方面,要着重注意的是文化遗产背后蕴涵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文化的传播,不仅要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还要把蕴含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脉赓续下去。


读书苦思歌行念乡

说到伯格曼电影中的“人”,陆绍阳这样理解,具有代表性的三类“痛苦的人”,分别是被疾病折磨的人、失去家庭温暖的人和被信仰纠缠的人。他们的痛苦挣扎,体现人所蕴含的生命价值与意义,昭示着信仰的力量与精神。
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信仰的力量与精神,在于不断地吃苦耐劳和读书思考之中。“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能够静得下心、吃得起苦,沉得住气。”爱读书、爱教书、爱写书,一生与书打交道,书与陆绍阳同体合一。他北大的书房里,堆满了书,已无转身之地。“既便有读书的心,最终能否落到实处,那又是另一回事。接下来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要多读经典,读得多了,肚子里的东西也多了,加上‘思’,不断地体会,就会产生‘见识’,这就算上了一个学习的台阶。”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学之际,陆绍阳对他的学生这样说。
陆绍阳读书,凝思致用。他出版了一本《看画小记》,对古往今来美术名作,进行细致读解,真知灼见毕现。“艺术是还原的过程。无论绘画雕塑影视,都在还原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它表现的绝不是幻象,而是鲜活的现实。美术通过构图、景深、光影、色彩、线条来呈现,光影、色彩成了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光色能让一切人物景象栩栩如生、神采焕然,凸显内在的精气神”。这是一本艺术的欣赏书,也是一本启蒙书,出版后反响良好,值得反复阅读。
陆绍阳喜欢草木,喜欢诗歌,时有迁想妙得。他把小花、小草、小树当做自己的生命依托,思乡的情愫缕缕飞升起来,他一路歌吟:
寂寞蔷薇开,朵朵精神在,叶柔花红出墙外,春色已向晚、无处采。
寂寞蔷薇开,暗香入窗台,春日将尽雨入怀,好花也有时、盼君来。
南方的草木成为家乡的象征,他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但最喜欢的还是草木葳蕤的南方古城,临海的老城风物、草木山水,全呈现在他的歌词里,被人们唱了出来:
一出西门外,灵江水粼粼,勾起百丈浩荡情,丹青写精神。
相逢唐诗路,府城淡墨馨,山海水城有清音,而今绘新景。
啊,澹澹灵江水,东流向大海,月落江水明,悠悠寄我心。
陆绍阳,这棵来自江南的草木,在北国古都的异乡郁郁苍苍。




相关链接



陆绍阳,浙江台州临海人,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现为教育部2018-2022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曾多次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新闻奖评委。



江南一庐/摄

胡明刚,农民,自由写作者,乡土散文家。1965 年出生于浙江省天台山华顶东麓外胡村,从事文化工作三十余年,有诗歌散文作品三百余万字散见于《中华散文》《散文》《江南》《文艺报》《文学报》《读者·乡土人文版》等全国各地报刊,收录于《新散文百人百篇》《菩提树下:现代禅意散文选》等二十余种选集。散文《江南蓑衣》作为全国和多个省市的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训练》等三 十余种教材教辅。著有散文集《蛤蟆居随笔》《北漂者心声》《天台茶》 《天台行旅》《徒步寒山》《石梁纪》《江南蓑衣》《读山品水》《云端歌行》等,编著文化普及读物《皇家珍宝》《北欧神话》《艺术课堂》等十余部。现居北京,并在天台山石梁镇成立“文化名家工作室”和“山上书院”。

全景新视界
社会民生,聚焦百姓生活点滴,展现时代风貌。旅游摄影,用镜头捕捉山河壮丽与人文风情。而其它类别则蕴含无限可能。三者共同构建丰富的内容世界,为人们提供多元视角,满足不同需求,丰富精神生活,引领我们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