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铁路持续提升货运供给质量和保障能力综述

文摘   2025-01-24 19:42   宁夏  


风笛声声响苍穹,铁龙驰骋传佳音。


2024年,国家铁路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连续8年实现增长;40个铁路物流中心有序运行;累计签订物流总包运量5.4亿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铁路货运交出亮眼成绩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运输结构、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货运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主动对接企业生产和物流市场需求,优化铁路物流产品供给和运输组织,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为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有力保障。




39.9亿吨货物运抵五湖四海——

保通保畅

铁路货运跑出加速度




这一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连续8年实现增长,日均装车首次突破18万车大关;2024年10月以来,货运单日装车连续7次刷新历史纪录。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铁路自觉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担当重任,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勇当先行,统筹运用线路、机车、车辆等资源,精心组织货物运输,“带货”能力持续提升。


12月29日,随着一声风笛长鸣,满载3710吨煤炭的68661次列车从浩吉铁路靖边东站缓缓驶出,一路南下开往湖北省襄州北站。这标志着浩吉铁路2024年累计货运量突破1亿吨,也是浩吉铁路开通以来年货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北煤南运能源大通道能源保供、增运上量迸发出新的活力。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煤炭则是能源供应的“压舱石”。在中国铁路煤运大通道上,万吨重载大列风驰电掣,全力保障电煤运输。


看北煤南运,浩吉铁路车轮滚滚,装卸高效有序。


看西煤东运,大秦铁路勇挑重担,守护万家灯火。


……



铁路科学规划煤炭运输整体格局,用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等主要货运通道能力,大力开行万吨列车,2024年完成煤炭发送量21.1亿吨,实现同比增长。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优化运输组织。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安排专人梳理全疆各站粮食运输需求,制订日装车方案,提高作业效率,有效保障新疆粮食外运。


抢抓市场机遇。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价格和“一事一议”营销策略,成功开发佳木斯、七台河到营口港、大连港、锦州港,前进镇到营口港等玉米集港项目,全力保障了粮食运输。



数据显示,2024年铁路累计运输粮食1.07亿吨,保障了国内粮食生产供应、粮食市场价格稳定。


山河锦绣,人民幸福是最温暖的底色。铁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给予运力倾斜,实行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等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保障了石油、化肥、农药、粮食、防汛救灾等物资运输,彰显了货畅其流保民生的“铁担当”。




40个铁路物流中心有序运行——

降本增效

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




这一年,40个铁路物流中心有序运行、599个营业部各尽其责;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约600亿元。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铁路持续深化货运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稳步增加铁路运量、扩大市场份额,着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更加有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

 

——货运组织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国铁集团对既有铁路货运组织体系进行系统性重塑,在全国成立40个铁路物流中心,形成拓展铁路物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合力。



三晋大地,太原铁路物流中心积极搭建智慧物流营销工作平台,有效提升铁路运输市场份额,打好货运上量“主动仗”,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现代物流服务。


彩云之南,昆明铁路物流中心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铁路+金融”合作模式,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亮丽北疆,包头铁路物流中心深化与公路、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有针对性地打造高品质物流产品,减少中间环节,提升运输效率,推动铁路物流产品融入产业供应链。

 

——货运服务品质持续提升。铁路货运抢抓机遇,积极融入企业供应链,丰富货运产品供给,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运输保障。



大力发展“总对总”营销和物流总包,累计签订物流总包运量5.4亿吨,有力推动了“公转铁”运输。


研发上线中国铁路网络货运平台,大力发展以铁路为骨干的全程物流,吸引入驻社会车辆12.2万辆。


构建快捷物流产品体系,扩大跨铁路局集团公司货运班列开行,创新多式联运模式,积极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进一步提升了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


创新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帮助645家客户获得授信融资总额175亿元,其中80%以上为小微企业,有效降低了客户融资成本。


时间记录发展足迹,实绩见证使命担当。铁路持续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以实际行动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1.9万列中欧班列强势“带货”——

跨越山海

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成效显著




这一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9%;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全年发送96万标箱,同比增长11%;中老铁路运输货物总量达到1960万吨。


物流,经济的血脉,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回眸2024年,铁路加强与境外铁路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升口岸交车作业效率,开好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加强全程运行盯控和安全保障,确保了跨境货物运输稳定畅通。



波兰的苹果、荷兰的奶酪、哈萨克斯坦的面粉……中欧班列车轮滚滚,让中国百姓品尝到更多的世界美味。


与此同时,中欧班列让更多电子产品、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制造”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中亚和欧洲,助力“中国制造”扬帆出海。


“钢铁驼队”,生机无限;西部陆海新通道,欣欣向荣。



来自东盟国家的榴莲、大米等产品摆上国内百姓餐桌;重庆潼南柠檬“出海”打开生鲜销路;中国的汽车、摩托车等产品远销东南亚……这些都有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功劳。


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加速延伸,跨越山海,连接世界,为服务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经贸往来提供了强劲动能。


新年伊始,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超市内,水果销售区的一块价格牌格外引人注目——“老挝香蕉3.99元/500克”。这些远道而来的老挝香蕉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异国的甜蜜滋味。



2024年,中老铁路运输货物总量达到1960万吨,日均保持在5万吨以上,其中跨境货物478万吨,进口货物量远超出口货物量,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和贸易活力。


在中老铁路带动下,老挝铁矿石、木薯粉、橡胶、香蕉以及泰国的榴莲、山竹、龙眼等产品国内需求量增加,而我国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温带果蔬也通过中老铁路进入东南亚各国,实现了货物的双向高效流通,有力促进了沿线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岁序更替,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华章日新,始终清晰的是前行者的脚步。踏上新的征程,铁路货运必将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步伐,持续为民生福祉添砖加瓦,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铁道》报

文字:宋佳伶

图片:张奕 孙季翔 熊垚光 郭俊峰 张睿 申娟 周涛

编辑:苏凡 赵熳

审校:高珊

迎水桥车站
讲迎站人、说迎站事 投稿地址:ysqczdb@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