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的炮楼:1小时22分就拿下?别被神剧忽悠瘸了 | 循迹晓讲

文化   军事   2024-11-26 11:30   北京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快来星标我们

 Follow us

各位读者朋友:因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推送,所以如果你喜欢循迹晓讲的文章,请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循迹晓讲”  。

设置星标步骤:1.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2.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3.设置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Follow us



不管是以前的抗战电影还是如今的抗战神剧,在这些剧当中有一种建筑出镜频率相当高,那就是日本的炮楼。在抗战神剧当中,端炮楼打鬼子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轻松,但真实历史中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当时日军在中国修建的炮楼对于中国的抗战军民还真就是块硬骨头。


◇ 图为抗战时期的日军炮楼


这样的炮楼倘若追根溯源的话,和历史上的碉堡碉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入火药时代之后,在技术先进的地区碉堡也逐渐完成着进化,到了二战时期,碉堡大部分也都是埋在地下的,否则很容易被大炮给轰上天。而日本能在中国大规模的修建炮楼,本质上也还是掐准了当时的中国极度缺乏重武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战的不容易。今天从碉堡和碉楼讲到炮楼,聊聊它们的发展进化和相关故事。


◇ 图为《周礼》中周王城图


说起来这碉堡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在当代考古学中判断一个古文明遗址,非常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城墙遗迹,这城墙的最重要作用,自然是抵御外敌,此所谓“筑版”,它就可以算最原始的碉堡了。西方罗马共和国后期和帝国前期,罗马急速扩张,在莱茵河流域,高卢地区和不列颠岛上到处都是心怀敌意的当地人,罗马军团的士兵们出于自保的目的到处修建碉堡,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封建时代,各封建领主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也在到处建城堡,时至今日罗马时代和封建时代的碉堡城堡遗迹在欧洲仍然随处可见。


◇ 图为中世纪卡拉克城堡复原图和遗迹


在冷兵器时代,面对基本上只有大刀长矛的攻城者,碉堡的防御作用是非常显著,最典型的那就是君士坦丁堡,它的城墙如此坚固,一直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拜占庭帝国数百年,直到土耳其人在1453年用巨型大炮和诡计攻陷这里。


◇ 图为君士坦丁堡复原图和城墙复原图


当火药在欧洲大规模使用之后,碉堡依然发挥着作用,虽然它在大型火炮面前显得脆弱,但大型火炮移动非常困难,碉堡面对小型火器也是具有压倒性优势。所以我们看到即使是到了19世纪,碉堡仍然在北美洲修建。而在此期间,碉堡完成了一系列的进化,为了尽可能消除火炮可能的射击死角,出现了棱堡和星型要塞,比如美国国歌诞生之地麦克亨利堡。


◇ 图为麦克亨利堡


面对机动性和火力还无法有效结合的陆军,这些进化的碉堡威力显著,但到了19世纪中期之后,陆军的机动性大大增强,小型的野战火炮也被普遍装备,碉堡不管再怎么修筑也都不具有火力的压制了,于是这样的旧式碉堡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堑壕和机关枪,这等于是没有地面建筑的碉堡。


以上碉堡的演化都是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之下,随着陆军火力机动性的不断进化而进化的。而在陆军水平普遍停滞的地方,碉堡就是一个超越时空的大杀器。


◇ 图为印版平定两金川得胜图册

◇ 图为今天的川西地区还有碉楼遗存


18世纪的东亚大陆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地区。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当中有征服大小金川之役,这对清朝其实是惨胜,战事断断续续持续二十余年,前后动员六十万兵力,国库花销更是直逼一亿两白银,而他们的对手从始至终也就几万兵力而已。造成这种局面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的碉楼。


这种碉楼可以被看作碉堡的升级版,有数层楼高,碉堡墙体坚固,身上开有枪眼,这种碉楼在当地有数千座之多,最早的从东汉时期就开始修建,最初是部落族人之间冲突时防御之用,当清军大军压境之时,碉楼就成了当地人最强的防御武器。清军虽然人数占有压倒性优势,但他们缺乏大型火炮,根本对这些碉楼无能为力。再加上清军劳师远征,后勤不畅,对碉楼的攻击以惨败告终。


◇ 图为北京国家植物园中碉楼遗迹


面对攻坚不利的局面,乾隆皇帝自然是震怒非常,他投入海量资源去解决碉楼问题。他下令在北京西北郊正白旗正蓝旗的驻地仿照当地的样式去修建了一比一大小的碉楼,让京师的健锐营练习如何攻打。当然比起这些,更重要的还是大炮的问题。在康熙平三藩收复台湾之后,朝廷收缴地方火炮,乾隆年间四川的清军几乎没什么堪用的大炮,当时的四川总督找来陕西匠人来帮忙,铸了几百门所谓的“劈山炮”,这种炮重不过几十斤,发射的炮弹根本对碉楼无法形成威胁。在意识到碉楼的问题之后,清军招募工匠铸造了一批放大版的劈山炮,每门炮重三四百斤,看上去比过去强了不少,但就是这样的炮也只能打掉碉楼顶上的几块石头,想要指望它轰塌碉楼那是想多了。


◇ 图为清军使用的抬炮和劈山炮


当时四川军政官员的奏折中声称正在想办法铸造比改良版劈山炮更大的火炮,但即使这样,预计得三四十门集中轰击才能摧毁一座碉楼,这肯定不行啊,乾隆爷只能想办法调遣更大的火炮,比如九节十成炮,这种炮威力大的多,重量也大的多,而且可以拆开运输,到地方组装。除了这个,乾隆爷还下令调集云南地区的铜匠,就在大小金川前线就地铸炮,彻底解决运输的问题。到后来铸造出来的大炮,所谓“大将军炮”,重五千斤左右,这样的大炮终于可以轰塌碉楼,而清军也得以在火力优势之下,一座一座碉楼去拆,终于在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压倒了对方。战争结束,清军在当地拆毁碉楼三千余座,遗留炮弹三十余万枚,可想而知这碉楼对大清的威胁有多大。


当然,大清本质上的统治逻辑还是稳定压倒一切,为了平定边患不计成本地在短时间堆砌火炮拆碉楼没问题,等到大小金川平定,这些火炮不但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也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可能。等到鸦片战争时英国的三等战舰出现在大清的海岸,大清失去了任何的还手之力。


◇ 图为八路军摆沙盘研究攻打敌据点的办法


而到了抗战爆发之前,中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工业实力都远远不能跟当时的日本去比,这也是日本在1937年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在此之后中国靠着军民的顽强抵抗,愣是让日本军队陷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之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为了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跟英美死磕,陆续把大量的甲种师团给调离中国前线,此时在中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的日军事实上已经陷入了治安战,他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用少量兵力去控制广大的地区,此时依托控制的铁路线修炮楼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这说是“炮楼”,但里面其实没什么火炮,主要还是一挺机枪和操作小组。为了防止被偷袭,炮楼周边会拉上铁丝网,而且会把周围几百米的射界全部清空,没人能活着穿过那最后的几百米射界。


◇ 在极度缺乏重武器的前提下,攻打鬼子炮楼远没有影视剧中表现的那么轻松


在1940年代,这样的炮楼如果修在欧洲,那就是等着被轰上天的命,但在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极度缺乏重炮,游击队更是只有轻武器,所以还真的拿这样的炮楼无可奈何。当然,既然无法直接干掉日军的炮楼,游击队也会想别的办法,比如在炮楼水源里下毒,或者策反伪军等等,但终究还是不能大面积地拆炮楼。而在比治安战更重要的战场上,日军则会修碉堡,相比于炮楼,碉堡更隐蔽,火力密度更强,当时中国装备最好的军队面对日军的碉堡群也还是伤亡惨重,这其中的典型就是1944年的松山战役。


◇ 图为松山敌阵地全般状态要图


当时日军在俯瞰滇缅公路的松山修的暗堡群硬生生拖住国军好几个月的时间,最后国军实在没办法,在美军顾问的建议下采取挖地道埋炸药中心爆破的策略,才硬生生把这个碉堡群给拿了下来。战后一统计,日军当地的守军一千两百余人全部战死,而国军伤亡接近八千。硬攻碉堡或者炮楼,就会是这样的下场。


◇ 图为硫磺岛战役中匍匐在滩头的美军士兵


关于这点,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海军陆战队也是深有体会。在硫磺岛和冲绳,当美军逐步深入内陆之时,遇到日军的碉堡群也是一筹莫展,最后尽管赢了也是代价惨重。可见,只要不是在平原地区,碉堡炮楼还是巨大的威胁,二战如此,现代也是如此。


讲了这么多,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碉楼和炮楼能对进攻者有那么大的威胁。军事从本质上是一个非常残酷的话题,这些年拜网络发达所赐,很多的军事爱好者谈论过去的军事技术和历史,多多少少都带有上帝视角的俯瞰,而忽视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这其实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具体到抗战的历史,如今很多人总是在说日本当时工业孱弱,修的炮楼不堪一击,这样的话真的是对抗战先烈的极大侮辱,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这才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纪念吧。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在“循迹晓讲”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设置星标: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置星标后,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猪鬃和桐油:打鬼子别信神剧,要信“猪队友”?| 循迹晓讲


官宦子弟上战场:为了军人荣誉?还是为了方便镀金?| 循迹晓讲


死在1939年,希特勒就是德国史书上的伟人?| 循迹晓讲


纳粹美学:为啥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集会表演就让德国人魔怔了?| 循迹晓讲




◇ 图为晚年时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