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建筑与文化》2023年9月刊
摘 要:文章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规划创作为例,深入解读校园创作中的自然观。基于校址所在地域显性的生态本底特征,建筑师紧扣“自然观”命题。通过对规划格局、空间秩序、场地营造、交流场所、山水意境、形式特征等六个方面的梳理,成功展现了现代校园中人工场所与自然山水的共生融合。文章深入分析了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自然观表达,并通过本案的实证阐明,建筑学的自然观是以人、建筑、自然的统一为本体的,是回归自然的建筑观。
关键词:自然观;山水意境;融合共生;因势利导
图 1 环内自然成园,瀛瀛湖面居中铺开(图片来源:章鱼见筑)
引言
中华文明几千年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这是基于自然的东方文化以及哲学体系。先人将自然的生机与人的内在生命力统一起来,悟解出生生不息的东方智慧[1]。自然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持续影响着哲学、美学、艺术以及建筑学的发展。
传统自然观中,建筑只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就如同唐代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阐述的自然之境:“俯拾即是,不取诸邻”,即不索取、不强求,以自然的态度认识世界。伴随着建筑营造的发展,人对生态环境、人文传统、建造法则的认知在不断提升,对自然的感知从畏惧到顺应,从固守到改变,从改造到回归,人的自然观也在不断的发展。
文章以建成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规划工程为例,探索现代校园规划中的自然观表达。从实际案例着手,文章深入剖析设计理念中所蕴含的自然属性,研究在建筑环境营造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并以建成后的实际感受验证,自然观指导下的校园建筑能够表达出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1回归自然的建筑观
现代建筑学意义上的自然观,可以理解为回归自然的建筑观。借助几位泰斗的观点:如程泰宁院士提出的“回归自然”的设计,强调以自然为哲学本体,探索建筑学的规律性;同时以整体性、模糊性和科学理性有机结合,来诠释建筑[2]。崔愷院士的“本土设计”强调立足土地,以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的沃土为本,以理性主义为设计原则的实践策略[3]。而隈研吾先生在他的“负建筑”理论中强调的是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及视觉需求的建筑,是扎根于场所的自然建筑[4]。
图 2 融合山水共享之“环”(图片来源:章鱼见筑)
可见建筑师的自然观并非自然界,而是一种建筑学观念,是对建筑所处场地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和景观环境的积极思考,以“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为本体,追求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契合,在多重因素的相互协调中实现自然之道。
本文所采用的案例位于四川宜宾。“谁将怪石劈为门,引入烟霞势欲吞。水有源头通玉液,人从谷口泛金樽”。明代诗人李春先精炼的诗句描绘出宜宾自然山水的画面,着实让人难忘。这次面对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项目,设计团队着力践行“山水交融、因势利导”的自然观法则,希望在“千校一面”中探索一点新意。
2自然融合“共生环”
基于自由开放、合作交流的办学特色,建筑师从建筑与地域文脉、自然环境的关系出发,试图找到一种建筑形式,以促进学科互相交叉互为渗透,并能实现与自然的对话。
融合的最终表达是一个“共生”的环。“环”上建筑呈放射状串联排列。教学楼、学院楼、礼堂、图书馆通过步廊连接,功能区之间紧密联系,并随着地势变化的高低起伏。“环”内自然成“园”,以瀛瀛湖面居中铺开,叠山、置石、理水,巧于因借、隔而不塞,校园核心空间获得最大化的自然融合。
在整体规划中,“自然之美”是主角。图书馆、礼堂等建筑并没有刻意的强调个性表达,在朝向核心区一侧是以一种“低姿态”的群体关系呈现,以达到与校园整体空间环境的协同,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中形成校园开放多元、自然融入的目标。
“共生环”创建了一个集聚、整合和共享的校园开放环境,培育自然融入的学习社区,促进校区“融合”与“共生”两大主题。正如安藤忠雄所说,这是与原生的自然不同的,空间所关联的是一种人造自然或建筑化的自然[5]。
图 3 核心区的环廊(图片来源:章鱼见筑)
3“环状渗透”空间秩序
借用物理学上“对称性自发破缺”的理论,自然界最终达到的是一个不对称的有特征性秩序的稳定状态[6]。设计团队基于场地自然要素,区别于常见的中轴-对称-层进式模式,以动态均衡打造独有的“环状渗透”空间秩序。这是基于场所的特征性秩序,就像安藤忠雄所强调的,这是“自然的秩序”。
“环”本身提供三个层次的自然对话:首层是敞开的,环外有分散的生活区景观节点,通过开放的架空敞廊被引入中心景观,由此产生内外多维渗透的空间关系,并形成校园特有的自然与建筑的联系。中间层封闭但是通透,风雨廊环通各主要教学职能,围绕核心景观形成视线聚焦,最大化人与外界接触的空间,以期打开建筑边界,将内外相融合达到人与自然“纠缠”在一起的结果。顶层为屋顶花园,身在其中,核心区景观尽收眼底,周边高处的建筑,获得良好的视觉延申。
利用“共生环”多层次、差异化的空间表现,建筑与环境产生“叠景”效果,空间不是单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限定,而是形成了校园纵深的空间连续性。
图 4 环状渗透的空间秩序(图片来源:李超绘制)
4“因势利导”场地营造
校园基地北高南低,高差9米,主校门位于北向,这与传统规划中层进式上升的空间序列相背。顺应或是颠覆?独特的场地关系给设计带来挑战。基于自然观,设计必须以场地塑造以及地形回应为前提,通过对场地的因借实现与自然相融合。“当某个事物与它所存在的场所产生联系时,我们就会觉得它是自然的” [7]。
主入口广场设置在北侧高处,步入校园,景色一览无余,恰是地形的落差为校前区提供了俯瞰全景的最佳视角。开阔的水面铺陈开来,镜面水的水平矫正巧妙克服了主轴序列方向“下行”的不适感。
建筑营造限定为场地的有限介入,以强化对场地自然环境的感知。在现状场地标高、坡度、坡向分析基础上,将场地中部低洼区域为校园核心景观湖,建筑布置在挖方区域。保留地面的起伏,被当作一层柔性的表皮,随着场地标高变化而自然延展,通过地形“消隐”实现对建筑的“弱化”。这种连续性一直延伸到建筑内部去,很好的与建筑群的楼层关系统一起来。正像赖特说过的:“一个好的建筑只可能出现在一个与之对应的场地与环境中”。建筑以向上生长的态势,完成了一次人工对自然的修补。
图 5 场地南北剖透视(图片来源:李超绘制)
5自然源于人的感知
自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人的主观感知为基础的。“共生环”通过物化空间,承载人、建筑与自然的互动和感受。
“环”并非单一线性的交通职能,而是在与各主体建筑的衔接处,植入开放性节点,力求将内部空间公共化,增加人群间的交流与共享。当建筑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种种对自然物化的肯定,会让处于其中的人们产生“我亦存在”的认同感[8]。
礼堂与环廊的交接处的取消内外边界,将开放空间还给校园,并于方寸间引入光的媒介。图书馆以咬合的姿态将环廊纳入自身的空间体系之中,公共的环廊成为阅览空间的一部分, 在“环”的收尾处的室外大台阶连接水景与环廊,限定出广场上的圆形舞台。如此种种,正是自然以建筑为载体对情感的召回。
图 6 于方寸间引入光的媒介(图片来源:章鱼见筑)
6山水意境和谐相处
校园景观规划的目标,是在人工建筑环境中再现自然的山水意境,实现山、水、人、筑的对话。这是一种意境传达,但依然需要载体,这些载体使人产生意境的联想[9]。
自主入口向南望去,建筑与场所景观融为一体。三面环廊,水岸线柔和自然,尺度宜人,核心区建筑倒影于湖面,东北角利用富余土方堆土造坡,层叠翠黛,将远处的山峦引入到视线可及之处,形成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
校园内建筑与景观相互呼应,环通的步道,让师生们在动态中感受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场地标高的变化实现了移步换景的效果,建筑的围合与渗透强化了空间层次,使建筑与环境达到相互渗透的意境。“环”内是封闭独立空间中光影物象达成的孤寂感、“环”外是自然景致变幻反映的时光流转。
图 7 中心景观的蓝绿本底(图片来源:章鱼见筑)
7自然中获取形式灵感
通过自然与文化特征的隐喻和抽象化提取,校园建筑在自然意象和文化精神上试图把握人、建筑与自然的关联,错动的竖向元素是校园建筑立面的主要构图法则,这一灵感来源于宜宾自然山水——竹文化以及竹林特有的光影记忆。
图书馆采用双层幕墙系统。外侧的穿孔铝板呈细长条状,V字形自支撑,以“相对无序”的原则排列,突出的锐角高低错动,形成竹节状斑驳的图影。透过外围光栅,光影在室内也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 为阅览空间增加了生动活泼的气氛。内侧玻璃幕墙的开启部分隐藏在“竹节”处,开启时外立面依然保持干净纯粹。
礼堂则是取意于宜宾的三江交汇,自然的曲线上下波动,自然灵动,将两个厅包裹在内。立面连续的竖向长窗来呼应江边翠竹挺立的意象。玻璃幕墙外增加竖向浮点玻璃百叶,在石材的衬托下,就像一件镂空的翠玉,朦胧而婉约。
图 8 自然中的形式特征(图片来源:章鱼见筑)
结语
综上所属,可以认同的是尽管设计所处的客观条件会变化,但是人对自然的感知和向往是不变的。其次在校园营造过程中,人对自然的改变与创新必须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要与场所的自然特征相匹配。最后自然观指导下的校园创作具有特征性的表现,这不是对自然的再现和模仿,而是在植入人的活动、场所精神的条件下,人工营造对自然的提升,这其中融入了文化、意识、感受、审美等主观要素,同时也融合了科技、材料、色彩等客观要素,是建筑学理论在校园创作中的综合表达。
图片来源
图1-图3 图片来源:章鱼见筑
图4-图5 图片来源:李超绘制
图6-图8 图片来源:章鱼见筑
参考文献
[1] 杨 磊 传统朴素自然观的现代性探索——以清泉阁项目为例 建筑技艺. 2022 S1 066
[2] 有方空间 程泰宁:让中国建筑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有方专访 采访、撰稿:原源、李菁琳 2022.10.24
[3]支文军 郭小溪 大地生长—崔愷的敦煌“本土设计”建筑实践 时代建筑 2021 4(01) 80-87
[4] 伍曼琳 周静敏 隈研吾“自然”的建筑理念与材料观研究 住宅科技 2019.05.007
[5]王建国 , 张彤 . 安藤忠雄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1999
[6] 邢志忠 周顺 物质世界的对称性破缺———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自然杂志 2008 30 (06)
[7] 隈研吾.自然的建筑[M].陈菁,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8] 吴晗琦 自然召回情感——浅议安藤忠雄自然观 大众文艺. 2020 (09)
[9] 罗祥宇 地域性建筑的实践探究——以山水理念为例 城市建筑 2022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