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促发展 实干争先谱新篇
——市政协常委会2024年工作综述
这一年,紧扣中心大局,形成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协商成果。围绕“培育壮大文旅产业,聚力建设西部文化名市”“聚力科技创新,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17项主题,分别开展协商和监督视察,形成调研报告24篇、大会发言62篇,提出意见建议283条。
这一年,坚持履职为民,助力破解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62篇,1篇社情民意信息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16篇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一批意见建议已转化为助推利民惠民的具体举措。
这一年,注重守正创新,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以“一委一品”为抓手,创新打造“同心汇·委员说”等7个各具特色的履职品牌;升级建设咸阳智慧政协平台,首次开展了远程协商和线上微协商,创新了履职方式,拓宽了履职渠道。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思想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协商议政质效全面提升,各界共识广泛凝聚,交出了一份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务实而厚重的履职答卷,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汇聚起强大合力。
坚持同心向党
——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深入
政协事业要发展,党的领导是根本。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履职的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持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市政协工作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参加政协重要活动,对政协履职成果作出批示20余次;市政协党组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了市政协《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召开市政协党组会议19次,推动落实“两个全覆盖”,将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理论武装不断深化。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及研讨交流19次,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委员“读书+履职”深度融合,举办委员大讲堂4期、咸来读书荟54场次、云尚正悦31期,团结引领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聚焦“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总要求,认真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交流、警示教育等,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广大党员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增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自觉,强化纪律意识和责任担当。
把准履职主线
——助力高质量发展更加有为
“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是政协开展协商议政工作牢牢把握的一贯原则。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坚持把助推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职重点,紧扣“国之大者”“市之大事”“民之关切”,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围绕中心协商议政谋发展更有为。围绕“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提交大会发言20篇,提出提案717件。围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等主题,分别开展协商、监督视察,形成调研报告24篇、大会发言62篇,提出意见建议283条。其中,1篇调研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3篇调研报告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一批建言成果被相关部门吸收采纳。
聚焦重点工作民主监督更有效。加强对重点提案和提案办理情况的监督视察,提出50余条意见建议,助推相关工作有力落实。围绕“聚力推进园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等开展监督,围绕“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咸阳大气污染防治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等开展调研视察,组织市政协委员和爱心人士代表对苏陕协作和中行定点帮扶项目进行调研视察,宣传发展成效,凝聚发展共识。
紧扣群众关切广纳民意更暖民心。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选题引导、信息报送、审核把关、考核通报等机制,新建了特邀信息员队伍,聚焦民生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加快我市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建议》等一批意见建议得到采纳落实。
深化团结联谊
——广泛凝心聚力更加充分
始终求同存异、聚同化异。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促团结。
界别联谊走深走实。邀请市级各民主党派开展联合视察调研、协商座谈活动21次,听取意见建议39条,常态化走访慰问民族宗教界委员,密切同港澳台侨界代表人士联系交流,加强同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团结联谊,为委员企业排忧解难、提振发展信心。
文史宣传有力有效。编纂出版《于右任的人际世界》《峨阳城——安吴堡历史印记》等文史资料30册,我市文史资料工作在全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推进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建好用好“一网一号一平台”宣传阵地,在中省市媒体刊发稿件235篇,全面宣传推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委员履职风采。
联络交流互学互鉴紧密。组织在咸省政协委员开展集中视察,参与建立“西安都市圈”四市一区政协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协商座谈会机制,就“文旅融合互通”展开充分协商。与泰州市政协、西安市政协等加强互学互鉴和联谊交流,合力助推区域协同发展。
着眼赋能增力
——深化守正创新更加有效
改革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以改革创新赋能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工作机制、平台、载体创新。
专委会工作不断加强。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调研选题策划、人员组织、研究论证、成果转化和跟踪反馈机制,专委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专委会工作创新经验被《中国政协》杂志刊载。
工作抓手创新拓展。依托委员工作室、“秦商量·同心汇”,开展读书分享、“微协商”等活动65场次。围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等主题首次开展了远程协商和线上微协商,积极组织委员参与省政协远程协商,创新了履职方式,拓宽了履职渠道。
服务为民深入开展。制定《关于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助发展”履职尽责、“促和谐”参与治理等六个方面的活动。市政协“爱心365”志愿服务队、市各界爱心济困协会先后开展关爱城市困难家庭“1+1”、关爱残疾儿童、关爱环卫工人志愿服务活动等,全市各级政协组织为困难大学新生、包扶村群众等捐赠价值730余万元的爱心款物。
加强自身建设
——履职工作基础更加坚实
新时代新作为,彰显新作风新气象。履职不断出彩的背后,是市政协固本强基补短板、守正创新提质效的不懈努力。这一年,市政协常委会紧扣“两支队伍”建设,持续优机构、强队伍、提效能,以自身建设新成效推动政协事业新发展。
委员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常态化开展委员线上线下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落实调研协商事前学习制度,强化委员日常管理和考核,广大委员履职主动性明显增强,展现了积极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
干部作风能力有效提升。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组织政协干部同步参加委员学习培训,成立了“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优化改进调研视察等工作方式方法,注重为基层减负,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氛围更加浓厚。
“三化”建设有力有序。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制定完善了《外出视察调研组织协调工作办法》等10项工作制度机制。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落实“三联三促”机制,加强对县市区政协工作的指导,全市政协工作实现整体提升。
扬帆起航自奋楫,不负韶华更向前。新的一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勠力同心、团结奋进,推动建言资政更有用、凝聚共识更有效、民主监督更有力,奋力书写政协履职尽责的崭新答卷。
海报轮播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