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甄选广告-
秋冬里桔子是一窝甜蜜的光
琳琅满目的桔子当中首选涌泉蜜桔
而且每年只产出一批果
错过就只能等明年了!
甘甜的汁水,如清泉般涌溢而出
令人从口舌到身心,被甜蜜包围
“涌泉柑桔走天下,天下柑桔数涌泉”
“天下一奇,吃桔带皮”……
果肉嫩似无物却又橘味浓郁
即使对口味、对生活再挑剔的人,
也不得不为这份甜蜜所折服吧……
名气越大,想要吃到品质好
正宗的涌泉蜜桔就更显不易
于是,刀刀为大家找到了来自涌泉镇南屏山南欢桔场的
正宗涌泉蜜桔,让大家尝鲜!
霜降前后的涌泉蜜橘已初步成熟表
皮还略带青色,但甜度已经大好
正有9:1的甜酸比
蜜甜带微酸,爆汁沁爽
一直以来,人们对涌泉镇蜜桔的评定就是
“果形整齐、色泽亮丽、果皮细薄、肉质脆嫩、汁多化渣”
在整个柑桔界,它的实力很能打
先不用嘴尝,看样子就觉得好吃
饱满圆润的个头,光亮油滑的外皮
凑近鼻尖,能闻到柑桔的清香
皮薄肉甜、多汁、无籽
是涌泉蜜桔显著特点
甜,涌泉蜜桔是真的甜
说“冰糖甜”一点不夸张
吃上一口甜到心坎
涌泉镇蜜橘的皮又薄又脆
轻轻一掰,皮就会破开
因为糖分很足、桔皮很薄
蜜桔可以连皮带肉一起吃
(当然要先洗干净哦)
因为蜜桔糖分够足
舌尖不但不会捕捉到苦涩味还有种清冽酸甜味道
因此,有了“吃桔带皮”的说法
当然,好吃不只看外皮
美的还是入口的那一刻
桔子口感好坏并不单单看外皮厚薄
主要从糖度、汁水、内皮化渣性三个角度去衡量
糖度越高,汁水越满,吃进嘴里渣越少,口感越好
吃桔子最讨厌就是吃到籽或脉络嚼不烂
而临海涌泉蜜桔的第二大特点就是无核、化渣
果肉柔软细腻,肉厚无籽,水分充足
剥一瓣塞进嘴里
嚼起来没有纤维感的阻挠
甚至没有籽的干扰
紧贴果肉的白色筋膜比普通的橘子少上许多
橙黄饱满的果肉晶莹得像橘子瓣软糖
塞一瓣进嘴里,清甜化渣的桔子水如同
爆开的加量糖心,反复咀嚼中
清甜甘润蔓延整个口腔
略微夹杂的一丝酸味
刺激着舌根,令人反复上瘾
桔络也是又鲜又酥
一点儿不会在嘴里留渣
一口下去,细嫩化渣的口感就像在吃一块豆腐
涌泉蜜桔果肉饱满鲜嫩,一抿就化
在“薄如蝉翼”的瓣膜下若隐若现
吃进嘴里和果肉一样细嫩化渣
剥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被刮破
清甜化渣的桔子水儿像一颗甜水儿小炮弹
从薄薄的瓣膜里炸裂开来,倾泻而出
甜而不腻,略微带着一点点酸,欲罢不能
满嘴爆汁的感觉,就像是在喝桔汁一样
不愧叫“涌泉”蜜桔
这颗橘子是以地域命名的
它出自地处北纬30度的浙江临海涌泉镇
涌泉,在天台山脉和括苍山脉交接的地带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面环山,一面沿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好山好水好区位,才产出了这样的好桔
当地还拥有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
低于25度的地势坡度
这些环境,都利于桔子的生长
在涌泉,树龄越高、海拔越高,就越好吃
所以高山产区的桔子需要人工采摘
而高山上只有经验足的老果农才敢上去
采摘完后用吊机往山下运送
可见吃到这样一颗蜜桔,十分不易
普通蜜橘和常见水果甜度是8-12度
而涌泉镇蜜橘甜度的基本标准就是12度
有些甚至能有15-18度
霜降前后,八九分成熟的蜜橘
已有9:1左右的甜酸比
到冬天完熟之后进行采摘,就近乎纯甜了
涌泉镇蜜桔的好
也有赖于当地果农代代的传承
一到秋冬,黄澄澄的桔子树
涌泉镇蜜桔已是一道浓缩了山川风月的风物
不可不吃
涌泉平原至山区连绵相续着几条“百里桔带”
从远处眺望,漫山遍野的绿幕点缀着澄黄
走进镇内,连房前屋后,悬崖峭壁
犄角旮旯都可见橘树的踪影
当地果农秉承着不催熟、不早采、不打蜡
坚持自然成熟的原则
静待成片的蜜桔在果园中自然生长
让大家在享受美味的时候能吃的更安心
因为涌泉蜜桔皮薄娇嫩
每颗果实都由人工小心翼翼地采摘
挑选、赶着新鲜打包
为了避免运输途中蜜桔相互挤压造成“爆果”
包装采用一坑一果的形式将蜜桔分开
保障大家收到涌泉蜜桔时的美好体验
涌泉镇蜜桔,从舌尖“蜜”到心里去
为秋冬储存一份新鲜和甜美
带着喜庆的暖意
作为居家小食、走访礼赠,都是好物
有颜又好吃的蜜桔
吃过就忘不了
吃了一个还想吃更多个!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味蕾被酸涩的青桔背刺了
谁能不心动!心动不如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