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看成效丨奋力抒写新时代华美乐章——盐津县大力实施“125”发展规划综述

文摘   2025-01-11 14:30   云南  


靓丽多彩的特色街区、干净整齐的村民新居、绿树掩映的休闲广场、满园春色的产业工厂、内外通达的交通体系……这一幅幅和谐向上的新画卷描绘的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一线盐津”。

近年来,盐津县委、县政府蓄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抓乡村振兴机遇,围绕省委“3815”目标,聚焦市委“六大战略”,谋划实施了一站、两网、五重点“125”发展规划,引领推动县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以如椽巨笔描绘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7亿元,同比增长2.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商品房销售面积6.6万平方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63.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万元、1.6万元。


打好融入“一站”建设“主动仗”

2024年11月4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渝昆高铁盐津隧道1号横洞至2号横洞区间顺利贯通,为后续全隧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渝昆高铁全线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渝昆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699公里。在盐津共有37公里,经盐井、庙坝、柿子、牛寨4个乡镇,并在庙坝镇黄草村设站,车站规模2台4线。全线建成通车后,将纵贯滇、贵、川、渝等省市,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和带动盐津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抢抓机遇,借船出海。盐津县审时度势,主动融入“一站”即渝昆高铁盐津南站建设,按照“站旅融合、产旅融合、站城一体”的发展思路,采取“投、建、管、营”一体化经营模式,高标准推进高铁站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努力把盐津高铁站片区打造成为盐津县城“副中心”。目前,概念性规划编制已完成,站前广场配套设施建设和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规划设计、专债申报实质性启动。

渝昆高铁盐津南站的建设,为昔日沉寂的黄草社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村民李常贵在小镇附近经营了一家饭店,生意不错,收入比原来高了许多。“现在建设高铁站,我们这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饭店生意也越来越好。相信高铁站建好后,我们的日子会更好。”李常贵充满期待地说。


推动“两网”建设 注入发展新动能

“气吞山河战天地,敢教日月换新天。”曾经的盐津,山远水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行路难、饮水难成了盐津发展中的“拦路虎”。为改善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夯实民生之基,盐津县聚焦路网、水网“两网”建设,掀起了惠民生、促发展的建设热潮。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曾经,蜿蜒崎岖的山路是盐津与外界联系的阻碍。

谈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变化,生活在盐津县滩头乡生基村的苗族同胞李洪英深有感触。以前的生基村,山高路远,交通条件差,群众上街赶集买一包盐就要一天,现在4条水泥硬化路直通生基,交通条件的改变,打通了群众的致富之路,大大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现在我们这里交通很方便,水泥路直接联通到家门口,不管是上街赶集还是进县城办事,都特别方便。”苗族同胞李洪英高兴地说。

和李洪英一样,交通发展带来的便利,猕猴桃种植大户李佳才更是深有体会。“我发展了50多亩猕猴桃,以前由于交通不方便,种植出来的猕猴桃很难卖出去。现在交通方便了,产业路也修好了,猕猴桃一成熟,大家都直接开车到果园里来采摘,果子供不应求。今年就有20多万元的收入。”李佳才说。

近年来,盐津县按照“拓宽主干路、打通断头路、配套产业路”的思路,规划了县域交通大环线,全程约170余公里,把全县的产业带和乡村振兴示范点串联起来,形成“下了高铁上高速、下了高速进环线、进了环线有看点”的“长藤结瓜”格局,并按照“四美公路”要求进行打造;同时,全县累计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38.7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369.957公里,排除安全隐患里程194.019公里,新建跨河桥梁1座,危桥改造12座,全县10个乡镇的100个村(社区)实现行政村100%通硬化路。

如今,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如巨龙般蜿蜒伸展,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渝昆高铁盐津南站建设紧锣密鼓地推进。交通的改善,极大地缩短了盐津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兴水惠民利当代,泽润民生功千秋。”盐津水利资源丰富,但受特殊地理条件限制,水资源分布不均,缺乏骨干水源工程,薄弱的水利基础设施和脆弱的水生态环境,严重束缚了群众饮水安全。为破解水利基础薄弱这一难题,坚韧求成的盐津人在山之巅,水之崖,完成了空间上的从横捭阖,绘就了一幅幅深耕山水、水润盐津的水利篇章。

家住盐津县盐井镇仁和村环路的罗开恒每次说起现在的用水现状,都深有体会,“以前吃水都是不等天亮挑水、背水,后来是自己抽水,水源水量又小用水的人又多,枯水季节大家经常排队到半夜用水,现在生产生活用水都非常方便,水龙头一打开,干净清澈的自来水就出来了

2024年1月20日,盐津县四坪山水库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9.51亿元,总库容1133.7万m³,设计供水量1260.2万m³,灌溉面积1.9万亩,供水人口13.75万人、牲畜1.17万头。该水库属中型水利工程,是盐津县水利建设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盐津县水田新区、输水管沿线及水库周边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

 近年来, 盐津县按照“壮大骨干水源、推进水库互通、连接千家万户”“三步走”的思路,规划新建了4座水库,目前白岩沟水库已完成导流洞贯通,清凉山、石厂湾水库即将启动建设,全部建成后全县水库库容量将达到4700万立方。通过架设主管道的方式,将32座水库互联贯通,利用丰枯水期调节各水库蓄水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确保各骨干水源总体保持稳定。最后,依托路网建设,规划覆盖10个乡镇30万人的水系网络连通项目,确保集镇集中供水率达100%,农村集中供水率超过70%。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52件,100人及以上集中供水工程796件,796处集中式供水工程稳定供水,1538名管水员持续管水,集中供水率达83.95%,自来水普及率达77.03%。并通过建立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实现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


聚焦“五项重点”提速发展步伐

重点发展“3+N”富民产业,鼓起群众“钱口袋

范孝银是庙坝镇红碧村的竹子种植大户,经过多年的发展,他把自己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如今他家种植方竹150亩,已投产60亩。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现在盖上了新房,买了小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和范孝银一样,村民李文银也依靠竹笋产业走上致富道路。他现在是村里有名的竹产业发展大户,拥有500亩笋用竹,每年收入约40万元。

近年来,盐津县谋划布局了以鸡、牛、竹为重点,生猪、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为补充的“3+N”富民产业,严格落实“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目前,盐津县笋用竹面积稳定在94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并荣获“品牌产业园示范基地”和“中国方竹之乡”称号;在抓好竹笋产业的同时,乌鸡和肉牛产业也快速推进。集保种选育、脱温保护、生态养殖、屠宰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乌鸡产业“闭环链条式”现已形成。

过去,农业是盐津的主要产业,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如今,盐津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竹笋、乌鸡、肉牛、茶叶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

重点推进“3+N”富县产业势头强劲。

2024年11月2日,作为昭通市加快打造“千亿元级”绿色硅铝产业的支撑性、关键性项目,新安集团盐津年产十五万吨工业硅项目举行点火仪式,标志着昭通在发展资源经济、壮大新型工业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安集团盐津年产十五万吨工业硅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形成年产15万吨工业硅能力,年产值可达30亿元,能吸纳当地500人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同时将全面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

截至2024年8月,盐津县完成招商引资工业项目11个,协议投资40.65亿元,实现总投资20.7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78亿元。6对保留煤矿建设有序;新安化工、皓港硅业、黄氏集团、中铁物资玄武岩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柿子绿色硅材产业聚集区、中和竹产业园区4家企业进驻。一个个富县产业的崛起,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重点打造“多彩”盐津 提升城市颜值

“一线”,徜徉于一江两岸,碧水长流、青山环抱的生态美景早已融入盐津人民的生活日常。

如今的盐津,路面宽敞了,城市变美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了。每天清晨到傍晚,江景大道上随处可见健身爱好者的身影,独特的峡谷景观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这是我见到的很有特色的县城了,这里非常漂亮,很喜欢这里。”来自上海的游客莫友仁这样说。

“早上空气新鲜,我们一有空就在滨江彩虹大道上跑步、健身。我们这座城市越来越美好了。”市民吴光灿高兴地说。

近年来,盐津县坚持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县域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围绕总体布局,全力做好“加减法”,加快“一线县城”建设步伐,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主题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街区,让生态多彩成为盐津县城市更加亮丽的底色。

在老县城,盐津县充分运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政策,着力打造“一线网红”县城,合理布局吃、玩、购一条龙业态经济,通过推进县第一中学、县人民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迁建,有序引导市民群众向水田新区迁移发展;在黄葛槽新区,做好外立面更新和城市亮化改造,提升宜居品质;在水田新区,加快推进水田新区15.9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二期建设,全力实施水田新区“十大项目”,持续完善学校、医院、人民公园、立体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做好连接柿子硅产业聚集园区、牛寨敦厚物流园区、中和竹产业园区的道路规划,为未来水田人口稳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奋进的号角一声声嘹亮,前行脚步永不停息。在绿水青山间,一个“生态、园林、宜居”的水田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在水田新区,各个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不断完善的生活设施正描绘着理想家园的壮美图景,水田新区各项目建成后,将会极大提升盐津县居民的生活品质,为盐津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重点实施示范引领,绘就乡村振兴美画卷。

盐津,山峦起伏,绿水环绕。曾经是贫困的代名词,但如今,在示范引领的作用下,盐津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话丰收、观美景、看节目、品美食”,2024年国庆假期,牛寨乡万和村又一次成为乡村旅游打卡地。

“这里太美了,山青水秀,空气新鲜,是一个休闲养生的好地方。”来自四川的游客林先生看到万和村的美景赞不绝口。

为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牛寨乡全力打造万和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工程建设。日益完善的交通环线、入口景观、农房风貌改造、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让这里环境更加舒适;精心开发的老街特色体验、生态田园、稻鱼共生园、乌鸡养殖示范园等产业项目,让这里变得多姿多彩。

近年来,盐津县重点做好土地文章,积极整合国土整治、土地增减挂等项目政策,全面推进3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沿着县域交通大环线谋划了“一镇三带七区20点+”的总体布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优势,一个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相继建成,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如今的盐津,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昔日的贫困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城乡各处,屋舍俨然,山水秀丽,景色宜人,乡村振兴的盐津实践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美丽宜居的盐津,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重点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和谐保平安。

平安和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盐津县着重从“4+2”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小小探头连万家,乡村振兴平安行”行动,地质灾害预警三个方面入手,依托信息化手段,纵深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4+2”社会治理中,盐津县建立全县人口信息数据库,实现学生、劳动力、留守妇女和老人、党小组的“四个网格化”管理。学生方面,以班级为网格单元,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大整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做实控辍保学工作;劳动力方面,大力推行“外出劳动力+技能培训”“留守劳动力+专业合作社”“优质劳动力+创业”三个加法模式,全面、精准提升全县劳动力就业质量和工资性收入水平;留守妇女和老人方面,积极引导参与“3+N”富民产业发展,组织就近就地就业,切实增强他们的发展内生动力;党小组方面,不断延伸党的触角,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高度组织化;同时依托101个村级LED大屏、1400个村组应急广播终端,一体推进村务公开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N”富民产业、村庄规划、和美村庄建设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盐津县深入开展“小小探头连万家,乡村振兴平安行”行动,不断提高医院、学校以及农村地区覆盖力度,现已安装64286个,在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家家安装小探头,治安防范不用愁,手机监控真方便,和美乡村平安行”,这一句顺口溜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小探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以前面对邻里纠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也无法判断,现在有了探头,只要调出录像视频,有理没理,一目了然”。盐津县盐井镇辣子村一户安装了探头的村民王贵先说道。

抓好地质灾害预警,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县有326个地质灾害点,全部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并落实网格员,做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提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水平。

“我们严格落实科学会商研判机制,层层指挥调度,强化监测预警,全面排查隐患。依托“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县、乡、村各级防汛指挥体系,分梯级抓好人员避险转移工作,同时,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群众地质灾害防灾避险能力。”盐津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李显军介绍说。

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如今的盐津,从广阔的乡村到美丽的城镇,从繁忙的建设工地到产业龙头车间,处处可以感受到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丰硕成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幸福和谐......

跨越发展,使命光荣。奋进中盐津,将持续锚定“125” 发展规划目标,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务实的举措,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盐津新篇章不懈奋斗!


往期精彩回顾



这个“五一”,盐津豆沙 精彩不停!

2024看成效丨盐津:织密民生保障网 兜起群众幸福感
盐津县开展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警营开放日”活动




信息来源:盐津融媒 黄成元

监制/刘芳  编审/汪小琪  编辑/袁柏杨

信息报送邮箱:yjxcb@vip.163.com

法律顾问:云南业浩律师事务所 方明民 13887055548


转载请注明来自“盐津融媒”微信公众号

如需转载请联系0870—3033510

盐津融媒
盐津县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宣传盐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推介盐津政务信息、人文地理、民生动态、旅游、民族文化等内容
 最新文章